張野軍
自從新教學改革實施以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得到推廣,圍繞學生展開實施各種新的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效率和成為廣大高中地理教師關(guān)注的課題。為改變照搬教材、教參等教學資料造成課堂氣氛沉悶枯燥的問題,“活動教學”被引入到高中地理課堂。“活動教學”的主旨是通過與各種教學活動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摒棄以灌輸知識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用全新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活動闡釋全新的地理課堂,以培養(yǎng)學生成才。
一、樹立新的教學觀念,從新定位教師的角色
高中地理課堂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并不是削弱教師在教學中所起的作用,相反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所起的作用得到了加強,教師的角色更加多樣化,地理課堂出現(xiàn)了全新的局面。傳統(tǒng)高中地理課堂學生完全按照教師的意志亦步亦趨,學生個體的差異被忽略,這也造成基礎較好的學生感覺老師的授課內(nèi)容沒有挑戰(zhàn),是在浪費他們的時間,而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則感覺難以聽懂老師講課的內(nèi)容,于是產(chǎn)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極心理,甚至放棄地理學習。因此,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同時,教師要采取各種方法激發(fā)學習學習的興趣,采取各種靈活的“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教師不僅是高中地理課堂的組織者,還是參與者、引導者、鼓勵者、排憂者、評估者等多重身份,其教學地位十分重要。
二、按照學科特點,科學合理安排活動
地理學科具有與其他學科相區(qū)別的明顯特點,它既重視理論知識學習,又需要實踐經(jīng)驗,既需要記憶地理常識,某些知識又需要大量的分析和計算,可以說地理學科具有很強的綜合性質(zhì)。因此,地理“活動教學”也應該針對不同的知識做出相應的安排,主要有討論類活動、計算類活動、考察類活動、制作類活動等。
(1)通過分組討論開闊思路,形成濃厚的課堂氛圍。學生學習對象并不是只有老師,同齡的同學更能激發(fā)學生好勝心理和求知欲望。教師在地理“活動教學”中將全班的學生按照性格、性別、愛好、成績等因素分為若干組,然后在教師的提示和指導下討論問題,更能激發(fā)學生積極開動腦筋的活躍氣氛。同時,同齡人的想法也更加能激發(fā)組內(nèi)組外的學生開闊思路。如教師提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勾勒出一幅充滿詩意的月夜圖景,同學們想想除了詩中描繪的意境,月亮都有哪些作用?有的學生提出,月亮通過反射太陽的光線,讓夜晚不再漆黑,為人們的夜間活動提供了柔和的光源;有的學生提出月亮與地球之間發(fā)生萬有引力,造成地球上海水產(chǎn)生潮汐;還有的同學聯(lián)系時事新聞,提出我國玉兔號月球登陸車成功登月,通過傳送回來的月球數(shù)據(jù),為我國科技事業(yè)提供了大量可以參考的資料??梢?,通過分組討論學生的思維是多么的活躍。
(2)通過開動腦筋分析計算,讓學生的思維更加精密。一些地理問題需要通過計算來得出結(jié)論,這種計算“活動教學”能夠讓學生的思維更加精密,建立一切用數(shù)據(jù)說話的思考方式。如某個新開盤的小區(qū)的坐標為北緯600、東經(jīng)300,每棟住宅都是30層,每層樓的層高都是3米。為了能夠讓每層樓的住戶都能具有良好的采光,那么樓與樓之間的距離至少要多少米。這個問題看起來像是數(shù)學題,但必須用到地理學科的知識,如最小正午太陽高度角,然后再利用數(shù)學上的三角函數(shù)的知識來解題。這個問題也體現(xiàn)了地理與數(shù)學的綜合,學生要能夠在各個學科知識間融會貫通。
(3)通過身體力行的考察,建立實事求是的治學態(tài)度。地理學科講授的是山川、河流、氣候、土壤等知識的學科,學生在教室中與其聽教師滔滔不絕的敘述,不如親身到野外去看一看,更能增強對所學知識的感性認識。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薄白x萬卷書,行萬里路”都是鼓勵身體力行的實踐和考察。教師可以根據(jù)教材中的地理知識,安排學生走訪和考察學校或家鄉(xiāng)周圍的區(qū)域,并與教材中的知識互相印證。教師在組織集體考察前,應帶好放大鏡、地質(zhì)錘、高度表、指南針等考察工具,同時也要準備云南白藥氣霧劑、創(chuàng)可貼等應急醫(yī)療用品,并要求學生帶好紙筆等做好考察記錄。教師要帶領學生按照預先線路、預訂定點考察,并做好相應的記錄。考察能讓學生深入理解知識點,還能培養(yǎng)學生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和不怕吃苦的精神,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4)通過作品展示,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作品展示指讓學生動手制作與地理相關(guān)的地圖、模型等并在公眾面前展示。這種活動教學方式能夠促進學生為完成優(yōu)秀的作品而努力的斗志,提升動手動腦能力的同時,夯實對地理學生知識的理解,并通過展示途徑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從以下幾個項目中選擇:學校建筑及地形圖、某公園的模型、某古跡的沙盤、某地區(qū)土壤狀況調(diào)查報告、某本地理資料研究簡報等,并將學生的作品統(tǒng)一展示。學生可對同學的作品互相評價,通過聽取他人肯定、或批評的意見能夠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為進一步提高作品質(zhì)量做好下一步準備。
總之,高中地理“活動教學”必須設計符合學生實際要求的實踐活動,充分調(diào)動學生對地理活動學習的積極性,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熱情,使他們不斷成才。
(江蘇省興化市文正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