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麗華 蔡麗華 季健秋
(江蘇省泰興市人民醫(yī)院腫瘤科,江蘇 泰興 225400)
早期護理干預對癌癥化療患者便秘的影響
顧麗華 蔡麗華 季健秋
(江蘇省泰興市人民醫(yī)院腫瘤科,江蘇 泰興 225400)
便秘;護理;腫瘤;抗腫瘤藥;副作用
化療是癌癥患者綜合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便秘是癌癥化療患者常見的并發(fā)癥,多數(shù)報道其發(fā)生率約為15%[1-3],趙海鳴[4]報道為 43%。便秘使體內(nèi)代謝產(chǎn)物不能及時排出體外,腸內(nèi)毒素被吸收引起機體自身中毒,可出現(xiàn)全身不適、煩躁不安、惡心、腹脹、食欲下降及失眠等癥狀[5]。臨床上這些癥狀常不能引起醫(yī)護人員重視,以致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影響了患者生活和治療的信心,甚至不能使化療順利進行。因此,有效預防癌癥化療所致的便秘是順利完成化療及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關鍵。我們通過對180例癌癥化療患者以不同的護理方式分組,觀察預防化療發(fā)生便秘及相關癥狀的效果,現(xiàn)介紹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01—2012-12我院腫瘤科住院的癌癥化療患者180例,隨機分為2組。觀察組90例,男57例,女33例;年齡29~76歲,平均(50.1±9.2)歲;其中肺癌32例,食管癌20例,胃癌18例,乳腺癌9例,腸癌5例,肝癌4例,胰腺癌2例。對照組90例,男51例,女39 例;年齡18~70歲,平均(48.6±8.0)歲;其中肺癌28例,食管癌22例,胃癌19例,乳腺癌12例,腸癌4例,肝癌4例,胰腺癌1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選擇 經(jīng)病理學或細胞學檢查確診;化療前大便正常及無腸道病變且無明顯化療禁忌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按腫瘤化療護理常規(guī)進行護理。
1.3.2 觀察組 自化療前1 d開始,除按腫瘤化療護理常規(guī)進行護理外,同時針對化療發(fā)生便秘的相關因素采取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包括進行化療健康宣教、化療注意事項、心理護理、活動及飲食指導等。
1.3.2.1 化療宣教 在進行化療前護理人員詳細向患者介紹化療藥物的名稱、用法、作用、不良反應及防護措施,使患者有充分的思想準備,配合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以減輕化療反應,使其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積極配合治療。同時護理人員熟悉患者用藥的種類、劑量,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觀察和了解,詢問既往排便習慣,因人而異地進行指導及護理,以減少藥源性便秘的發(fā)生。
1.3.2.2 健康教育 重視宣教工作,關心體貼患者,告知平時有便意時不能忍耐和克制,消除緊張心理并耐心說服,使其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根據(jù)個體差異,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在輸液和治療中及其他不方便的時候出現(xiàn)便意時為患者創(chuàng)造良好的排便環(huán)境,并協(xié)助患者進行排便[6]。通過健康宣教,患者充分了解了便秘對身體的不良影響及保持大便通暢的重要性,不少患者逐步養(yǎng)成了定時排便的習慣。
1.3.2.3 適當運動 指導患者進行適當?shù)捏w育運動,根據(jù)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為其制訂適宜的鍛煉計劃,如散步、打太極拳、練氣功及爬樓梯等。臥床患者則指導其進行腹部按摩,囑患者仰臥,全身放松,將一手放在肚臍正上方,用拇指及四指指腹從右至左沿結腸走向按摩[7],以促進腸蠕動,促進排便。
1.3.2.4 指導定時排便鍛煉 了解患者既往排便習慣,幫助其重建正常排便習慣,選擇合適的排便姿勢,排便時集中精力,養(yǎng)成每日早餐后定時排便的習慣[8]。指導患者在早晨起床后無論有無便意也應定時蹲便,反復做排便動作。在模擬排便過程中,將雙手壓在腹部,做咳嗽動作,以增加腹壓,促進排便,如此反復練習使不少患者逐步養(yǎng)成了定時排便的良好習慣。
現(xiàn)狀水質和目標水質差距較大的水功能區(qū),綜合考慮水功能區(qū)水質現(xiàn)狀、水功能區(qū)達標需求、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等因素,確定限制排污總量。滹沱河上中游各個水功能區(qū)限制排污總量詳見表2。
1.3.2.5 飲食指導 指導患者進食清淡易消化飲食,少食多餐,使食物易于消化吸收。盡量使食物多樣化,以改善患者食欲。多食用富含維生素A、C、E的新鮮蔬菜、水果及含有粗纖維的糙米、豆類等食物,刺激腸蠕動,促進排便。適當進食有潤腸通便作用的藥膳,如黃芪山藥羹加蜂蜜,每日2次[9];或煮成蓮子山藥羮加蜂蜜食用,蓮子心性味苦寒,且有清熱瀉火之功,故能起到預防便秘的作用[10]。同時鼓勵患者多飲水,每日飲水量不少于2 000~3 000 mL。水分攝入增加,可增加尿量及充分軟化大便,易于排出,同時有利于體內(nèi)毒素的排出。每日清晨空腹飲用1杯淡鹽水或蜂蜜水[11]。
1.3.2.6 穴位按摩及針灸治療 指導患者每日起床及睡前取平臥位,雙手重疊,順時針方向輕輕按摩天樞穴。天樞是大腸之募穴,主治腹痛、腹脹、腹瀉、消化不良、便秘及闌尾炎等,對其按摩可調理胃腸功能,疏通大腸腑氣,腑氣通則傳導功能恢復[12],通過按摩刺激,調整脾胃功能,促進陰陽平衡,增加腸蠕動,從而利于排便。也可指導患者按壓大腸俞、天樞、支溝、上巨虛等穴位,5 min/次,每日2次,以刺激腸道蠕動而促進排便[13]。對已開始出現(xiàn)便秘癥狀的患者可采用針灸治療,如針灸足三里、天樞、上巨虛等穴位,以調理胃腸功能,疏通大腸腑氣,利于通便。中藥(如大黃膏)外敷穴位也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中藥藥性溫和,外敷不經(jīng)口服則胃腸道副作用小,不易導致腹瀉,對機體無損傷,患者易于接受[14]。經(jīng)上述處理仍無效時,如無禁忌證可給予適量番瀉葉導瀉,但應注意番瀉葉不宜長期使用,以免減弱腸蠕動功能而加重便秘程度。對5 d以上未排便者,應及時給予灌腸處理[15]。
1.3.2.7 心理護理 患者由于長時間的病痛折磨,加之化療引起的不良反應,大部分患者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恐懼、焦慮等心理反應,護理人員應經(jīng)常巡視患者,與其溝通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排便情況,以便及時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幫助患者改善應對行為,減輕煩躁、焦慮情緒,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積極配合化療。
1.4 評價標準 化療2周后對2組進行相關指標的評價。對排便次數(shù)每周少于3次,且排便費力、糞質硬結并量少者可診斷為便秘[16]。腹痛、腹脹、食欲不振及煩躁焦慮情緒則由醫(yī)護人員結合患者主訴、臨床表現(xiàn)及查體后進行綜合評價后確認。
2組便秘及其相關癥狀發(fā)生率比較見表1。
表1 2組便秘及其相關癥狀發(fā)生率比較 例(%)
由表1可見,觀察組便秘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且與便秘相關癥狀發(fā)生率亦低于對照組(P<0.05)。
3.1 便秘發(fā)生的相關因素 癌癥化療患者便秘發(fā)生原因復雜多樣,相關因素主要與藥物的毒副作用、飲食因素、缺乏鍛煉、喝水少、忽視排便信號及精神心理因素影響等有關。
3.2.1 藥物的毒副作用 有的化療藥物由于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毒性可引起便秘(如長春堿類),化療后由于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神經(jīng)毒性及止吐藥物均對胃腸道有抑制作用,在此期間更易引起腸蠕動減弱、糞便在腸管內(nèi)存留時間過長,從而導致腹脹、腹痛等癥狀。本研究在患者進行化療前即詳細向患者介紹化療藥物的不良反應及防護措施,使患者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再配合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根據(jù)患者既往排便習慣,因人而異地進行指導及護理,并指導患者進行定時排便鍛煉,從而減少了藥源性便秘的發(fā)生。
3.2.2 飲食因素 癌癥化療患者為了加強營養(yǎng),常進食低纖維高蛋白的過于精細的食物,加之攝入水分過少,不能刺激腸蠕動以及糞便不能被充分軟化而導致便秘。另外,化療患者由于食欲低下,進食量少,食物殘渣相對減少致大便量也減少。本研究由于對觀察組患者進行了詳細的飲食指導,告知患者逐漸增加可溶性膳食纖維的攝取,增加飲水量和運動均有利于便秘治療。使患者不僅便秘減輕,食欲、腹痛、腹脹也明顯改善。
3.2.3 缺乏鍛煉 由于化療可使患者出現(xiàn)全身疲乏無力,從而長時間臥床,使腸蠕動減慢,致使糞便在結腸內(nèi)停留時間過長,水分過量吸收引起便秘。也有的患者不愿下床活動,由于活動減少導致腸蠕動減弱,易致便秘[17]。本研究表明,通過指導患者進行適當?shù)捏w育鍛煉,特別是適當?shù)挠醒踹\動,不僅增強了患者的體質,增加了腸蠕動,促進排便,還有助于促進食欲。
3.2.4 惡心、嘔吐 化療時由于胃腸道反應,惡心、嘔吐致所進食物大量吐出及體內(nèi)水分喪失,加之不愿飲水使體內(nèi)水分減少,致大便量少且干結,不易排出。一些止吐藥物雖然能控制嘔吐的發(fā)生,但是由于其能減慢胃腸蠕動,繼而造成患者便秘、腹脹。中醫(yī)學認為,腹脹、便秘是由于胃氣不降,腸腑不通,大腸傳導功能失調所致[18]。本研究中給予患者穴位按摩天樞穴及針灸足三里、天樞、上巨虛等穴位治療腹脹、便秘,是通過經(jīng)絡、腧穴的傳導作用,達到了較好的治療效果。同時鼓勵患者多飲水,盡量使食物多樣化,減輕煩躁焦慮情緒,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積極配合化療。
3.2.5 忽視排便信號及精神心理因素的影響 化療患者常出現(xiàn)焦慮、緊張情緒,同時由于治療或環(huán)境等因素,當出現(xiàn)便意時有時進行克制或忍耐而不立即排便,這樣久而久之會使排便反射逐漸消失,繼而導致便秘。而心理障礙尤其是焦慮可增加盆底肌群的緊張度,從而引起排便時肛門直腸矛盾運動,導致便秘[19]。為此我們特別注意為患者創(chuàng)造良好的排便環(huán)境,并及時進行健康宣教及心理護理,讓患者充分了解便秘對身體的不良影響及保持大便通暢的重要性,鼓勵患者清晨起床后排便,此時結腸動力活動最強,或餐后排便,可借助于胃結腸反射促使排便。
本研究觀察組經(jīng)有效的早期護理干預,癌癥化療患者便秘及其相關癥狀的發(fā)生率明顯降低,但仍有部分患者發(fā)生便秘,出現(xiàn)腹痛、腹脹、食欲不振,需口服緩瀉劑[20]或給予灌腸才能解除癥狀,這還需要我們進行進一步研究。在對癌癥患者進行化療的過程中,教育每個護理人員將預防便秘作為護理工作的重點,盡量為患者選擇致便秘作用較輕的藥物,盡早對癌癥化療患者進行相關的護理干預,從而降低患者便秘的程度,甚至做到使患者不發(fā)生便秘,盡量把痛苦減少到最低限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王哲海,孔莉,于金明.腫瘤化療不良反應與對策[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93.
[2]王玲,卜素,康婷,等.預見性健康教育在癌癥化療患者便秘中的作用[J].現(xiàn)代護理,2006,12(24):2347-2348.
[3]葉文娟.個性化健康教育在癌癥化療便秘患者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中醫(yī)急癥,2008,17(12):1785-1786.
[4]趙海鳴.中晚期惡性腫瘤化療病人便秘相關因素調查與分析[J].現(xiàn)代護理,2005,11(22):1886-1887.
[5]裔敏.老年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7(增刊):10-11.
[6]黃玲.癌癥化療患者便秘護理體會[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4(8):126.
[7]鄭鳳君,葉澄萍,羅云英,等.腦卒中患者便秘的早期康復護理326 例[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4B):32.
[8]陳瑩,劉開娥,趙新華.腫瘤化療病人發(fā)生便秘的相關因素及護理對策[J].全科護理,2010,8(18):1633-1634.
[9]盧焱.癌癥化療患者便秘的護理[J].吉林醫(yī)學,2008,29(18):1538-1539.
[10]高麗萍,王藝璇,陳典璇,等.癌癥患者化療期間便秘的中醫(yī)護理療效評價[J].北京中醫(yī)藥,2012,31(11):873-874.
[11]唐麗華,馬冬梅.護理干預預防化療患者便秘的臨床觀察[J].醫(yī)學信息:上旬刊,2011,24(14):4578-4579.
[12]吳朝中,高尚武.腧穴定位速查[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1:148.
[13]任金霞.中醫(yī)穴位按壓對癌癥化療患者便秘的影響[J].黑龍江醫(yī)藥科學,2010,33(1):99.
[14]江立斌,張玲莉.大黃膏敷神闕穴防治肺癌化療后便秘的臨床觀察[J].江蘇中醫(yī)藥,2012,44(7):58-59.
[15]李玉順.多角度護理干預對癌癥化療所致便秘的預防效果[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2,2(16):134,137.
[16]尤黎明.老年護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07:117.
[17]趙繼紅,曲煜霞.食療配合腹部按摩預防骨腫瘤化療患者便秘的臨床觀察[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0,19(14):1775-1776.
[18]梁健,常英,郭素敏,等.針灸快速治療化療所致腹脹便秘療效觀察[J].臨床薈萃,2013,28(8):895-896.
[19]李巖.功能性便秘與精神心理因素[J].中國實用內(nèi)科雜志,2004,24(4):195-196.
[20]陳潔英.護理干預對腫瘤患者化療期便秘的效果觀察[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2):238-239.
(本文編輯:董軍杰)
R442.2;R574.62
A
1002-2619(2014)08-1242-03
顧麗華(1976—),女,主管護師,學士。從事腫瘤護理研究。
2013-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