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慧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輸血科,福建 廈門 361003)
新生兒溶血病的血清學檢測結果分析
江 慧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輸血科,福建 廈門 361003)
目的 分析468例臨床診斷為高膽紅素血癥的患兒血清學結果為新生兒溶血?。℉DN)提供診斷依據(jù)。方法 采用微柱凝膠試驗技術對疑為HDN的468例高膽紅素血癥患兒做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游離試驗、放散試驗。結果 檢測疑為HDN患兒血樣468例,陽性372例,陽性率為79.49 %,其中ABO血型系統(tǒng)所致的HDN368例,陽性率78.63 %;Rh血型系統(tǒng)所致的HDN3例,陽性率為0.64 %,其中抗-D引起2例,抗-E引起1例;Kidd血型系統(tǒng)一例,是由抗-Jka抗體引起的。結論 母嬰血型不合的HDN主要發(fā)生于ABO血型系統(tǒng)占98.92 %,其次是Rh血型系統(tǒng),其他血型系統(tǒng)也可引起新生兒溶血病,但較為少見。放散試驗敏感度最高,是診斷新生兒溶血病的重要依據(jù)。而不同系統(tǒng)引起的新生兒溶血病嚴重程度也有所區(qū)別。
新生兒溶血?。恢苯涌谷饲虻鞍自囼?;游離試驗;放散試驗
新生兒溶血?。℉DN)一般特指母嬰血型不合而引起胎兒或新生兒的免疫性溶血病,可導致早期流產(chǎn)或新生兒黃疸、貧血、水腫、肝脾腫大、膽紅素腦病,甚至死胎,新生兒死亡等溶血病的癥狀和合并癥。為了解我院高膽紅素癥患兒新生兒溶血病的發(fā)病率及類型,對我院疑為HDN的468例高膽紅素血癥患兒做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游離試驗、放散試驗。
1.1 標本來源: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新生兒科高膽紅素血癥、疑為HDN患兒及母親的EDTA抗凝血,共468例。其中O型母親428例,非O型母親40例。
1.2 儀器和試劑:儀器為西班牙Erytra(雪豹)全自動血型儀,Grifols專用孵育器和離心機。血型鑒定卡、新生兒溶血病卡及Coombs卡均來自西班牙Grifols公司,A1、B、O標準紅細胞、紅細胞血型抗體鑒定譜細胞來自上海血液生物醫(yī)藥公司。
1.3 方法:血型鑒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游離抗體試驗、抗體放散試驗、不規(guī)則抗體鑒定,按《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1]及Grifols微柱凝膠法說明書操作,其中ABO血型系統(tǒng)所致的HDN采用的是A1、B、O標準紅細胞,用熱放散獲取放散液,ABO血型系統(tǒng)以外的抗體所致的HDN采用乙醚放散法獲取放散液,將患兒血清、乙醚放散液、母親血清利用紅細胞血型抗體鑒定譜細胞進行抗體鑒定。
通過對疑HDN的468例高膽紅素血癥的患兒中,確診為HDN372例,占送檢標本的79.49 %;ABO血型系統(tǒng)所致的HDN368例,占98.92 %(368/372)。見表1、表2。
表1 ABO-HDN溶血三項試驗結果比較
表2 血型不同所致的ABO-HDN患病例數(shù)的比較
ABO系統(tǒng)以外的抗體鑒定陽性有4例,Rh血型系統(tǒng)所致的HDN3例,陽性率為0.8 %(3/372),其中抗-D引起2例,抗-E引起1例;Kidd血型系統(tǒng)一例,陽性率為0.27 %(1/372),是由抗-Jka抗體引起的(已排除合并ABO溶血)。這4例直抗、間抗及放散試驗均表現(xiàn)為陽性,而區(qū)別于ABO-HDN的是直抗表現(xiàn)為強陽性(4+)。
3.1 從以上檢測結果看出,母親為O型的患兒罹患HDN的概率要高于母親為非O型的患兒,而母親為O型,患兒為A型或B型的所罹患HDN的概率差異不明顯,這與以往有些報道說患兒為A型的容易得HDN的報道有些差異[2]。由于放散試驗所使用的紅細胞比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的多幾百倍,因此能達到較高的敏感度,可做為診斷HDN最重要的依據(jù)。
3.2 母嬰血型不合的HDN主要發(fā)生于ABO血型系統(tǒng),其次是Rh血型系統(tǒng),其他血型系統(tǒng)(如Kidd血型系統(tǒng))也可引起HDN,但較為少見。不同血型系統(tǒng)所引起HDN嚴重程度也有所區(qū)別,ABO系統(tǒng)引起的HDN往往直抗<2+,患兒一般情況較好,黃疸、貧血、肝脾腫大和膽紅素腦病的癥狀都比較輕,通常不需要換血,但也有嚴重病例,此次368例診斷為ABO-HDN有11例進行換血治療;ABO系統(tǒng)以外抗體引起的HDN往往直抗>2+,本次實驗四例均表現(xiàn)為強陽性(4+),Rh血型系統(tǒng)所致的HDN往往臨床癥狀較重,需要換血治療,此次三例均進行換血治療,而當Rh-HDN合并ABO-HDN時癥狀往往會減輕,這是由于母嬰之間ABO血型不合,意味著胎兒紅細胞進入母親體內(nèi)后,將立即被母體內(nèi)的相應ABO抗體破壞掉,因此無法有效地刺激母體內(nèi)Rh抗體效價的升高[3];而Kidd血型系統(tǒng)比較特別,雖然抗體強度很強(放散試驗達3+),但癥狀卻很輕,Kidd抗體存在時很少引起新生兒溶血癥至今是個謎[4]。
3.3 通過新生兒溶血三項試驗,對診斷新生兒溶血病提供重要依據(jù),而微柱凝膠卡也可大大提高檢測的敏感性[5],以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目的。
[1] 葉應嫵,王毓三,申子瑜.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M].3版.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256-257.
[2] 孫六娜.108例新生兒溶血病患兒血清學檢測結果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2,9(21):2718-2719.
[3] 高峰.臨床輸血與檢驗[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 110-111.
[4] 杰夫·丹尼爾.人類血型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411-413.
[5] 陳華,伍燕,王嬌華.微柱凝膠技術在新生兒溶血病抗體檢測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雜志,2012,15(9B):3079-3080.
R722.18
:B
:1671-8194(2014)04-00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