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Cys-C β2-MG Cr聯(lián)合檢測在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中的價值
劉 巍1高一傳2彭子琪3
(1.遼寧省沈陽市沈河區(qū)人民醫(yī)院檢驗科,110011;2.沈陽醫(yī)學院臨床醫(yī)學系12級;3.中國醫(yī)科大學99期臨床醫(yī)學系)
目的 探討聯(lián)合檢測血清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肌酐(Cr)水平變化在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擇2型糖尿病患者125例,根據(jù)尿白蛋白排泄率的不同,分為單純糖尿病組、早期糖尿病組、臨床糖尿病腎病組,并選擇同期健康體檢者40例作為對照組。結(jié)果 各觀察組三項指標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單純糖尿病組與早期糖尿病腎病組間Cys-C、β2-MG指標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三項指標聯(lián)合檢測早期糖尿病腎病診斷陽性率為90.7%,高于單一指標的檢測陽性率。結(jié)論 血清Cys-C、β2-MG和Cr是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的敏感指標,水平與腎臟損傷程度相關(guān),三項指標聯(lián)合檢測有助于糖尿病腎病的早期診斷。
糖尿病腎?。浑滓炙谻;β2-微球蛋白;肌酐;早期診斷
糖尿?。―M)是多種病因引起的內(nèi)分泌代謝性疾病,其發(fā)病率目前呈現(xiàn)逐年上升的趨勢。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報道,至2030年,中國患病人口將達到4.2億人[1],其中以糖尿病腎?。―N)尤為突出,是導致DM患者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由于DN起病隱匿,進展緩慢,早期癥狀不明顯,容易被忽視,一旦出現(xiàn)持續(xù)性蛋白尿,患者腎功能將出現(xiàn)進行性損害。因此,臨床早期診斷尤為重要,通過實驗手段對血清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肌酐(Cr)聯(lián)合檢測的探討,可顯著提高檢測的靈敏度和特異性,在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中體現(xiàn)重要的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6月—2014年4月皇城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轄區(qū)內(nèi)的2型糖尿病病患者125例,均符合WHO 1999年糖尿病專家委員會診斷標準。其中,男65例、女60例;年齡60~70歲;病程1~20年,平均(6.0±4.5)年。本組病例均無嚴重基礎(chǔ)性疾病及重要臟器疾??;無代謝紊亂性疾病;無高熱、尿路感染及腎炎等急慢性炎癥。根據(jù)24 h尿微量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分為:①單純糖尿病組45例,UAER<30 mg/24 h;②早期糖尿病腎病組43例,30 mg/24 h≤UAER≤300 mg/24 h;③臨床糖尿病腎病組37例,UAER>300 mg/24 h。同時,選擇同期同人群健康者40例作為對照組。上述各組年齡、性別、身體基礎(chǔ)狀況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儀器及方法 本組全部受試者均空腹抽取靜脈血4 mL,2 h內(nèi)分離血清;并留取24 h尿液檢測UAER。采用奧林帕斯AU-4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Cys-C試劑由上海景源公司生產(chǎn);β2-MG試劑由英國朗道公司生產(chǎn);Cr試劑由貝克曼公司生產(chǎn)。校準品、質(zhì)控品均配套使用,質(zhì)控結(jié)果均在質(zhì)控范圍內(nèi),檢測結(jié)果可靠。
1.3 統(tǒng)計分析 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相關(guān)性分析采用直線相關(guān)分析法,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各組Cys-C、β2-MG、Cr比較 各檢測組上述指標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1。
2.2 各組檢測指標陽性率比較 各觀察組Cys-C、β2-MG、Cr陽性率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見表2。
2.3 各指標聯(lián)合診斷陽性率 對于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單一指標檢測陽性率最高81.4%,如Cys-C。而聯(lián)合3個指標進行診斷,陽性率升高至90.7%,對于對照組、單純糖尿病組及早期糖尿病腎病組的3種指標檢測結(jié)果,經(jīng)ROC曲線分析,聯(lián)合檢測時Cys-C>1.04、β2-MG>1.92、Cr>115.4時,患早期糖尿病腎病的可能性>90%。見圖1。
表1 各組Cys-C、β2-MG、Cr比較
表2 各組檢測指標陽性率比較
圖1 各指標聯(lián)合診斷ROC曲線分析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嚴重性和危害性最大的一種慢性并發(fā)癥,發(fā)生、發(fā)展過提醒臨床檢驗工作者要為臨床提供早期預防、診斷指標。肌酐是常規(guī)檢測腎功能的生化指標,當腎小球濾過率(GFR)下降至正常人的1/3時,血肌酐濃度才會明顯上升,指標敏感性不高。β2-MG對腎功能評價的靈敏度優(yōu)于常規(guī)生化指標,而且可早期發(fā)現(xiàn)腎臟的微小病變,鑒別腎臟的受損程度和部位。Cys-C是反映腎功能受損的良好標志物[2]。有研究表明,當腎小球有輕微損傷時,血清Cys-C也會迅速增高,并隨著病情的惡化而逐漸增高[3]。血清Cys-C檢測不受年齡、性別、腫瘤、免疫性等因素影響。同時,Cys-C探測早期糖尿病腎病具有較高的貢獻度[4]。所以本研究選擇這三項指標進行聯(lián)合分析,探討其在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對于早期DN,臨床DN組較單純糖尿病三項指標均值有明顯增高,臨床DN組較早期DN Cys-C、β2-MG均值有明顯增高。同時,Cys-C濃度在早期DN較單純糖尿病組明顯增高,提示Cys-C是一個能夠早期檢測腎功能損傷的可靠指標[5]。臨床DN組血清Cys水平明顯高于早期DN組,說明血清Cys水平與病情加重,即腎臟損傷程度相關(guān)。Cys-C是早期診斷糖尿病腎小球濾過功能受損的敏感指標,對于一些檢查結(jié)果處于臨床臨界值的個體,臨床醫(yī)生應追蹤觀察,聯(lián)合β2-MG、Cr檢測可提高其診斷的特異性。
綜上所述,血清Cys-C、β2-MG、Cr三項指標均會隨腎臟損傷程度而增長,在大量蛋白尿產(chǎn)生之前均可檢出,而三項聯(lián)合檢測的陽性率大大高于單項檢測,可實現(xiàn)糖尿病腎病早期預防、早期診斷和治療,扭轉(zhuǎn)其發(fā)展為終末腎衰竭的可能。
[1] Wild S, Roglic G, Gren A,Et al. Glob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 estimates for the year 2000 and projections or 2030[J]. Diabetes Care, 2004, 27(5): 1047-1053.
[2] Coll E ,Botey A, Alvarez L, et al. Serum cystatin C as a new marker for noninvasive estimation of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and as a marker for early renal impairment[J]. Am Z Kidney Dis, 2000, 36(1): 29-34.
[3] Ekiel I, Abrahamson M, Fulton DB, et al. NMR structural studies of human Cystatin C dimmers and monomers[J]. J Biol, 1997, 271(2): 266-277.
[4] Radovan Hojs, Sebastjan Beve, Robert Ekart, et al. Serum cystatin C as an endogenous marker of ren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mild to moderate impairment of kidney function[J].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06, 21(7): 1855-1862.
[5] Jeon YK, Kim MR, Huh JE, et al. Cystatin C as an early biomarker of neph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 J Korean Med Sci, 2011, 26: 258-263.
1672-7185(2014)20-0022-03
10.3969/j.issn.1672-7185.2014.20.011
2014-07-11)
R58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