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歡
【摘要】佛學中常說,凡事都是有因果關系的,有今日之果,必有前日之因。其實教學也是一樣的,為什么有的高中生不喜歡語文,用一句話來說就是現(xiàn)在的語文課不能挑起學生的興趣,也就是說枯燥了些,沒有趣味性。有的教師告訴學生,學習本來就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大家學習要耐的住枯燥和寂寞,結果出現(xiàn)了更多不必要的學習問題,而趣味教學在這時候就顯得愈發(fā)的重要,如何增加高中語文課堂的趣味性,已經(jīng)成為眾多語文教師急需探索的問題。
【關鍵詞】高中語文;趣味教學
古人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闭f的就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是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學習效率的好辦法,就像學生喜歡看偶像劇一樣,什么時候學生學習語文像看電視劇一樣興致高漲,那就說明了我們語文的趣味性教學成功了。
一、高中生不喜歡語文的原因
1、高考制度對學生的影響
相信絕大部分學生無論語文成績的好壞,都是帶著為了高考的目標去學習語文的,在這種高考的制度下,這種行為無可厚非。從高考的題型上來看,很多學生喜歡讀的故事書和考試的內(nèi)容幾乎扯不上關系,然而為了成績,多數(shù)同學卻又不得不耐著性子看一些和考試有關但是自己卻不喜歡的輔導書[1]。日積月累,這種對語文的負面情緒越來越嚴重,由不喜歡漸漸演變成了厭煩。
2、教師為了提高升學率,只注重知識點的傳授
教師教學一般都是根據(jù)教學大綱來的,受高考制度的影響,教師的教學內(nèi)容一般都是以高考考的內(nèi)容為主,至于其他的,一般都是讓學生自己課下看,求高分不求文學素養(yǎng),實用性的教學讓學生覺得語文也就是為了應付高考罷了。
二、語文趣味教學的可行性建議
1、用圖片為學生呈現(xiàn)文章中的景色
雖然有的課文中有插圖,但是課本中的插圖不僅沒有鮮艷的色彩,而且數(shù)量很少,一般一篇課文中也就只有一張插圖,這讓學生只看文字然后靠自己想象的文章,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現(xiàn)在多媒體教學的普及,教師則可以在做課件的時候,找一些和文章有關的圖片,讓學生欣賞。到文章描寫的內(nèi)容恰好和圖片相吻合的時候,教師可以強調性的多描述一些,尤其是重點的部分。
以學習戴望舒的《雨巷》為例,教師可以搜一些戴望舒詩中雨巷的景色還有人物的圖片,讓同學們“親眼”看一看他們花了兩個課時學習的雨巷到底是怎樣的一番景色,作者是會懷著怎樣的心情寫下的這首詩,當然景色只是一部分,還有詩中的人,在作者當時的背景下,那位結著愁怨的姑娘有代表著那些意思。通過一系列的圖片,不僅增加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還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對提高學習效率也有著很重要的影響。
2、引入音樂,讓課堂“聲”情并茂
音樂是一種情感藝術,適當?shù)穆犅犚魳房梢跃徑馊说膲毫?,愉悅身心,如果在課堂上插入音樂,這對面臨高考的高中生來說無疑不是一大“善舉”。不僅可以讓學生輕松一刻,調節(jié)課堂的氣氛,還可以讓同學們對即將學習的課程增加多一些興趣。比如學習李煜的《虞美人》的時候,老師可以先讓學生聽聽這首曲子,感受一下這首詞的韻律;對于一些近代的散文個詩歌時,如《雨巷》、《再別康橋》等等,可以讓學生欣賞一下帶有背景音樂的朗誦,學習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時,那聽一聽鳳凰傳奇的同名歌曲《荷塘月色》,肯定會讓課堂的氣氛達到高潮。在沉悶的高中課堂上插入音樂教學,可大大提高語文課堂的趣味性,既能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有豐富了語文課堂的內(nèi)容,課堂效率定會有所提升。
3、技巧性的導入課堂
俗話說:“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焙芏鄷r候語文教師的導入也能讓課堂充滿趣味性。導入的方法有很多,有的時候是語文教師自己通過精心設計的語言,有的時候還可以借助歷史上的一些名人軼事,或者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寓言童話之類。比如在學習《老人與海》時,那講一講作者海明威的故事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像海明威為什么總是站著寫作,為什么兩次世界大戰(zhàn)都有他的參加,還有人們一直想弄清楚的他為什么自殺,他的家人對他以后的生活有什么影響等等。如果老師還想讓課堂再多一些趣味,那么對學生簡單的提一下我國著名歌手海明威,還有他的歌曲《老人與?!?,偶像是高中階段孩子的最愛,小小調節(jié)一下對課堂也是不錯的。
4、板報也是一種提高課堂趣味的好辦法
一般的教室都會有前后兩塊黑板,一般前面的黑板用來講課,后面的黑板就是讓學生做板報用的。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定期辦一組和語文有關的板報,搞一些插圖或者漫畫,讓學生自己動手去搜集資料,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是不用說了,而且還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多的課外知識。比如在學習《廉頗藺相如列傳》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試著畫一畫廉頗負荊請罪的畫面,讓同學看著畫面復述一下請罪時的語句,這樣可以讓學生快速記憶。
5、定期開展語文知識競賽
整天一味的學習,會讓學生對知識變得麻木,定期開展競賽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對語文內(nèi)容的記憶。教師可以根據(jù)班級人數(shù)分為幾個小組,然后征選出一名主持人和一名裁判,主持人為大家出題,裁判為大家記錄成績,看看最后哪一組得分最多,等到分數(shù)累積到一定層度之后,可以發(fā)一些小獎勵。尤其是對于一些重要的詩詞,教師可以組織一些對詩的活動,看看大家掌握的程度如何。
結束語
語文中的趣味教學方法還有很多,有的時候來自于文學,有的時候來自于歷史,甚至有的時候來自于科學或者數(shù)學,這就需要語文老師用心的去實踐,觀察生活,廣泛涉獵,相信生活處處皆語文。而且語文本來就是很有意思的,效果不同是因為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同,這就需要老師在自己努力豐富課堂之余,還要多和學生交流,看看學生喜歡什么樣的教學方式,自己的想法和學生的需求有什么差異,怎樣才能取得雙贏的結果,既讓學生學的開心,又有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胡君紅.春風化雨去潤花——談語文課堂教師語言[J].文教資料.2010,06(23):93-94
[2]陳露.提高學習興趣,增添課堂魅力[J].考試周刊.2011,07(32):88-89
[3]陳延玲.關于新課程下的初中語文趣味教法[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1,02(06):79-80
[4]唐弘毅.新課程下的初中語文趣味教法[J].新課程(上).2011,06(06):90-91
[5]張秋麗.初中語文趣味教學方法探析[J].才智.2011,06(15):85-86
[6]許鐘專.試析新課改下的高中語文教學[J].新課程學習(下).2013(11)
[7]馮麗.淺談新課標下中學語文教學方法的思考[J].華章.2013(20)
[8]陳吉永.新課標下高中語文教學方法探究[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