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江平
[摘 要]化學實驗有助于學生檢驗和鞏固化學基本概念和化學基礎理論,有助于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操作技能及觀察能力、思維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認識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化學實驗作用能力習慣教學效果
一、化學實驗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
學生對大自然充滿著神奇和遐想,對知識充滿渴望,有了一定的學習興趣。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習興趣也易轉移,有些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就產生畏難情緒,甚至喪失學習興趣,實驗證明,凡是對化學這門科學有興趣者,化學成績就優(yōu)良。要提高學習興趣除正常的正面教育外,直觀有趣的化學實驗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較好的鞏固學習興趣,達到學好化學的目的。在“緒言”里通過對鎂帶的燃燒,堿式碳酸銅受熱分解實驗,同學們就感到了化學變化的神奇,又如,酚酞與酸堿呈現(xiàn)不同的顏色,使學生感到學化學很有趣味,越學越想學。
興趣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傾向,是動機產生的重要主觀原因,良好的學習興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維的動力。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睂嶒灳哂星ё內f化的現(xiàn)象,是喚起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學生剛接觸化學,用千變萬化的實驗現(xiàn)象來吸引學生。興趣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傾向,是動機產生的重要主觀原因,良好的學習興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維的動力?;瘜W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具有千變萬化的現(xiàn)象,是喚起初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學生剛接觸化學,用千變萬化的實驗現(xiàn)象來吸引學生。例如在第一節(jié)化學科增添一系列趣味性實驗。如:(1)“捉迷藏”;(2)“魔棒點燈”;(3)自制“飲料”;“礦泉水” “牛奶” “果子露” “七喜”(4)“巧點蠟燭”(5)“巧洗燒杯壁的白色固體”,先加入水,后加稀鹽酸,使學生覺得新奇,隨著向學生提出一系列日常生活實例的設問,使學生覺得現(xiàn)有的知識不夠,以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從而產生學習的興趣,樹立學好化學科的決心。
二、 化學實驗是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措施
要讓學生積極思考,對身邊的事物有敏銳的觀察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必要實驗,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最佳方法,如,在化學變化的實驗中,堿式碳酸銅的加熱分解讓學生觀察其變化全過程,先觀察綠粉末狀物質,在加熱的過程中逐漸變成黑色的粉末,試管中有水生成,并有氣體逸出,這種氣體又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通過對實驗正確的觀察,學生很容易得出結論?;瘜W變化就是一種物質通過變化生成了新的物質。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再如,在做“鐵與硫酸銅溶液的反應”的實驗時,學生很容易從以下四個觀察:一是灰白色的鐵釘與藍色溶液;二是紅色的物質覆蓋在鐵釘表面;三是鐵釘逐漸溶解;四是溶液的藍色逐漸變淺。通過正確的觀察,學生可以得出結論:二者發(fā)生了置換反應。并能學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Fe+CuSO4=FeSO4+Cu,并進一步明確了古人冶銅的原理,贊美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為社會所做的貢獻。
三、實驗能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觀察是認識的窗口,是思維的前提,對于事物,如果沒有敏銳而細致的觀察,就不能深入認識事物的本質。在化學實驗中,要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如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和重點,要自始至終,從明顯的到細微的都必須認真地、細致地觀察,要提醒學生注意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擾,要求學生實事求是地做好實驗記錄。
在實驗前,可提醒學生觀察藥品的顏色、氣味、狀態(tài),實驗所需儀器的形狀、連接方法,實驗發(fā)生所需的條件等。在實驗中,要引導學生觀察反應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現(xiàn)象,如發(fā)光、放熱或吸熱、變色、氣體的放出或吸收、生成沉淀等,特別注意引導學生對實驗現(xiàn)象要作全面的觀察,克服片面性。例如:鎂帶在空氣中的燃燒,學生往往只注意到耀眼的強光而忽視了物質顏色、形狀的改變(由銀白色的鎂帶變成了白色粉末氧化鎂),也忽視了實驗過程中產生的白煙。教師在指導學生觀察該實驗時,可著重強調,或重復該實驗以使學生能完整、準確地描述實驗現(xiàn)象。當然,在實驗過程中除了讓學生學會“看”,還要讓學生學會“摸”(如反應中的放熱、吸熱現(xiàn)象)、“聞”(某些氣體的氣味,如氨氣、二氧化硫的刺激性氣味),從而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例如,氫氣在空氣中的燃燒,可以讓學生用手觸摸燒杯壁來感受反應過程中的放熱現(xiàn)象,使學生對于氫氣可作為能源使用有了感性的認識。對于某些反應速率極快的實驗,例如,用鹽酸中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實驗,當酸堿中和到達等當點時,酚酞指示劑變色的時間很短,這時,就應提醒學生捕捉瞬間突變的現(xiàn)象,這樣可培養(yǎng)學生的敏銳性。實驗結束后,要求學生實事求是地做好實驗記錄,及時提出實驗中碰到的問題,并通過討論、探究等形式來解決。
四、實驗能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
化學科學的形成和發(fā)展都離不開實驗,學生通過探究性實驗,可以探究自己還未認識的世界,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理解和鞏固化學知識,掌握實驗技能,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實驗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學生學會科學研究的方法。讓學生猜想和假設教師提出的問題,也可通過小組討論初步解決這些問題。這時動腦的過程,猜想必須符合邏輯,同時必須考慮到是否可以檢驗。在實驗時,多鼓勵學生敢想,敢做、敢于突破“老師沒講過”的束縛。 通過科學探究活動來學化學。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把化學知識與觀察、推理和思維技能結合起來,從而可以能動地獲得對化學知識的理解。
五、實驗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著名科學家華羅庚說:“人之可貴在于能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化學實驗不僅是使學生獲取化學知識、認識化學規(guī)律、形成化學概念、提高各種能力的重要途徑,而且此過程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是其它學科所不能替代的。學生通過探究性實驗,可以探究自己還未認識的世界,從而拓寬他們的知識面,更好地培養(yǎng)了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實驗能力和探究能力,使他們學會科學研究的方法。
總之,化學學科的教學是離不開化學實驗的,實驗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學生自己探究、自己發(fā)現(xiàn)的樂趣是任何外來的獎勵無法比擬的?;瘜W實驗是傳遞知識,培養(yǎng)能力,形成價值觀的最好的載體之一。它以其豐富的內涵在化學教學中發(fā)揮著獨特的功能和作用。為此,化學實驗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地位非常重要,重視化學實驗,充分發(fā)揮化學實驗的作用。正確認識化學實驗的多種教育教學功能,對于深化化學實驗教學理論,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實驗素養(yǎng),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