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翠華
摘 要:當今社會是信息全球一體化的社會。網絡在各方面都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理所當然的,信息與網絡飛速走進了課堂,一方面沖擊著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另一方面也帶給了學生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和多維的學習方式。巧用網絡資源,能夠給英語課堂教學改革注入新鮮的血液,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發(fā)揮,符合當前英語新課程改革倡導的“任務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xiàn)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情感和策略調整,以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促進語言實際應用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網絡資源;英語課堂;教學
一、巧選網絡資源,激發(fā)學生主動地“說”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運用學科,能“說”會“道”是基礎,而小學英語又是英語學習的起始階段。在教學中,教師應該盡可能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能讓他們主動“說”的語言環(huán)境,并提供與語言信息相匹配的情境信息,讓學生有“話”想“說”。網絡就是這樣一個資源庫,隨著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它所提供的資源不斷更新、補充和完善。它的資源豐富多彩,涉及方方面面,自然、真實、生動、形象,圖文聲并茂。因此,在多年的教學中,筆者都特別喜歡選擇一些貼近學生生活,貼近小學生的英語水平的信息,讓學生可以在信息海洋中遨游。例如:新知堂網站和迪士尼英語中都有不少適合小學生學習的歌謠、故事和游戲,教師可以從這些優(yōu)秀的網絡資源中巧妙地選擇適用的資源。
二、巧選網絡資源,激發(fā)學生自主地“學”
小學英語的每一單元的學習內容都選編了若干個小故事。對話、歌曲童謠和游戲活動。在平時的教學中,除了按要求完成課本內容外,筆者還會選擇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網絡資料,讓學生可以自主地根據(jù)自己的需要、接受能力、知識基礎、學習習慣、興趣愛好來選擇學習的內容和方式,選擇自己喜歡的一些材料進行閱讀,讓他們真正地從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由于這些資源都附上了聲音或加了一些注解,學生學習起來并不太困難,一些單詞和句子放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下還是比較容易理解。對學得快的學生可以鼓勵他們多學一些,對學得慢的學生可以要求他們少學一些。這樣的學習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不受教師的制約,學生能夠自主探究自己感興趣的材料,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這樣既能面向全體學生,又能照顧個體差異,真正實現(xiàn)因材施教,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fā)展。
三、巧選網絡資源,激發(fā)學生協(xié)作地“練”
基于網絡的協(xié)作學習是指利用計算機網絡以及多媒體等相關技術,建立協(xié)作學習環(huán)境,使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針對同一學習內容彼此討論和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協(xié)作學習通常以分組學習的方式來體現(xiàn),一般是以對為單位,或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利用計算機網絡媒體的優(yōu)勢,促進學生間相互交流、溝通和練習。在平時的教學中,筆者經常讓學生在學習一些新的知識后,以同桌或四人小組的形式練習剛學到的新知識。這時,可以從豐富多彩的網絡資源中,選擇一些生動有趣的圖片、動畫或小游戲等,讓學生結合這些資源進行練習操練或角色扮演等。通過這種協(xié)作學習的方式相互學習,相互補充,相互糾正,既讓學生得到練習和鞏固新學知識的機會,又增進了生生之間的情感溝通與交流。
四、巧選網絡資源,激發(fā)學生靈活地“用”
當今的英語學習,強調的不是“死記硬背”,而是靈活運用,學以致用是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由于學生的認知水平因人而異,各不相同,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把他們定位在一個起跑點上,公式化地、“批量生產”般地為每一位學生設定相同的學習目標,學生的個性得不到發(fā)展,教師更難以做到“因材施教”。而網絡資源的多樣化、豐富性為解決這一局限提供了可能。我們可以在網上查找學習材料,為學生提供與所學內容相關的資料。如教師可以把所學內容相關的對話和故事提供給學生,讓學生根據(jù)自身的需要,隨意調用。這樣,學生不僅對知識本身產生了興趣,同樣也對探索過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時,他們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靈活地運用所學的內容或教師為他們提供的課外學習內容與人進行英語交流,真正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處。網絡資源很多,教師選用時切勿盲目選擇,而應巧選適合學生年齡特征、思維特點、學習水平的材料。我們施教的對象是小學生,他們的注意力不太容易集中,個別學生的自控能力比較差,這就要求在選擇材料時盡可能選擇貼近學生的興趣愛好的材料。
總之,將網絡資源與英語教學有效地整合有利于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他們思維獨特性和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而豐富多彩的網絡資源,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熱情,挖掘了他們的潛能,讓他們在英語學習中主動地“說”、自主地“學”、協(xié)作地“練”和靈活地“用”。這種教學方式既面向全體學生,又能實現(xiàn)因材施教;既關注了后進生,又培養(yǎng)了特長生。因此,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更應緊跟時代的步伐,合理選用網絡資源,為教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