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海靜+羅海燕
摘要: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是我國當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些年,有關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改革的研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這不僅體現(xiàn)在研究論文的數(shù)量上,而且還反映在研究的角度和范圍上,如理論研究、實證研究和具體問題研究等。而具體問題研究中還包括分級模式的確立、評價體系的制定、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和后續(xù)課程的設置等。通過對當前我國大學英語分級教學研究進行剖析可以看出,當前我國大學英語分級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很多,而且國內(nèi)當前的研究大多只停留在對問題的分析上,而在問題的解決方面還缺乏相應的研究。關鍵詞:大學英語分級教學;述評;理論研究;實證研究中圖分類號:H31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4)02-0166-03一、引言所謂分級教學,就是教師“根據(jù)受教育者的個體差異,對其進行分類排隊,按照由高到低的順序?qū)⑵鋭澐譃椴煌募墑e或?qū)哟?,針對每個級別和層次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借以實現(xiàn)既定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一種教學方式”[1]。
教育部2003年推出了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指導性文件《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2004年指定了180所院校作為全國的改革試點單位。分級教學正是按照《要求》實施的大學英語具體改革措施。它正視了學生的學習基礎、現(xiàn)狀和外語語言學習速度的差異性,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了發(fā)展空間和發(fā)展機會。大學英語教學指導委員會2001年的調(diào)查結果表明,在357所取樣學校中,沒有實行分級教學的學校有204所(占57.1%),實行分級教學的有153所(占42.9%)。當前,為了順應這一改革趨勢,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zhì)量,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正在全國范圍內(nèi)如火如荼地展開。有關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改革的研究也可謂鋪天蓋地。通過中國知網(wǎng)檢索,僅21世紀初這11年間就有關于大學英語分級教學的文章540余篇。這些文章大多圍繞大學英語分級教學的理論研究、實證研究和具體問題研究展開。二、理論研究
理論研究是指各種教學相關理論應用于大學英語分級教學的研究。分級教學的理論支撐為語言學習的可理解性輸入原(Comprehensible Input)、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Proximal Development zone)、人本主義理論[2]和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學說。西方教學實踐與研究成果證明,只有當語言學習者所接觸的學習材料處于其可理解的范圍內(nèi),并有一定的在其可承受區(qū)域內(nèi)的挑戰(zhàn)性時,學習才會是有成效的[3]。英國著名的語言學家Tarone和Yule主張教學要以學習者為中心,應該充分考慮不同個體的具體需求[4]。井蘭柱從教育學、心理學和語言學等方面論述了分級教學的必要性,他指出,大學英語分級教學符合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也是“學習遷移”理論的具體體現(xiàn)[5]。趙珂的文章論述了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過渡,生源的英語基礎參差不齊,而且專業(yè)多樣化也造成了不同專業(yè)之間學生英語基礎的明顯差異[6]。2004年張慧蘭提出的學習成績的離散性理論,從理論的深度論證了大學英語分級教學的可行性、科學性[7]。
1983年加德納(H.Gardner)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Multiple Intelligences,簡稱MI。馬建桂在其文章中指出受先天資質(zhì)、成長經(jīng)歷、教育條件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學習者個體的學習智能是有差異的。分級教學應當通過合理的測試,綜合了解學生和教師的智能情況,了解各自的強項和弱項,以作為分配班級和任課教師的依據(jù)之一[8]。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王初明教授于2000年提出了“以寫促學”的教學改革理念,倡導推行“寫長法”,郭庭軍在文中指出,通過“寫長法”教學可以推進語言的理解性輸出,其直接效果是明顯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而間接效果則是使學生在其他語言技能方面都得到共同發(fā)展。這種“以寫促學”(writing to learn) 的教學模式為我國高校大學英語的分級教學提供了有益的啟示[9]。趙靜宜則從生態(tài)學的視角,從主體與環(huán)境、遺傳與變異、平衡與失衡、共生與競爭等四個方面,結合大學英語分級教學的起因、教學模式、課程設置和教學理念,在確立大學英語分級教學合理性方面作了有益的嘗試[10]。
這幾種理論在分級教學中的應用,極大豐富了分級教學的理論基礎,使分級教學從困惑中逐步走出來,也為其他學者研究大學英語分級教學開闊了思路。他們的理論研究必將引導更多的專家學者從其他的角度,對大學英語分級教學進行研究。三、實證研究
實證研究是指將大學英語分級教學理論應用于大學英語教學實踐中,并分析其具體實施結果的研究??v觀近些年的研究成果,不難發(fā)現(xiàn)當前無論是綜合性的大學,還是一些職業(yè)技術學院,有關分級教學的實證研究成果層出不窮,研究的角度也不盡相同。
僅就農(nóng)業(yè)大學的大學英語分級教學為例,劉悅梅等從兩分法的角度分析了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公共英語分級教學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如分級方法和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對B班學生情感關注不夠,同時分級教學也給學校資源和教學管理帶來了一定的壓力[11]。韓晶則以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為例,分析了高等農(nóng)業(yè)院校大學英語分級教學的模式,探討了兩分法在提高學生英語四級通過率方面的積極作用。任春梅同樣以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為例,探討了高等農(nóng)業(yè)院校大學英語“培優(yōu)提中”的分級教學模式,通過引入教師教學的競爭、激勵和約束機制,強化教師教學工作制度,完善教學投入機制,健全綜合測評機制,增強教師的責任心和榮譽感,保證大學英語教學質(zhì)量的整體提高[12]。
這幾位學者為大學英語分級教學,特別是高等農(nóng)業(yè)院校的分級教學指明了方向,為其他農(nóng)業(yè)大學進行分級教學改革提供了借鑒。但分析這幾篇文章不難發(fā)現(xiàn),他們的研究在以下幾個方面的論述還不夠:(1)他們的研究對于農(nóng)業(yè)大學的英語教學現(xiàn)狀解析不夠,不能很好地體現(xiàn)農(nóng)業(yè)院校大學英語分級教學的特色。(2)只探討了分級教學的不同教學要求、管理模式和考核標準等,而對農(nóng)業(yè)院校A班學生后續(xù)課程缺乏研究。(3)缺乏對農(nóng)業(yè)院校分級教學推行的可行性分析,對實證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還分析得不夠。(4)由于這些研究局限于他們所在學校的學生和教學的軟硬件等情況,所以研究的結果很難得以推廣。盡管如此,他們的研究為分級教學擴展了思路,在提高教學質(zhì)量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四、具體問題研究endprint
任何改革在其推進的過程中都難免遇到各種各樣的具體問題,大學英語分級教學也不例外。大學英語分級教學的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充分論證了分級教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可是推進分級教學要面臨的問題也不計其數(shù),這其中主要要解決的問題包括分級模式、評價體系、管理模式和后續(xù)課程等。
(一)分級模式的確立
如何確立分級教學模式的研究在當前有關大學英語分級教學的研究中占據(jù)很大的比重,這說明分級模式的確立在分級教學中的重要性。因為合理分級是保證分級教學效果的前提[13]。但是,目前全國尚沒有統(tǒng)一且科學權威的分級測試,很多高校都以高考成績作為分級依據(jù),也有高校以學生入學分級測試(Placement Test)作為分級依據(jù),這種分級考試模式顯然有失偏頗。劉潤清認為, 分級考試內(nèi)容應以內(nèi)容和語言應用能力為準, 不應以語法為準。這就要求作為選擇學生入級重要參數(shù)的分級測試應以多種形式,全面地測量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和學習能力, 科學地設計試題, 以便提高測試的效度(validity)和信度(reliability) [14]。
當前我國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模式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把學生分成快班和慢班(A班和B班);另一種則是分為快班、中班和慢班(A班、B班和C班),對于分級模式孰優(yōu)孰劣并沒有定論。當前學者們研究的重點不在于該采用那種分級模式,而是在于如何確立合理的分級標準。張葵指出當前大學英語分級測試更多地測試學生的語法、詞匯等基本能力,很少涉及聽說等能力,這明顯違背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2007)[15]。此外,朱再春撰文指出了分級模式中的另外一個問題,即在分級編班時有些學校沒有考慮學生的總體水平及考試成績的標準差,簡單地按一定比例分級編班,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英語水平差異,也有些學校分級編班缺乏等級滾動機制,一次分級,再不改變[16]。
(二)評價體系的制定
科學的評價體系是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深入推進的關鍵。全面、客觀、科學、準確的評估體系對于實現(xiàn)課程教學目標至關重要。有關這一問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當前評價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和如何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上。對于前者,李琴指出應深入研究和確立適應分級教學的多層次教學考核標準,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jù)教學要求和學生實際,制定出比較全面、客觀、科學、準確的考核標準[17]。張葵和許娜都撰文提及了應當針對不同級別的學生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并使評價標準保持一致。但張葵和徐佩文同時也指出,由于學生評定獎學金是按照原始班級進行的,所以不同的評價標準勢必導致評獎結果不公平的現(xiàn)象[18];徐佩文還提到了評價體系的另一方面,那就是對教師的評價問題,當前分級教學中學校對于教師的考評標準無法統(tǒng)一,大多學校仍沿用原來的考核制度評價教師,沒有任何激勵機制。他們的研究剖析了當前分級教學中評價體系不完善的問題,為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指明了方向。
而對于后者,如何在分級教學中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目前相關的研究還屈指可數(shù)。杜明真以曲阜師范大學大學英語分級教學為例,用具體的數(shù)字和表格詳細分析了形成性評價在其所在學校大學英語分級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表明形成性評價對學生英語學習的作用并不明顯,實施難度大[19]。
(三)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
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是按照學生的英語水平來進行分級,打破了以前按照行政班級的教學模式,這勢必會增加教學和管理的難度,對高校教務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就這個問題,也有不少學者進行了研究,但研究的重心大都是指出問題的存在,而對于如何處理這些問題,建立新的管理模式的研究還不多見。
在有關大學英語分級教學的問題研究中,大多數(shù)作者都提到了管理模式的問題,許娜、李琴等都一致認為分級教學加大了管理的難度,增加了管理人員的工作量,需要改革現(xiàn)有的管理模式。但就如何創(chuàng)新切實可行的管理模式,還沒有作者進行深入的研究。朱再春在文中指出要加強分級教學的領導,成立專門的機構,在學生管理、教學管理、考試安排、成績登錄等方面落實完備的管理制度,實施責任到人,通過有力的措施確保分級教學各項工作落實到位,但其研究也僅限如此。由此可見,改革當前分級教學中的管理模式勢在必行,而就如何推進分級教學中的管理,創(chuàng)建新的管理模式也是大學英語分級教學今后研究的重點之一。
(四)后續(xù)課程的設置
大學英語實行分級教學以后,除了一些??苹蚵殬I(yè)類學校外,大多數(shù)學校對于成績較好的班級(即A班)在完成了前期大學英語基礎課程的學習后,都開設了相應的后續(xù)課程。但就應該開設什么樣的后續(xù)課程以及如何開設后續(xù)課程等問題,當前的研究還顯得不夠。在后續(xù)課程的研究中,作者均是結合自己學校的情況,嘗試性地開展一些選修課程,對開設這些課程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并沒有進行充分的論證,學生選課范圍廣,有些課程甚至上一兩次就結束了,后續(xù)選修課程成了“選秀”課程,根本沒有落到實處。筆者認為,就目前的情況,各學校、各專業(yè)應該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專業(yè)方向,從提高學生的語言技能和交流技能兩方面來開設相應的后續(xù)課程,這也是各專業(yè)、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在以后的研究中應當重視的問題。
有關大學英語分級教學的研究已經(jīng)開展十多年了。隨著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深入,該研究必將進一步拓展。盡管我們?nèi)〉昧瞬簧俪删?,但還沒有看到更深入論述大學英語分級教學非常成功的例子,我們期待這樣的文章出現(xiàn),因為只有有了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分級教學先例,[JP2]我國的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才可以成功地實現(xiàn)其既定的目標,從而高效地提高各級別的學生的英語能力,為我國的國際化事業(yè)貢獻力量。[JP]參考文獻:[1]〖ZK(#〗陳志偉.大學英語分級教學實踐的思考與建議[J].教育與職業(yè),2009,(18):137-138.[2]Brown H.D.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M].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Regents,1994:20-40.[3]Graves K. Designing language courses[M].Boston: Heinle & Heinle Publisher,2000:5-19.[4]Tarone E.,Yule G. Focus on the language learner[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36-47.[5]井蘭柱.大學英語分級教學的理論依據(jù)與實踐探索[J].教學研究,2010,(8):108-109.[6]趙珂.大學英語分級教學的必要性及認識[J].科教縱橫,2009,(10):125.[7]張慧蘭.由學習成績的離散性分析談大學英語的分級教學[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4,(5):115-117.[8]馬建桂.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的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新思路[J].中國成人教育,2010,(10):163-164.[9]郭庭軍.輸出理論在大學英語分級教學中的應用[J].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9,(3):160-162.[10]〖ZK(#〗趙靜宜.生態(tài)學視角下的大學英語分級教學[J].科教論壇,2011,(5):162.[11]劉悅梅.對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公共英語分級教學的分析和探討[J].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 2009,(6):197-200.[12]任春梅.高等農(nóng)業(yè)院校大學英語“培優(yōu)提中”分級教學模式的探析[J].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01(4): 301-304.[13]許娜.大學英語分級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科教論叢,2010,(3):197.[14]劉潤清.外語教學研究的發(fā)展趨勢[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9,(2)88-89.[15]張葵.大學英語分級教學中的問題與反思[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9,(5):130-131.[16]朱再春.大學英語分級教學存在問題及對策[J].黑河教育,2010,(4):51-52.[17]李琴.大學英語分級教學中現(xiàn)存問題的探討[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08,(11):113-114.[18]徐佩文.大學英語分級教學利弊分析[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7):68-69.[19]杜明真.形成性評價在大學英語分級教學中的應用[J].海外英語,2010,(3):56-5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