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軍+王春梅
摘 要:在網絡信息時代,科學有效地應用網絡等現代信息資源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實現“立德樹人”教育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文章對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建立靈活多樣的交互性信息交流平臺,開展豐富的網絡文化活動,完善網絡信息監(jiān)控體系等方面的分析,對如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立德樹人 綜合素質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網絡信息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2117(2014)08-0070-02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進一步明確了教育的方向和原則,也對教育提出了更高更具體的要求?!傲⒌聵淙恕钡囊笈c倡導多年的素質教育有著緊密聯系,是對素質教育的更高要求。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社會轉型期,方便快捷的網絡、手機等現代交流、通訊設備深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正改變著人們的觀念,也對教育產生了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如何科學有效地利用這些信息資源,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服務于“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課題。
1 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原則
“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的根本問題。培養(yǎng)適應現代社會發(fā)展需要的高素質專業(yè)人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是“立德樹人”的重要途徑。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應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原則,圍繞“中國夢”的發(fā)展主題,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不斷提高人才的培養(yǎng)質量和水平。
在社會結構、利益格局、生活方式發(fā)生深刻變化,網絡信息真?zhèn)坞y辨,各種意識形態(tài)交相碰撞的當下,人們的思想觀念也發(fā)生著深刻變化,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和影響,教育的責任也更加重大。只有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作為學習、生活、發(fā)展的指導思想,才能夠讓學生在多元價值并存中形成價值共識,明是非,識大體,顧大局,從而增強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歸屬感和向心力。
“中國夢”是民族夢,也是每個人的夢,只有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來引導、教育學生,才能使學生不受網絡上不良信息或不健康信息的干擾,不讓自己的夢想偏離中國的土壤和現實,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才信得過、靠得住、用得上。
使用網絡信息應堅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培養(yǎng)、傳承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培育。網絡信息良莠不齊,甚至存在一些反動、低俗、不健康的信息,只有正確引導學生,堅持愛國主義的原則,才能正確使用網絡信息;只有適應改革創(chuàng)新的時代精神,才會始終保持積極的精神狀態(tài),不致于讓不健康信息迷障雙眼,改變心志或茫然從眾。
2 建立網絡交流平臺,提升教育的續(xù)航力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3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國擁有了5.91億網民,互聯網普及率為44.1%。面對互聯網應用日趨普遍的社會發(fā)展形勢,如果還是局限于傳統的教育模式,顯然與時代發(fā)展不合拍,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必然會遇到眾多不利因素甚至阻礙力量。為此,教育工作需要實事求是,充分利用網絡信息資源優(yōu)勢,積極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多樣互動性信息交流平臺,即時掌握學生成長和發(fā)展過程中的信息,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1)充分利用網絡容量大、傳播快和開放性的優(yōu)勢,鼓勵教師建立私人博客,積極撰寫有意義、有價值,格式不一、內容豐富的博客、日記、文章,或者是教師自己的發(fā)展體會、評論,或者是專業(yè)知識的再現,或者是轉載一些具有人生感悟或教育意義的文章,名人傳記、名家作品,或者是一幅圖片、幾幅有哲理的漫畫、一部勵志電影、一首歌曲,等等,只要是學生感興趣或喜聞樂見的,又能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內容,都可以借助網絡平臺發(fā)布出來,讓學生瀏覽、欣賞、評論,教師及時進行回復、評論,給予肯定或者鼓勵,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平等、尊重,在無意識中接受積極的引導和教育,從而將課堂教育進一步延伸。
(2)建立網上虛擬班級,了解學生的不同需求。正如人一樣,現實中與內心中的自我總是有些不一樣,網上班級的建立讓學生在現實和網絡虛擬世界都有了“家”,教師可以用網絡班級將教育全面覆蓋,了解學生的發(fā)展需求,用現實班級與網絡班級形成比照,互相促動,讓教育不間斷續(xù)航,從而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奠定基礎。
(3)創(chuàng)辦學生電子雜志,并在學校主頁位置設置鏈接。一方面可以吸引、培養(yǎng)學生記者用學生的視角觀察生活、反映生活,以便及時掌握學生思想動態(tài)開展針對性的教育活動;另一方面,在學校主頁的鏈接可以引導學生有意無意識地瀏覽學校主頁內容,了解學校發(fā)展狀況,接受正面信息,達到網絡育人的目的。
(4)建立即時性通訊工作(班級)群組,提高教育的靈活性。第3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到2013年6月底,我國手機網民規(guī)模達到了4.64億,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人群占比提升到了78.5%。同時,隨著3G的普及、無線網絡的發(fā)展和手機應用的創(chuàng)新,我國手機網民的數量呈現出快速提升的趨勢。手機的使用大大改變了生活節(jié)奏、方式,學校對學生使用手機可以引導、限制,無需以洪水猛獸對待,應積極利用這一時代發(fā)展成果服務于教育教學。
申請手機QQ、開通QQ空間已成為現代人生活的一部分,特別是QQ空間的使用,比網絡博客更為靈活普遍。教師可以通過建立班級QQ群,掌握學生思想發(fā)展的脈絡,利用QQ空間發(fā)現學生的潛在能力,積極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現代通訊工具,助力于個人成長。一個小故事可以讓學生受到教誨,一篇好文章可以改變學生的某個習慣甚至人生,學生的一句牢騷可以幫助我們發(fā)現工作中的不足或者偏頗,這些都是常規(guī)教育所不能的。因此,利用手機的即時性通訊的特點,引導學生經營管理好集體或個人空間,應該成為新形勢下教育教學工作的新特點。endprint
(5)開發(fā)手機信息報,傳遞正面信息。手機既是一種通訊工具,又是一種重要的信息傳播媒介,只要開發(fā)利用恰當同樣具有不可估量的教育功能。就教育來說,手機信息報是新形勢下進行宣傳教育的新途徑,學??梢酝ㄟ^專門力量編制包括學校發(fā)展信息、教學信息、時政信息、活動信息等在內的信息快報,通過手機群發(fā)平臺傳遞給學生,保證正面信息交流通達。
3 開展形式多樣網絡媒體活動,營造積極氛圍傳遞正能量
結合現代新媒體的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是實現“立德樹人”的任務要求和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如可以圍繞“中國夢·我的夢”設計網絡讀書沙龍、用鏡頭發(fā)現身邊的感動、校園不文明現象投票、校園文明事件評選、校園話題、我對學校有話說等系列活動,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網上文化活動,營造綠色健康網絡信息環(huán)境,引導學生自覺抵制不良信息的影響,科學使用網絡資源,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積累,提升綜合素質。
4 建立不良信息監(jiān)控體系,提高網絡信息安全性
在網絡環(huán)境下,信息資源是永遠開放的,知識是跨越時空限制的,即使有學校、教師積極引導,也難免有不良信息的侵入,為此,必須建立一套思想過硬、技術熟練、反應迅速的不良信息監(jiān)控體系,確保網絡運營的安全可靠。
一是時刻關注校園網絡的運行情況,及時處理不良信息的黑客行為或技術性問題,保證正面信息的暢通無阻。
二是建立以專業(yè)技術人員為主,教師、學生為輔助的信息監(jiān)控隊伍,通過博客、工作(班級)群、網上班級、短信等渠道,了解信息傳播狀況,確保監(jiān)控覆蓋面的全面性,發(fā)現苗頭或不良信息及時匯報,妥善處理。
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是“以德樹人”教育根本任務的重要內容,在網絡信息時代,我們只有科學地使用好現代信息資源,才能發(fā)揮網絡及手機等現代信息設備的積極作用,服務于人才培養(yǎng),這在當下顯得猶為重要,不得不引起教育界的重視。
(濰坊科技學院,山東 壽光 262700)
參考文獻:
[1]十八大報告學習輔導百問[M].北京:學習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2012.
[2]秦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實施綱要學習讀本[M].北京:東方出版社,2012.
[3]中宣部理論局.中國夢我們的夢[M].北京:學習出版社,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