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 玲
(榆樹市醫(yī)院,吉林 榆樹 130400)
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患者圍手術期臨床護理干預的療效觀察
蘭 玲
(榆樹市醫(yī)院,吉林 榆樹 130400)
目的對應用綜合護理干預模式對接受手術治療的合并患有高血壓的子宮肌瘤患者在圍手術期內實施護理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方法將我院收治的94例合并患有高血壓的子宮肌瘤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平均每組47例。采用常規(guī)子宮肌瘤手術護理模式對對照組患者實施護理;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模式對觀察組患者實施護理。結果觀察組患者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疾病控制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護理干預前后舒張壓和收縮壓水平的改善幅度明顯大于對照組;子宮肌瘤護理模式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例數明顯少于對照組。結論應用綜合護理干預模式對接受手術治療的合并患有高血壓的子宮肌瘤患者在圍手術期內實施護理的臨床效果非常明顯。
綜合護理干預;手術;高血壓;子宮肌瘤;圍手術期
子宮肌瘤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女性良性肌瘤疾病,35~45歲婦女是該病的高發(fā)人群,該病的出現可能與患者體內的雌激素水平過高有關[1]。本次研究對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在圍術期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進行研究,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94例合并患有高血壓的子宮肌瘤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平均每組47例。對照組中已婚患者31例,未婚患者16例;已產婦25例,未產婦22例;患者年齡36~61歲,平均年齡(44.3±1.6)歲;子宮肌瘤患病時間1~13年,平均患病時間(4.8±0.5)年;血壓水平異常時間1~47個月,平均血壓異常時間(15.2±2.6)個月;體質量44~63 kg,平均體質量(53.7± 1.9)kg;觀察組中已婚患者33例,未婚患者14例;已產婦27例,未產婦20例;患者年齡34~62歲,平均年齡(44.5±1.7)歲;子宮肌瘤患病時間1~14年,平均患病時間(4.9±0.6)年;血壓水平異常時間1~49個月,平均血壓異常時間(15.4±2.7)個月;體質量42~64 kg,平均體質量(53.9±1.8)kg。上述六項自然指標兩組患者組間無顯著差異(P>0.05),可以進行比較分析。
1.2 病例入選標準
①病情確診為子宮肌瘤;②收縮壓水平在140 mm Hg(1 mm Hg =0.133 kPa)以上,舒張壓水平在90 mm Hg以上;③患者年齡在30~65歲;④患者能夠與醫(yī)護人員之間進行正常的語言交流;⑤排除合并患有內分泌和免疫系統疾病的可能;⑥沒有重癥感染和惡性腫瘤病史;⑦患者知情同意參與本次研究[2]。
1.3 病例排除標準
①心、肝、腎等重要器官出現嚴重病變;②患者年齡<30歲,或>65歲;③收縮壓水平沒有達到140 mm Hg,舒張壓水平沒有達到90 mm Hg;④患者有精神病史;⑤可能合并患有內分泌和免疫系統疾?。虎抻袗盒阅[瘤病史;⑦患者不愿參與本次研究。
1.4 護理方式
采用常規(guī)子宮肌瘤手術護理模式對對照組患者實施護理;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模式對觀察組患者實施護理,主要措施包括:①術前:a.充分重視術前健康教育;b.對癥降壓治療;c.合理配置營養(yǎng)膳食和營養(yǎng)支持計劃;d.保證患者有充足睡眠;e.訓練患者在病床上排便。②術后:a.病房內要保證足夠安靜,及時消毒,避免各類不良刺激;b.及時進行有效止痛處理;c.盡量延遲患者下床活動時間;d.督促患者盡可能多的飲水;e.進行針對性心理干預[3]。
1.5 觀察指標
選擇兩組患者的護理干預前后舒張壓和收縮壓水平的改善幅度、子宮肌瘤護理模式滿意度、不良反應發(fā)生例數、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疾病控制效果等指標進行對比。
1.6 治療效果評價方法
臨床治愈:子宮肌瘤徹底剔除,血壓水平基本或完全恢復正常;有效:子宮肌瘤去除程度超過1/2,血壓水平的改善幅度在50%以上;無效:子宮肌瘤去除程度沒有達到1/2,血壓水平的改善幅度沒有達到50%[4]。
1.7 數據處理
全部數據均用SPSS18.0統計學數據處理軟件處理,用均數加減標準差()形式表示所得計量資料,并實施t檢驗,計數資料實施χ2檢驗,如果兩組數據P<0.05,則數據間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
2.1 護理干預前后舒張壓和收縮壓水平的改善幅度
對照組子宮肌瘤常規(guī)護理前舒張壓水平為(104.07± 11.24)mm Hg,護理后舒張壓水平為(88.85±9.36)mm Hg,組內差異顯著(P<0.05);護理前收縮壓水平為(186.27±14.58)mm Hg,護理后收縮壓水平為(131.28±10.36)mm Hg,組內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綜合護理干預前舒張壓水平為(106.11±10.97)mm Hg,護理干預后舒張壓水平為(82.10±10.24)mm Hg,組內差異顯著(P<0.05);護理前干預收縮壓水平為(188.02±13.42)mm Hg,護理干預后收縮壓水平為(119.05± 11.49)mm Hg,組內差異顯著(P<0.05)。子宮肌瘤護理前各組血壓指標組間無顯著差異(P<0.05),子宮肌瘤護理后組間差異顯著(P<0.05)。
2.2 子宮肌瘤護理模式滿意度和不良反應發(fā)生例數
有39例對照組患者對子宮肌瘤手術護理服務感到滿意,滿意度為83.0%;有46例觀察組患者對子宮肌瘤手術護理服務感到滿意,滿意度為97.9%。對照組常規(guī)子宮肌瘤手術護理期間有8例出現不良反應,比例為17.0%;觀察組常規(guī)子宮肌瘤手術護理期間有1例出現不良反應,比例為2.1%。兩項指標各組數據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
2.3 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疾病控制效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疾病控制效果比較[n(%)]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生活節(jié)奏在不斷加快,高血壓已經成為臨床上的一種常見病,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疾病患者人數也在不斷增多。由于麻醉及手術操作產生的創(chuàng)傷,患者的血壓水平會在短時間內突然升高,甚至會導致出現腦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死等一些嚴重的并發(fā)癥。對合并患有高血壓疾病的子宮肌瘤患者在圍手術期內加強綜合護理干預,可以使手術期出現并發(fā)癥的可能性顯著降低。通過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可以使護理人員工作的責任心進一步增強,針對不同的子宮肌瘤疾病患者的實際情況實施個性化的護理服務,對患者的情況進行全面評估,對其健康需求進行全面了解,對健康教育給予充分重視,對術后的活動方法給予正確指導,使患者思想顧慮和心理壓力減輕或消除,避免該病患者在圍手術期出現各種并發(fā)癥,對患者的早日康復具有積極促進作用[5]。
[1] 劉福艷.子宮肌瘤圍手術期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27):639.
[2] 崔福英.子宮肌瘤患者圍手術期臨床護理40例[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9(22):60.
[3] 王清,劉先紅.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病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14(2):257.
[4] 田勤霞.85例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病患者同術期的護理[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7(17):86.
[5] 路啟芳.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病手術患者的護理特點[J].華夏醫(yī)學,2010,23(5):617.
R473.73;R473.5
B
1671-8194(2014)23-03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