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 犇 孔小莉
(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 河南·新鄭)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闡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出了要“更好地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能否正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保證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不變色,順利建設社會主義的重要基礎,也是當前高校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重要工作,關(guān)系到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成敗。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nèi)涵?!榜R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構(gòu)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nèi)容?!鄙鐣髁x核心價值體系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核心文化的基礎和根本,是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的道德規(guī)范,也是當前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nèi)容。
(二)高校政治理論課的重要作用。“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全黨全國人民團結(jié)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高校政治理論課是對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核心課程,也是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主渠道,更是我們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政治理論課是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大學生的頭腦,是我們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體現(xiàn),是社會主義大學的本質(zhì)特征,是黨和國家事業(yè)長遠發(fā)展的根本保證。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高校政治理論課的關(guān)系
首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高校政治理論課的重要內(nèi)容。政治理論課要“指導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去認識和分析問題。開展馬克思主義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制觀的教育,引導學生樹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樹立體現(xiàn)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和時代精神的價值標準和行為規(guī)范?!倍_到這個目標,則必須要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教育,在教學過程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進去,使得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和掌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更好地樹立科學、正確的價值觀念和價值取向。
其次,高校政治理論課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升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我們黨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具體國情相結(jié)合,并且濃縮了幾千年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髓凝練,提出了在新時期指導我國人民共同奮斗的思想基礎。這對于我們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是我們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精華所在。所以可以這樣說,政治理論課就是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之上凝結(jié)而成的。我們對大學生進行的政治理論課教學就是在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教育。
(一)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高校政治理論課教育的靈魂。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這就決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方向與性質(zhì)。政治理論課的重點是引導大學生認識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fā)展的科學,是與時俱進的科學。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就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jié)合,堅持與時俱進的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不斷地加大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力度。使大學生們能夠在紛繁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中辨明是非、把握本質(zhì)、明晰方向,科學正確的把握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堅定自己的信仰,為社會主義事業(yè)奉獻自己的力量。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高校政治理論課教育的主題和核心?,F(xiàn)階段,我國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在黨的領導下,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努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題和核心在于引導大學生正確的面對、分析、認識當前我國發(fā)展中面臨的復雜的社會矛盾和社會沖突,幫助大學生牢固地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目前,在大學生中存在很多困惑和迷茫,核心價值觀出現(xiàn)一定的偏差,這些都是和社會上一些外部影響有很大的關(guān)系。如果不及時解決,將會動搖大學生心目中共同理想的基礎,會對我國順利進行經(jīng)濟建設甚至對我國國家制度產(chǎn)生比較大的影響。
(三)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高校政治理論課的精髓。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的重點是在大學生中加強民族觀和國家觀的教育,組織大學生不斷地深入社會和社會基層,開展社會實踐,了解社會,培育大學生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發(fā)展史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正是有了這種民族精神,中華民族才能歷經(jīng)風雨磨難而越挫越勇,不斷的發(fā)展壯大,屹立于世界的東方。現(xiàn)階段我國的時代精神就是改革創(chuàng)新。組織大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深入社會基層,了解社會基層,可以讓大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社會的真實情況,磨煉大學生的意志品質(zhì),培養(yǎng)大學生奮發(fā)向上、努力進取、敢為天下先的創(chuàng)新精神。這樣可以更好地促進大學生明確自己的歷史使命和責任,增強大學生的責任意識,確立正確的價值觀,更好地為社會主義事業(yè)做貢獻。
(四)社會主義榮辱觀是高校政治理論課教育的道德基礎。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核心是教育大學生“如何做人、怎樣做人、做什么樣的人”。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重點是通過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影響作用于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過程并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增強其對正確行為的認知和踐行,并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道德的標尺來規(guī)范大學生、約束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由于社會主義榮辱觀與其他三個方面相比較側(cè)重于對于日常道德和行為的踐行、認知、體驗和約束,所以對于社會主義榮辱觀更要加強宣傳力度,不但要在日常教學中對于大學生加強引導、教育,更要在平時注重一點一滴的具體工作。
(一)高校政治理論課教育者應具有宏觀的視野和現(xiàn)代化的價值觀念。目前,經(jīng)濟全球化的趨勢越來越強,隨之而來的就是文化的全球化和思想上的多元化。在文化全球化和思想多元化的背景下,大學生視野則更加開闊了,也更加激勵大學生奮發(fā)進取了。我們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必須要具有宏觀的視野,要有兼容并包的胸懷,要對不同的文化和價值觀抱有尊重不同民族和國家的共同利益的基礎之上去吸收借鑒其有益的組成部分,并且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銳性,時刻保持頭腦的清醒。要在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堅持馬克思主義思想陣地,弘揚民族文化,幫助大學生自覺地樹立抵御外來文化的侵蝕和滲透;其次,當代大學生處于現(xiàn)代化發(fā)展的進程中,教育者要具備現(xiàn)代化的觀念,不但要用現(xiàn)代化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法教學,更要注重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更新,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方式和溝通手段來與大學生進行積極的溝通交流,不斷開拓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新領域。
(二)高校政治理論課教育者應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價值取向的一元論與多元論的辯證關(guān)系。首先,要教育大學生認識到價值取向一元化對于社會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都是至關(guān)重要的。歷史經(jīng)驗告訴我們,如果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價值觀念和目標,就會墮入相對主義的深淵,就會是一盤散沙,導致國家混亂不堪,而且會使民族和人民群眾失去理想信念,導致這個國家民族喪失凝聚力;其次,還要教育大學生認識到價值取向多元化目的在于承認個體的重要性,認可個體追求合法的自身利益。充分地體現(xiàn)對個體的尊重,是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規(guī)律的,具有較強的現(xiàn)實意義;最后,更要使大學生清醒地認識到二者之間的辯證關(guān)系。在任何歷史發(fā)展階段,任何社會都要有一個統(tǒng)一的社會價值觀。這個統(tǒng)一的社會價值觀都是建立在這個社會全體成員的共同的文化基礎之上的,也是在這個基礎之上得到普遍認同的。所以,只有一元化的價值觀才能代表最廣大個體的共同意愿和價值理想。而多元化價值觀是一元化價值觀對于個體尊重的產(chǎn)物。
(三)高校政治理論課教育者應把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與情感教育相結(jié)合。一個共同的價值觀的形成并且得到全體社會成員的認同是要經(jīng)歷一個長期的認識了解并且掌握的過程的。在這個過程中,有兩個方面起著決定性作用。一是“能不能接受”;二是“愿不愿意接受”?!澳懿荒堋比Q于主體的認知能力,而“愿不愿”則取決于主體的心理情緒方面。那么從這兩個方面來看,“愿不愿”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能不能得到實現(xiàn)的關(guān)鍵。價值觀教育是要使得社會成員形成一種穩(wěn)定的價值觀,這樣不僅僅是要對社會成員進行理論教育,使其理性層面得到提高,更加應該重視其情感的因素,加強其情感認同,喚醒其情感上的需求。所以我們說,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增強時效性,就必須要重視與情感教育相結(jié)合。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是我們現(xiàn)階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重中之重,是保證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不變色的重要保障。我們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時刻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把教好政治理論課,在政治理論課教學過程中更好地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作為我們的重要任務去努力完成,只有這樣才能為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順利進行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
[1]《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
[2]《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
[3]《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
[4]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文件選編[Z].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