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守芹
愛因斯坦曾說過:“當一個人忘掉了他在學校接受的每一樣東西,剩下來的才是教育?!边@不僅讓我們思考,學生忘掉他在學校學的東西后還剩下什么呢?我認為是能力。而語文課教給學生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就是口頭表達能力。當今社會對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口頭表達能力已經(jīng)成為與人交際的重要工具。出于升學率的壓力,語文教師更注重于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但是不同于書面表達能力的是口頭表達能力對學生的思維和心理素質(zhì)有著更高的要求。語文課上,教師要有意識地對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進行訓練。
一、朗讀課文打基礎
很多小學生語文課本都會在課文后面標注熟讀課文或者背誦課文等要求。對于小學生來說,課本是最直接和最好的口頭表達能力訓練藍本。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就可以通過范讀或者播放課文朗讀錄音等方式,先讓學生感知,讓學生模仿范讀中的語速、語調(diào)、停頓等,把握課文的感情。學生通過朗讀,訓練視覺和大腦的配合,還能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漢語的音樂性,熱愛母語。學生在朗讀訓練中漸漸培養(yǎng)自己口頭表達時的自信,在表達時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語速,吐詞清晰,不緊不慢。在朗讀訓練時并不是機械地讓學生模仿范讀的抑揚頓挫就行了,首先要讓學生深入理解課文。
例如在上《獨坐敬亭山》一課中,首要的就是要讓學生能明白詩的意思,否則就成鸚鵡學舌,成了頑固的模仿的機器。詩人并沒有把敬亭山當作一個沒有生命之物,而是將它看作一個情投意合的朋友。教師可以播放《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等古代名曲,營造一種空靈、古典與美麗的大自然相融合的氣氛,激發(fā)學生對我國古典文化的熱愛。再給學生看一些秀麗雄偉的風景圖,讓學生能在閱讀詩句后在心中將詩句中的情景描繪出來。緊接著教師再對文章中的感情進行渲染,“眾鳥和浮云都漸漸遠離詩人而去了,只剩下敬亭山和作者相伴了,詩人是什么感覺呢?”學生答:“孤單。”老師問:“同學們在什么時候才會覺得孤單呢?”引導學生更深刻體會詩人的感情。然后,根據(jù)配樂,讓學生反復吟誦,根據(jù)范讀錄音糾正和模仿范讀錄音的發(fā)音、語速、抑揚頓挫。例如“只有敬亭山”中的“只有”二字要重讀,強調(diào)作者那橫遭冷遇,寂寞凄涼的處境?!熬赐ど健比忠x,一字一小停頓,慢慢道來,突出作者與敬亭山的相對而視,含情脈脈。學生通過朗讀訓練,培養(yǎng)語感,為口頭表達能力的形成打好基礎。
二、復述訓練拔高能力
復述訓練考驗學生的速記能力和邏輯思維,對學生口頭表達能力訓練有重要意義。在初級階段,學生很難記住全部要點,教師可以將全文分為幾個段落進行。例如在《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一課中,教師可以先念第一、二段,讓學生注意聽,念完后點學生復述這兩段。余下課文都可按這種方式進行,在課文的每一段都被復述過后,給學生時間讓學生組織語言,復述全文內(nèi)容。還可以通過串詞的方式,讓學生說出故事。
還是以《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為例,教師可以在讀課文的同時按課文順序在黑板上展示關鍵詞“伽利略”“辯論家”“亞里士多德”“真理”“責備”“鐵球”“十磅”“一磅”“速度”“相反結論”“試驗”“同時著地”“斜塔”“呼喊”“原來”等詞,學生在復述時可以通過串詞的方式,組織語言復述故事,幫助學生理解課文脈絡,積累詞匯。串詞復述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在聽的時候記下關鍵詞,根據(jù)自己的筆記組織語言。也可以讓學生觀看《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短片,讓學生復述。在學生復述卡住時,可以適當提醒但切忌太頻繁,要讓學生的復述能力切實得到鍛煉。以上是較為機械的復述,一般是以與原文接近為判斷標準。概括性的復述訓練,更需要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所以概括性的復述更針對高年級的學生。
在教學《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時,初級階段的學生,在概括時可能只是機械地縮短原文,漏掉個別段落。學生在復述時,教師要注意提醒學生漏掉的要點,保持故事的完整性。最后還可以讓學生通過改變課文的人稱的敘事角度來復述。如課文《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是第三人稱敘述的,教師可以讓學生從伽利略角度來復述。例如“我(伽利略)是一名意大利人,從小大家就叫我‘辯論家……”這種復述,要求學生站在課文中人物的角度來敘述,有一定難度,所以不能當堂練習,可以當作預習的要求和課后布置的作業(yè)。
三、增加課本劇表演和辯論環(huán)節(jié)
課本劇表演時,可以讓學生自己擴充劇本,補充臺詞,用自己的話將課文內(nèi)容表演出來,其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比如小品、音樂劇、小型話劇等等。還可以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性地發(fā)揮想象力改編文本,自己構思新結局等等。課本劇表演,可以鍛煉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想象力、協(xié)作能力和表演能力。要讓學生從小就喜歡、習慣表演,消除學生在發(fā)言時的緊張感。一些寓言故事比較適合改編成課本劇,教師要指導學生把握理解角色,完美表現(xiàn)人物形象。
例如《陶罐和鐵罐》就很適合改編為課本劇??梢詫⑷嗤瑢W分為幾組,指定表演者、導演組、道具組等,讓學生各方面都得到鍛煉,最后讓各組分別表演,進行比較。對于比較害羞膽小的學生,教師要引導他們開口表達并做適當動作和表情,比如可以讓他們飾演“鐵罐”這種更需要表現(xiàn)力的角色,鼓勵他們勇于表現(xiàn)自己。對于膽大、比較放得開的學生可以讓他們做導演,指導膽小的學生,引導和鼓勵他們表演。全部表演后,讓各組相互點評,指出優(yōu)點和不足之處。辯論,是最能體現(xiàn)和鍛煉學生口才的活動。還是以《陶罐和鐵罐》為例,教師可以先將學生分為“陶罐組”和“鐵罐組”,然后問“陶罐組”的:“鐵罐真的很傲慢啊,真討厭!你們要說什么來回擊它呢?”在學生們爭先恐后地回答后,再問鐵罐組的學生:“對于陶罐組的指控,你們有什么要說的嗎?”引導學生辯論,通過進入角色的方式,積極開口表達自己的觀點。
結束語:語文學習的最終目的是交際,口頭表達能力是每一個走進社會的人都必需的。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是那個寫一篇八股文就能直步青云的時代了,人們更注重表達能力。從一個人的表達,就可以看出這個人的心理素質(zhì)和邏輯思維能力。小學生正處于語言形成階段,是扭扭捏捏還是落落大方,取決于平常的口頭表達鍛煉。語文教師應該處理好升學率和語文功能性的關系,讓學生勇于表達,善于表達,有意識有針對性地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山東省莒南縣文疃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