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波 劉 斐
(湖南省花垣縣人民醫(yī)院,湖南 湘西 416400)
益生菌在維持治療潰瘍性結腸炎中的臨床效果分析
陳 波 劉 斐
(湖南省花垣縣人民醫(yī)院,湖南 湘西 416400)
目的探討益生菌在維持治療潰瘍性結腸炎中的臨床效果分析。方法選擇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間到我院接受診治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共80例,上述患者符合潰瘍性結腸炎診斷標準,上述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給予美沙拉嗪治療,每天口服0.5 g,每天3次。觀察組患者給予美沙拉嗪聯(lián)合益生菌膠囊治療,美沙拉嗪具體用法和用量同對照組,益生菌膠囊口服,每次2粒,每天3次。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3個月。在治療期間觀察兩組患者療效情況和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定期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檢查。囑咐患者記錄大便次數(shù)、大便性狀及腹痛改變情況。結果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均未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而影響繼續(xù)治療。觀察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總有效率為95.0%(顯效25例,有效13例,無效2例);對照組治療后臨床總有效率為77.5%(顯效19例,有效12例,無效9例);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益生菌在維持治療潰瘍性結腸炎中的臨床效果顯著,值得借鑒。
潰瘍性結腸炎;美沙拉嗪;益生菌
潰瘍性結腸炎的發(fā)病原因尚不明確,主要表現(xiàn)為直腸及結腸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性改變,免疫因素、腸道菌群改變等可能參與潰瘍性結腸炎的發(fā)生和發(fā)展。益生菌能夠與腸黏膜發(fā)生緊密結合,能夠提高腸道黏膜的保護作用,對致病菌的侵入有阻止作用。本文選擇我院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觀察益生菌在潰瘍性結腸炎中的維持治療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間到我院接受診治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共80例,上述患者符合潰瘍性結腸炎診斷標準,同時排除合并有腸道其他活動性感染患者、合并有嚴重并發(fā)癥或者腸道手術患者、合并有糖尿病患者、合并有嚴重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患者。上述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齡為35.2歲(年齡最小為23歲,最大為68歲)。對照組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齡為34.1歲(年齡最小為24歲,最大為67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美沙拉嗪治療,每天口服0.5 g,每天3次。觀察組患者給予美沙拉嗪聯(lián)合益生菌膠囊治療,美沙拉嗪具體用法和用量同對照組,益生菌膠囊口服,每次2粒,每天3次。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3個月。在治療期間觀察兩組患者療效情況和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定期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檢查。囑咐患者記錄大便次數(shù)、大便性狀及腹痛改變情況。
1.3 療效評定
患者治療后的腹瀉、腹痛等癥狀消失,腸鏡檢查提示大腸黏膜恢復到正常水平,療效評定為顯效;治療后腹瀉、腹痛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腸鏡檢查提示大腸黏膜有輕度炎癥表現(xiàn)或者有假息肉形成,療效評定為有效;治療后的患者腹瀉、腹痛等癥狀沒有明顯改善,腸鏡檢查提示大腸黏膜病變情況沒有改善,為無效。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兩組所得的實驗相關數(shù)據(jù)均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4.0下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顯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均未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而影響繼續(xù)治療。觀察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總有效率為95.0%(顯效25例,有效13例,無效2例);對照組治療后臨床總有效率為77.5%(顯效19例,有效12例,無效9例);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療效比較
潰瘍性結腸炎屬于非特異性腸道慢性炎癥性改變疾病。潰瘍性結腸炎的發(fā)病機制尚不完全明確。潰瘍性結腸炎病理改變是在結腸黏膜及黏膜下層。其中乙狀結腸和直腸部位較為多見,也可延伸至降結腸,甚至整個結腸。潰瘍性結腸炎常反復發(fā)作。潰瘍性結腸炎可見于任何年齡,其中20~30歲最多見[1-3]。目前對其研究認為,感染因素、遺傳因素以及免疫功能因素等在潰瘍性結腸炎發(fā)病中起著重要作用,其中免疫因素在上述因素中最為重要。但在對潰瘍性結腸炎的繼續(xù)研究中發(fā)現(xiàn),此類患者的腸道內菌群(主要包括生理性細菌如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條件致病菌如腸球菌、腸桿菌和病原菌)也在發(fā)生改變,出現(xiàn)菌群失調,其腸道內正常的細菌的菌群或者數(shù)量出現(xiàn)減少[4-6]。有研究采用梯度稀釋法來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腸道黏膜菌群進行相關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此類患者急性期腸桿菌、腸球菌以及小梭菌顯著增加,而雙歧桿菌及乳酸桿菌的量較正常腸道黏膜顯著減少,在緩解期,患者腸道內的擬桿菌和雙歧桿菌的數(shù)量比急性期顯著增多,而腸桿菌、腸球菌及小梭菌的數(shù)量發(fā)生顯著減少,說明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腸道菌群存在菌群失調現(xiàn)象,需要臨床治療過程中注意改善此類患者菌群失調。據(jù)此,在臨床治療潰瘍性結腸炎中,給予相應的益生菌進行補充治療,能使患者的病情得到一定緩解。益生菌在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中可能產(chǎn)生以下作用:益生菌能夠與大腸黏膜的上皮細胞發(fā)生緊密結合,能夠提高大腸黏膜的防御屏障作用,對致病菌的侵襲起到一定阻止作用,能夠減輕致病菌對腸道黏膜的損傷[7-8];同時有助于改善抗炎相關細胞因子生成水平。再者,益生菌與致病菌有競爭作用,能夠競爭性的附著于腸道黏膜上皮細胞上,提高腸道黏膜上皮細胞的黏液分泌作用,所以增加了腸道黏膜和腸道菌群之間的保護層,有助于防止菌群發(fā)生移位;再者,能夠提高吞噬細胞對病原菌的吞噬作用。本文中,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美沙拉嗪治療,觀察組在美沙拉嗪治療基礎上給予益生菌治療,觀察組治療后的臨床效果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說明在美沙拉嗪治療基礎上應用益生菌有助于改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腸道菌群失調,減少致病菌對腸道黏膜的不良影響,從而提高治療效果。
[1] 徐艷琴.益生菌聯(lián)合錫類散灌腸治療活動期潰瘍性結腸炎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31(2):146-147.
[2] 劉玲,錢睿,周永.美沙拉嗪灌腸液聯(lián)合酪酸梭菌腸球菌三聯(lián)活菌片治療輕中度遠端潰瘍性結腸炎的療效[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3,34(3):3908-3913.
[3] 歧紅陽,王云溪,肖占宇.美沙拉嗪聯(lián)合雙歧桿菌四聯(lián)活菌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效果評價[J].職業(yè)與健康,2011,12(4):1431-1432.
[4] 劉玲,錢睿,周永.美沙拉嗪灌腸液聯(lián)合酪酸梭菌腸球菌三聯(lián)活菌片治療輕中度遠端潰瘍性結腸炎的療效[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3,34(4):3908-3913.
[5] 湯紹輝,馮淑芬,姚艷芳.益生菌對潰瘍性結腸炎誘導緩解及維持治療療效的Meta分析[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10,5(2):521-525.
[6] 王銳,徐惠梅,張寶華.美沙拉嗪和腸道益生菌的聯(lián)合應用在潰瘍性結腸炎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3,17(3):2547-2548.
[7] 蘇連明,莊彥華,王加良.凝結芽孢桿菌聯(lián)合奧沙拉嗪對輕中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血清TNF-α、IL-8、IL-17的影響[J].中國微生態(tài)學雜志,2013,7(1):816-818.
[8] 王晶晶.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膠囊聯(lián)合蒙脫石散劑和美沙拉嗪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療效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3,20(2):96-97.
R574.62
B
1671-8194(2014)22-01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