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艷1 張慧清2
(1 白城市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吉林 白城 137000;2 白城市醫(yī)學會,吉林 白城 137000)
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治療的影響
馬麗艷1 張慧清2
(1 白城市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吉林 白城 137000;2 白城市醫(yī)學會,吉林 白城 137000)
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89例糖尿病患者,給予合理的護理干預,并對患者的血糖、對糖尿病知識的認知及生活質量進行干預前后評估。結果護理干預前后患者的血糖、糖尿病知識評分、體質量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反應患者生活質量的4個指標在護理干預前后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糖尿病患者進行有針對性地護理干預,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發(fā)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糖尿??;護理干預;生活質量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越來越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慢性終身性疾病。生活質量(Quality of life,簡稱QOL)是世界研究的熱點;護理干預在國外已普遍實施[1]。對糖尿病患者采取合理的護理干預,能顯著提高糖尿病的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2]。為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控制疾病的病情發(fā)展,本研究對89例糖尿病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并對干預前、后效果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89例糖尿病住院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其中男53例,占59.6%,女36例,占40.4%。病例選擇標準參照1997年WHO糖尿病診斷標準[3]。
1.2 方法
1.2.1 護理干預形式
①管理教育:給患者講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識、疾病的影響因素以及控制疾病發(fā)展的方法,使患者對疾病有一個客觀正確的認識。②心理護理:護理人員通過心理溝通和思想交流,指導患者消除恐懼、憂慮情緒,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境主動配合治療,提高治療效果。③飲食指導:控制全日總熱量,三餐熱量分配可分別為1/5、2/5、2/5,參照食物營養(yǎng)素含量進行合理配餐。提倡食用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少食油膩煎炸及含膽固醇高的食物,飯菜烹調口味以清淡為宜。
1.2.2 護理干預效果評價
評價內容:①血糖值。監(jiān)測患者在護理干預前、后空腹及用餐后2 個小時的血糖值、及其體質量[4]。②糖尿病認知水平。設計糖尿病知識問卷,內容可包括對糖尿病的一般常識、危害、疾病的檢查治療、以及自我監(jiān)測和自我護理能力共14題,分為3級進行評分:回答正確得l分、部分正確得0.5分、不正確得0分,滿分為14分。③QOL量表:包括反應患者生活質量的四個方面的內容:糖尿病對患者參加正常社會活動的影響、患者的生活能力、是否有抑郁和焦慮心理障礙,對結果作干預前后的比較,得分越低,患者生活質量就越高[7]。
1.2.3 統(tǒng)計學方法
調查數據用Epidata軟件進行錄入,建立數據庫。數據分析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干預前后比較可作t檢驗。設雙側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89例糖尿病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的血糖值、糖尿病認識評分及其體質量結果見表1。
從表1可見:經t檢驗,89例糖尿病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的血糖、糖尿病知識評分、體質量在護理干預前、后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89例糖尿病患者接受護理干預前后生活質量4個方面指標結果,見表2。
由表2可知:反應患者生活質量的4個方面在護理干預前、后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1 護理干預是患者獲得有關DM知識及治療技巧的有效途徑。DM是一種慢性終身性疾病,全面有效的控制DM,單靠藥物難以達到[5]。研究顯示,護理干預對患者是一種支持,能改善患者對DM的無知狀態(tài),改變其態(tài)度和行為,改善糖代謝,從而達到很好控制疾病的目的[6]。
3.2 血糖是反映糖尿病病情的直接又直觀的指標,Barnard在1994年的報告中指出,僅通過飲食治療和運動,就可使血糖平均下降1.55 mmol/L[7]。1995年Weiberger報告通過社區(qū)護理干預血糖平均下降1.06 mmol/L。本研究結果1表明,經護理干預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有明顯下降,對糖尿病的認知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有較明顯的提升。由結果可知,護理干預可明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通過合理的護理干預,可減小疾病對社會活動的影響,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減輕患者的抑郁及焦慮的情緒,從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1] LinZhan MS.Quality of life:Conceptual and Measurement issues[J].J Adv Nursing,1992,17(7):795.
表1 89例糖尿病患者護理干預前后血糖、認知評分及體質量比較(xˉ±s)
表2 干預前、后患者生活質量四個方面的比較(%)
[2] 賈蕓,王君俏,周佳雯.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及其相關因素的研究[J].護理研究,2005,19(2B):306.
[3] 范麗鳳,黃艷,黃玉榮,等.對216例糖尿病患者接受教育情況的初步調查[J].中華護理雜志,1995,30(5):304.
[4] 石智勇,李春亞.疾病與生活質量[M].北京:軍事醫(yī)學科學出版社, 2000:13-25.
[5] 鐘美容.健康教育對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認知與自控水平的效果分析[J].實用護理雜志, 2001,12(17):45-46.
[6] 趙春英,耿麗萍.糖尿病患者的有效健康教育方法[J].河北醫(yī)藥, 2003,25(3):230.
[7] Barnard RJ,Jung T,Inkeles SB.Dict and exercise in the treatment of NIDDM.The need for early emphasis[J].Diabetes Care,1994,17(12):1469.
R473.5
B
1671-8194(2014)24-03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