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揚振
(江西省泰和縣樟塘衛(wèi)生院,江西 吉安 343700)
小切口闌尾炎切除術治療闌尾炎的臨床效果分析
毛揚振
(江西省泰和縣樟塘衛(wèi)生院,江西 吉安 343700)
目的探究小切口闌尾炎切除術治療闌尾炎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于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86例闌尾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組方式將患者分為觀察組(43例)和對照組(43例),對照組使用傳統(tǒng)闌尾炎切除術治療,觀察組使用小切口闌尾炎切除術治療,觀察兩組患者手術時間、恢復時間、術中出血量、切口長度以及術后感染和遺留瘢痕情況。結果觀察組和對照組手術時間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恢復時間、術中出血量、切口長度均小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具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出現(xiàn)切口感染1例,比例為2.33%,對照組切口感染5例,比例為11.63%,兩組感染率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時候遺留瘢痕3例,對照組遺留瘢痕24例,兩組患者遺留瘢痕比例對比有顯著差異(P<0.05)。結論小切口闌尾炎切除術治療闌尾炎具有高效、安全、方便的優(yōu)勢,能夠有效縮短患者恢復時間,提升患者生活質量。
闌尾炎;小切口切除術;傳統(tǒng)切除術
闌尾炎是臨床常見的外科疾病,雖然該病癥并不會對患者生命體征造成大的損傷,但是發(fā)病期間能夠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還會導致闌尾穿孔、化膿等嚴重癥狀,甚至引發(fā)死亡[1,2]。臨床上通常采用切除術治療闌尾炎,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能夠取得良好的治療的效果,但是手術創(chuàng)傷大,出血多,術后遺留瘢痕嚴重,整體效果并不理想。本文研究了運用小切口闌尾炎切除術治療闌尾炎的臨床效果,具體內(nèi)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我院與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86例闌尾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在入院后均經(jīng)病理診斷確診,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右下腹疼痛、嘔吐、便秘、低熱、食欲缺乏?;颊咧心行?1例,女性35例,年齡范圍為16~78歲,平均年齡為(51.27±13.60)歲。闌尾炎類型為:急性單純性闌尾炎67例,急性化膿性闌尾炎11例,穿孔性闌尾炎5例,壞疽性闌尾炎3例。按照隨機分組方式將患者分為觀察組(43例)和對照組(43例),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疾病類型、家庭支持等方面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對照組給予傳統(tǒng)闌尾切除術治療方案,術前進行硬脊膜外麻醉處理,于右下腹做切口,切口長度通常為6~7 cm,切除闌尾后使用4號縫合線縫合傷口。觀察組給予小切口闌尾炎切除術,具體方法為:使患者保持仰臥位,進行硬膜外麻醉處理,根據(jù)患者臨床癥狀選擇切口方式,本次研究中27例患者使用麥氏切口,16例患者采用右下腹經(jīng)腹直肌切口,從臍部位置切口至上棘連線,保持切口長度為3~3.5 cm,剝離腹壁進行腹腔內(nèi)部,使用拉鉤對切口進行拉伸處理,擴大手術視野,如果觀察到患者出現(xiàn)局部滲膿狀況,則利用無菌紗布吸凈膿液,避免使用生理鹽水沖洗,防止炎性反應。使用闌尾鉗夾住闌尾,做順行切除,清理膿液以及殘留組織,注意避免使膿液進入到腹腔引發(fā)感染。關閉腹腔時使用7號線進行縫合。運用生理鹽水處理創(chuàng)口,并進行止血處理,采用丁胺卡那霉素皮下注射。術后進行抗感染治療,嚴密觀察傷口愈合情況,并選取合理時機拆除縫線。
1.3 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選取的觀察指標為手術時間、恢復時間、術中出血量、切口長度以及術后感染和遺留瘢痕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上述治療進行數(shù)據(jù)的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計數(shù)資料進行χ2檢驗,P<0.05時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所有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手術成功率為100%。觀察組和對照組手術時間無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術后恢復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切口長度均小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具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體以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恢復時間、術中出血量、切口長度對比表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恢復時間、術中出血量、切口長度對比表
注:*與對照組對比具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觀察組出現(xiàn)切口感染1例,比例為2.33%,對照組切口感染5例,比例為11.63%,兩組感染率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遺留瘢痕3例,比例為6.98%,對照組遺留瘢痕24例,比例為55.81%,兩組患者遺留瘢痕比例對比有顯著差異(P<0.05)。
闌尾炎發(fā)病率較高,病情發(fā)展急,是臨床防治的重點疾病類型。傳統(tǒng)的闌尾炎切口術在臨床中獲得了廣泛的應用,對于治療闌尾炎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傳統(tǒng)切口方式手術口徑長、創(chuàng)傷較大,因此導致術中出血嚴重以及遺留瘢痕等現(xiàn)象。而運用先進的腹腔鏡技術開展的闌尾治療術則成本大,技術要求高,在臨床中的推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3]。
相比傳統(tǒng)闌尾炎切除術,小切口切除術具有的優(yōu)勢非常明顯,首先,切口較小,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手術切口長度為(3.18±0.52)cm,通常不會超過4 cm,因此對組織的損傷降低了較低的水平,并且不會引發(fā)大量出血,有利于傷口的愈合和患者的恢復;其次,遺留瘢痕小,本次研究中僅有3例患者由于術后感染等原因遺留瘢痕,其余患者則未見到明顯瘢痕,這種優(yōu)勢對于現(xiàn)今有較高要求的患者特別是女性患者無疑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再次,術后感染率低,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有1例患者出現(xiàn)術后感染,并且得到了及時的控制,有效避免了更嚴重的損傷;最后,小切口闌尾炎切除術費用較低,成本小,能夠在基層醫(yī)療單位取得廣泛的應用。
[1] 歐盛文.傳統(tǒng)切除術與小切口切除術治療闌尾炎臨床效果對比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2,18(21):970-971.
[2] 高立學.B超輔助選擇性小切口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20(16):2017-2018.
[3] 楊興成.用小切口闌尾炎切除術治療闌尾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大家健康,2013,6(9):120-121.
R574.61
B
1671-8194(2014)24-02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