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迎春
(吉林省遼源市中醫(yī)院,吉林 遼源 136200)
活血化滯消瘤湯內外兼治子宮肌瘤的臨床觀察
孫迎春
(吉林省遼源市中醫(yī)院,吉林 遼源 136200)
目的探討活血化滯消瘤湯內外兼治子宮肌瘤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于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87例子宮肌瘤患者的臨床資料,將其按照隨機分組的方法分為治療組44和對照組各43例。治療組患者采用活血化滯消瘤湯內外兼治,對照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療,治療前和治療后6個月,由專人對患者的子宮肌瘤的體積進行陰道超聲檢測,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及不良反應。結果治療組患者顯效22例,有效19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3.2%;對照組患者顯效12例,有效21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為76.7%,治療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P<0.05)。治療組不良反應率為2.3%,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率為4.7%,兩組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活血化滯消瘤湯內外兼治子宮肌瘤可有效減小肌瘤體積。
活血化滯消瘤湯;內外兼治;米非司酮;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屬于良性腫瘤,又稱作子宮纖維瘤、纖維肌瘤,是女性常見的生殖器官腫瘤,也是人體常見腫瘤之一?;颊咄鶡o明顯癥狀,多為超聲檢查或者盆腔檢查發(fā)現,臨床常見癥狀表現為子宮出血、疼痛、貧血、腹部包塊及壓迫癥狀、白帶增多等[1]。臨床多采用藥物治療,但效果不滿意。筆者為進一步研究有效的治療方法,選取了我院收治的87例患者進行研究,效果滿意,現對其進行總結分析。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87例子宮肌瘤患者的臨床資料,所有患者均經超聲檢查確診。將其按照隨機分組的方法分為治療組44和對照組各43例。治療組年齡39~58歲,平均年齡(42 ±1.5)歲,病程1.2~3.5年,平均病程(2.5±0.5)歲。肌瘤直徑1~12 cm,平均直徑為(4.3±0.5)cm;對照組患者年齡36~63歲,平均年齡(43±1.8)歲,病程1.5~4年,平均病程(2.6±0.5)歲。肌瘤直徑1~14 cm,平均直徑為(4.9±0.6)cm。兩組患者各臨床資料均保持同質性,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進行治療,每天于睡前口服12.5 mg的米非司酮,連續(xù)用藥3個月。治療組患者采用活血化滯消瘤湯內外兼治?;痉剑?2 g元胡(打)、12 g莪術、8 g田七粉(沖)、12 g三棱、40 g皂刺、20 g半枝蓮、15 g五靈脂、24 g牡蠣、30 g紅藤、24 g荔核、15 g白芷、24 g赤芍、12 g連翹,20 g敗醬草。對月經過少或者閉經患者可加用水蛭、王不留行;對月經量過多或不凈者可將莪術、三棱以及赤芍去除,加用地榆和蒲黃;帶下黃稠味臭、會陰瘙癢患者可加用蛇床子和苦參;對帶下綿綿者加用芡實和淫羊藿;對腹部有劇烈疼痛的患者可加用沒藥和乳香;對濕痰較重、舌苔厚膩的患者加用茯苓與蒼術。將方劑煎熬3次,去3次湯汁與田七粉合在一起,共取800 mL,取其中的700mL于飯后口服,2 d用完。連續(xù)用藥40 d(共20劑藥),剩余的100 mL用來灌腸或者沖洗陰道。若檢查結果顯示患者有宮頸糜爛和滴蟲情況的,可在外用的100 mL湯汁中加入慶大霉素或者明礬進行灌腸或者沖洗陰道。將每次煎熬過的藥渣曬干打碎,取其中的500 g,再加入80 g酒醋、50 g食鹽、250 g芒硝,攪拌均勻后炒熱,裝入布袋中置于腹部熱敷,每次90 min以上,每晚1次,以小腹微出汗為佳。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的不良反應以及臨床治療有效率。本次研究以子宮肌瘤的體積變化為效果評價標準。于治療前和治療后6個月,由專人對患者的子宮肌瘤的體積進行陰道超聲檢測。
1.3 療效判定
顯效:治療后患者的子宮體積縮小≥50%;有效:治療后患者的子宮體積縮小≥30%;無效:患者治療后子宮體積減小≤5%;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患者的臨床資料以及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顯著性,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治療組患者顯效22例,有效19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3.2%;對照組患者顯效12例,有效21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為76.7%,治療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患者臨床不良反應比較
治療組患者用藥后有1例患者出現胃部不適,經調整后癥狀消失,不良反應率為2.3%;對照組患者有1例出現嘔吐,1例少量陰道流血,未中斷治療,癥狀逐漸消失,不良反應率為4.7%,兩組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子宮肌瘤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臨床研究發(fā)現其與性激素、正常肌層的細胞突變以及局部生長因子之間有相關聯系[2]。而肌瘤生長的一個重要因素是雌激素的分泌,亦有研究認為其與生長激素有關。在中醫(yī)學角度,子宮肌瘤被稱作“瘢痕”,發(fā)病因素是臟腑功能失調,血瘀、氣滯、濕熱、寒凝、正氣不足、痰阻所導致[3]。西醫(yī)主張手術治療,但手術后患者容易出現性功能障礙以及內分泌失調等問題[4]。活血化滯消瘤湯的作用效果合乎子宮肌瘤的治療原則,筆者選取3次煎熬的湯汁均勻混合,可保持藥力均勻,而內服劑量大則可以快速的祛邪,且患者為飯后口服,可避免對腸胃的刺激,而多種給藥方式(內服、外敷、灌腸、沖洗)可以保證藥力分散,避免量大產生的不良反應[5]。煎煮過的藥渣具有軟堅散結、化滯消癥的作用。研究中,將藥渣合理利用,加用具有軟堅散結、化滯消癥的作用的芒硝,消腫化積的食鹽,活血通絡的白酒和食醋,通過對肚臍與小腹的直接作用而將藥效抵達病灶處[6]。沖洗可以促進藥效的吸收,灌腸則可以使藥物隨著腸壁和宮腔的血液循環(huán)作用于病灶處。眾多方法聯合使用,內外調制,從而很好的作用于肌瘤病灶。本次研究中,使用活血化滯消瘤湯的患者的臨床有效率為93.2%,高于米非司酮治療的患者(76.7%),有統計學意義。且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率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活血化滯消瘤湯內外兼治不僅可以有效減小子宮肌瘤的體積,且不良反應較小,可推廣應用。
[1] 趙春生.消瘤湯配伍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100例[J].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3,11(17):64-65.
[2] 李虹,魏熙.子宮肌瘤的中醫(yī)藥治療進展[J].臨床合理用藥,2010,3 (19):152-154.
[3] 潘小芳,張薏.子宮肌瘤的中醫(yī)證治研究進展[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0,19(8):1027-1029.
[4] 閆菊芳.子宮肌瘤的中醫(yī)治療概況[J].光明中醫(yī),2008,23(11):1854-1855.
[5] 張潤之,陸啟濱.中醫(yī)活血化瘀法治療子宮肌瘤的研究進展[J].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9,25(2):158-160.
[6] 姜小卓,王艷春.中藥辯證論治子宮肌瘤臨床效果分析[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中旬刊),2012,3(2):184.
R737.33
B
1671-8194(2014)21-02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