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巧春
【摘 要】幼兒教學,良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將起到不一樣的教學效果。尤其在體育活動中,幼兒的身心發(fā)育特點,如何有序調(diào)控合理安排教學環(huán)節(jié)舉措,實在是一個讓幼兒教育者花費心思的問題。巧用圖譜,構(gòu)建幼兒體育教學的有效支架,將會收獲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guān)鍵詞】幼兒;體育;圖譜;支架
幼兒教學中,圖譜經(jīng)常在語言教學和音樂教學中被廣泛地應用。而在幼兒體育教學,巧用圖譜,同樣能為幼兒體育活動搭建起有效支架?!爸Ъ苁浇虒W”源于前蘇聯(lián)著名心理學家維果茨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教師通過運用巧妙的教學手段,為學生提供一套恰當?shù)母拍羁蚣?,讓學習者在理解特定知識、建構(gòu)知識意義時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益,這就是支架式教學。巧用圖譜,借助于該框架,讓幼兒自己探索并解決問題,將能讓學生真正意義上的達到自主學習的效果。
一、巧設圖譜,讓幼兒自己動起手來。
當下的孩子,在爸爸媽媽的百般呵護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動手能力之弱自不用言說。幼兒園的體育活動,為布置游戲場景,為引導幼兒學習正確的動作,老師阿姨忙得團團轉(zhuǎn),幼兒就一邊坐等其成。這種現(xiàn)象在當下的幼兒體育活動中都成了常態(tài)。怎樣才能讓孩子跟著老師的教學節(jié)奏動起來,而不是一切都是老師在包辦?這真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巧設圖譜,引導孩子動起手來,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一些體育活動中,事先設計好圖譜,讓幼兒根據(jù)圖譜自己動手布置場景,不但能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還能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能力,更能提高老師的教學效率,真可謂一舉三得。
中班體育游戲《玩凳》,為了讓幼兒練習在一定高度的間隔物上行走,傳統(tǒng)的教學中,通常的做法是,幼兒在一邊靜候,老師和阿姨忙得不可開交,搬圓凳,排圓凳,組織幼兒依次從圓凳擺成的“橋”上過。老師辛苦不說,幼兒空等中,因為無事可做,講悄悄話、開小差,熱鬧成一片。如果能巧用圖譜,為活動構(gòu)建起有效支架,教學效果可就大不一樣。老師事先設計好各種不同樣式“橋”的圖紙,逐一出示,讓幼兒根據(jù)圖紙動起來。大家一起動手來擺“橋”,再有條有理來過“橋”,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了,孩子的手腳心智被調(diào)動起來了,老師也從繁瑣的準備工作中解放出來,以全局的視野調(diào)控著整個活動有序地開展。要讓孩子動起來,巧妙設計圖譜,構(gòu)建起活動的支架真是個不錯的教學方法。
二、借助圖譜,搭建基本動作練習的支架。
基本動作學習在體育活動中占據(jù)了很重要的地位。要用什么樣的教學方式方法讓幼兒能有效地進行動作練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提出:“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fā)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diào)的性、靈活性”。借助圖譜,就能達到這樣的教學效果。為了讓幼兒掌握動作要領(lǐng),傳統(tǒng)教學中,老師們幾乎都是先講解示范,再設計一定的游戲情景讓幼兒進行練習。囿于幼兒特定的心智發(fā)育階段,老師的講解示范很難達到預設的教學效果。而借助一些簡單明了的圖譜,把需要幼兒掌握的動作顯示在圖譜上,讓幼兒自己看著圖譜進行練習,這時不但調(diào)動了幼兒的積極性,而且使老師想要讓幼兒較好掌握動作要領(lǐng)的這一教學目標得到完好展現(xiàn)。
中班幼兒需要掌握四種不同爬的動作,怎么才能讓孩子較好的掌握動作要領(lǐng)呢?我設計了《闖關(guān)行動》。在活動中,以神話故事的形式介紹到,四張不同的圖紙是仙人為幫助我們闖關(guān)而留下的,并分別取了富有傳奇色彩的名字,以引發(fā)孩子的興趣。
如圖一 ,讓幼兒手膝著地爬繞“獨木橋”一圈后再爬上“獨木橋”;
如圖二 ,讓幼兒手腳著地爬繞“鴛鴦橋”一圈后再爬上“鴛鴦橋”;
如圖三 ,讓幼兒分男女兩組,輪流走過“曲橋”并從“曲橋”下匍匐爬過;
如圖四 ,讓幼兒兩手緊緊抓住“獨木橋”的兩側(cè),靠上肢的力量帶動身體向前爬。四張圖紙,由淺入深,由易而難,搭建起基本動作練習的支架,既免除了老師繁復的講解,又一目了然地帶到幼兒進行形象到位的動作練習,教學效果是非常突出的。
三、妙用圖譜,培養(yǎng)幼兒規(guī)則意識。
生活在現(xiàn)代社會,每個人都需要有規(guī)則意識。而這規(guī)則意識,并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從小養(yǎng)成的,是從幼兒園里就要開始著手培養(yǎng)的。怎么從幼兒園開始就培養(yǎng)孩子的規(guī)則意識呢?規(guī)則,本來就是一種抽象的東西。對于幼兒來說,要讓他們了解并形成意識,顯然是一件困難的事。僅僅講理說教,肯定無法完成這樣的教學任務。只有言傳身教,形象生動的教學舉措才能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而圖譜的特點,以其形象性、生動性、簡明性,正符合幼兒園里孩子的年齡發(fā)育特點。幼兒年齡小,自制力差,不能很好地自覺調(diào)控自己的心理行為,容易受外界刺激和情境特點的影響,往往是活動剛開始時還能遵守規(guī)則,一段時間以后就把規(guī)則拋到腦后了,需要老師的不斷強調(diào),特別是戶外活動時,幼兒活動范圍大了,老師的聲音更顯得蒼白無力。這時,妙用圖譜,讓圖譜來代替老師說話,正是逐步地培養(yǎng)幼兒的規(guī)則意識,良好有序地開展幼兒體育活動的好方法。
我園省級健康課題的一次集中體育游戲《烤香腸》,需要幼兒先兩人一組分別扮演廚師和香腸來練習跨和鉆的動作,再分成三大組進行烤香腸大賽?;顒又校绻粋€小朋友不遵守游戲規(guī)則,“香腸”就烤不下去,甚至還會弄壞“香腸”。為了讓幼兒更好的遵守游戲規(guī)則,我們事先畫好了圖意卡,分別用紅色小人和綠色小人代表香腸和廚師,如 ,表示廚師要跨過躺在地上的香腸, 表示廚師從拱起身體的香腸下鉆過,說明是在給香腸翻身,而 則是提醒幼兒雙手護胸進行自我保護;還要注意安全,不單腳跳,別踢到別人的肚子。把圖譜貼在幼兒隨處可見的墻上,游戲時,當孩子們忘記了自己該怎么做的時候,隨時抬頭看看圖譜,在遵守游戲規(guī)則的同時,慢慢將規(guī)則意識滲透到自己的小腦袋里去,而不再需要老師的三令五申。
巧用圖譜,在幼兒體育教學中,經(jīng)常會收獲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活用圖譜,巧用圖譜,善用圖譜,將為幼兒園體育活動構(gòu)建起一個良好的支架。
【參考文獻】
[1]《課程與教學論》.鐘啟泉,張華
[2]《學前教育學》.董宏建
(作者單位:福建省永春縣港永幼兒園)
【摘 要】幼兒教學,良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將起到不一樣的教學效果。尤其在體育活動中,幼兒的身心發(fā)育特點,如何有序調(diào)控合理安排教學環(huán)節(jié)舉措,實在是一個讓幼兒教育者花費心思的問題。巧用圖譜,構(gòu)建幼兒體育教學的有效支架,將會收獲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guān)鍵詞】幼兒;體育;圖譜;支架
幼兒教學中,圖譜經(jīng)常在語言教學和音樂教學中被廣泛地應用。而在幼兒體育教學,巧用圖譜,同樣能為幼兒體育活動搭建起有效支架?!爸Ъ苁浇虒W”源于前蘇聯(lián)著名心理學家維果茨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教師通過運用巧妙的教學手段,為學生提供一套恰當?shù)母拍羁蚣?,讓學習者在理解特定知識、建構(gòu)知識意義時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益,這就是支架式教學。巧用圖譜,借助于該框架,讓幼兒自己探索并解決問題,將能讓學生真正意義上的達到自主學習的效果。
一、巧設圖譜,讓幼兒自己動起手來。
當下的孩子,在爸爸媽媽的百般呵護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動手能力之弱自不用言說。幼兒園的體育活動,為布置游戲場景,為引導幼兒學習正確的動作,老師阿姨忙得團團轉(zhuǎn),幼兒就一邊坐等其成。這種現(xiàn)象在當下的幼兒體育活動中都成了常態(tài)。怎樣才能讓孩子跟著老師的教學節(jié)奏動起來,而不是一切都是老師在包辦?這真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巧設圖譜,引導孩子動起手來,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一些體育活動中,事先設計好圖譜,讓幼兒根據(jù)圖譜自己動手布置場景,不但能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還能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能力,更能提高老師的教學效率,真可謂一舉三得。
中班體育游戲《玩凳》,為了讓幼兒練習在一定高度的間隔物上行走,傳統(tǒng)的教學中,通常的做法是,幼兒在一邊靜候,老師和阿姨忙得不可開交,搬圓凳,排圓凳,組織幼兒依次從圓凳擺成的“橋”上過。老師辛苦不說,幼兒空等中,因為無事可做,講悄悄話、開小差,熱鬧成一片。如果能巧用圖譜,為活動構(gòu)建起有效支架,教學效果可就大不一樣。老師事先設計好各種不同樣式“橋”的圖紙,逐一出示,讓幼兒根據(jù)圖紙動起來。大家一起動手來擺“橋”,再有條有理來過“橋”,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了,孩子的手腳心智被調(diào)動起來了,老師也從繁瑣的準備工作中解放出來,以全局的視野調(diào)控著整個活動有序地開展。要讓孩子動起來,巧妙設計圖譜,構(gòu)建起活動的支架真是個不錯的教學方法。
二、借助圖譜,搭建基本動作練習的支架。
基本動作學習在體育活動中占據(jù)了很重要的地位。要用什么樣的教學方式方法讓幼兒能有效地進行動作練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提出:“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fā)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diào)的性、靈活性”。借助圖譜,就能達到這樣的教學效果。為了讓幼兒掌握動作要領(lǐng),傳統(tǒng)教學中,老師們幾乎都是先講解示范,再設計一定的游戲情景讓幼兒進行練習。囿于幼兒特定的心智發(fā)育階段,老師的講解示范很難達到預設的教學效果。而借助一些簡單明了的圖譜,把需要幼兒掌握的動作顯示在圖譜上,讓幼兒自己看著圖譜進行練習,這時不但調(diào)動了幼兒的積極性,而且使老師想要讓幼兒較好掌握動作要領(lǐng)的這一教學目標得到完好展現(xiàn)。
中班幼兒需要掌握四種不同爬的動作,怎么才能讓孩子較好的掌握動作要領(lǐng)呢?我設計了《闖關(guān)行動》。在活動中,以神話故事的形式介紹到,四張不同的圖紙是仙人為幫助我們闖關(guān)而留下的,并分別取了富有傳奇色彩的名字,以引發(fā)孩子的興趣。
如圖一 ,讓幼兒手膝著地爬繞“獨木橋”一圈后再爬上“獨木橋”;
如圖二 ,讓幼兒手腳著地爬繞“鴛鴦橋”一圈后再爬上“鴛鴦橋”;
如圖三 ,讓幼兒分男女兩組,輪流走過“曲橋”并從“曲橋”下匍匐爬過;
如圖四 ,讓幼兒兩手緊緊抓住“獨木橋”的兩側(cè),靠上肢的力量帶動身體向前爬。四張圖紙,由淺入深,由易而難,搭建起基本動作練習的支架,既免除了老師繁復的講解,又一目了然地帶到幼兒進行形象到位的動作練習,教學效果是非常突出的。
三、妙用圖譜,培養(yǎng)幼兒規(guī)則意識。
生活在現(xiàn)代社會,每個人都需要有規(guī)則意識。而這規(guī)則意識,并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從小養(yǎng)成的,是從幼兒園里就要開始著手培養(yǎng)的。怎么從幼兒園開始就培養(yǎng)孩子的規(guī)則意識呢?規(guī)則,本來就是一種抽象的東西。對于幼兒來說,要讓他們了解并形成意識,顯然是一件困難的事。僅僅講理說教,肯定無法完成這樣的教學任務。只有言傳身教,形象生動的教學舉措才能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而圖譜的特點,以其形象性、生動性、簡明性,正符合幼兒園里孩子的年齡發(fā)育特點。幼兒年齡小,自制力差,不能很好地自覺調(diào)控自己的心理行為,容易受外界刺激和情境特點的影響,往往是活動剛開始時還能遵守規(guī)則,一段時間以后就把規(guī)則拋到腦后了,需要老師的不斷強調(diào),特別是戶外活動時,幼兒活動范圍大了,老師的聲音更顯得蒼白無力。這時,妙用圖譜,讓圖譜來代替老師說話,正是逐步地培養(yǎng)幼兒的規(guī)則意識,良好有序地開展幼兒體育活動的好方法。
我園省級健康課題的一次集中體育游戲《烤香腸》,需要幼兒先兩人一組分別扮演廚師和香腸來練習跨和鉆的動作,再分成三大組進行烤香腸大賽。活動中,如果一個小朋友不遵守游戲規(guī)則,“香腸”就烤不下去,甚至還會弄壞“香腸”。為了讓幼兒更好的遵守游戲規(guī)則,我們事先畫好了圖意卡,分別用紅色小人和綠色小人代表香腸和廚師,如 ,表示廚師要跨過躺在地上的香腸, 表示廚師從拱起身體的香腸下鉆過,說明是在給香腸翻身,而 則是提醒幼兒雙手護胸進行自我保護;還要注意安全,不單腳跳,別踢到別人的肚子。把圖譜貼在幼兒隨處可見的墻上,游戲時,當孩子們忘記了自己該怎么做的時候,隨時抬頭看看圖譜,在遵守游戲規(guī)則的同時,慢慢將規(guī)則意識滲透到自己的小腦袋里去,而不再需要老師的三令五申。
巧用圖譜,在幼兒體育教學中,經(jīng)常會收獲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钣脠D譜,巧用圖譜,善用圖譜,將為幼兒園體育活動構(gòu)建起一個良好的支架。
【參考文獻】
[1]《課程與教學論》.鐘啟泉,張華
[2]《學前教育學》.董宏建
(作者單位:福建省永春縣港永幼兒園)
【摘 要】幼兒教學,良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將起到不一樣的教學效果。尤其在體育活動中,幼兒的身心發(fā)育特點,如何有序調(diào)控合理安排教學環(huán)節(jié)舉措,實在是一個讓幼兒教育者花費心思的問題。巧用圖譜,構(gòu)建幼兒體育教學的有效支架,將會收獲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guān)鍵詞】幼兒;體育;圖譜;支架
幼兒教學中,圖譜經(jīng)常在語言教學和音樂教學中被廣泛地應用。而在幼兒體育教學,巧用圖譜,同樣能為幼兒體育活動搭建起有效支架。“支架式教學”源于前蘇聯(lián)著名心理學家維果茨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教師通過運用巧妙的教學手段,為學生提供一套恰當?shù)母拍羁蚣埽寣W習者在理解特定知識、建構(gòu)知識意義時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益,這就是支架式教學。巧用圖譜,借助于該框架,讓幼兒自己探索并解決問題,將能讓學生真正意義上的達到自主學習的效果。
一、巧設圖譜,讓幼兒自己動起手來。
當下的孩子,在爸爸媽媽的百般呵護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動手能力之弱自不用言說。幼兒園的體育活動,為布置游戲場景,為引導幼兒學習正確的動作,老師阿姨忙得團團轉(zhuǎn),幼兒就一邊坐等其成。這種現(xiàn)象在當下的幼兒體育活動中都成了常態(tài)。怎樣才能讓孩子跟著老師的教學節(jié)奏動起來,而不是一切都是老師在包辦?這真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巧設圖譜,引導孩子動起手來,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一些體育活動中,事先設計好圖譜,讓幼兒根據(jù)圖譜自己動手布置場景,不但能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還能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能力,更能提高老師的教學效率,真可謂一舉三得。
中班體育游戲《玩凳》,為了讓幼兒練習在一定高度的間隔物上行走,傳統(tǒng)的教學中,通常的做法是,幼兒在一邊靜候,老師和阿姨忙得不可開交,搬圓凳,排圓凳,組織幼兒依次從圓凳擺成的“橋”上過。老師辛苦不說,幼兒空等中,因為無事可做,講悄悄話、開小差,熱鬧成一片。如果能巧用圖譜,為活動構(gòu)建起有效支架,教學效果可就大不一樣。老師事先設計好各種不同樣式“橋”的圖紙,逐一出示,讓幼兒根據(jù)圖紙動起來。大家一起動手來擺“橋”,再有條有理來過“橋”,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了,孩子的手腳心智被調(diào)動起來了,老師也從繁瑣的準備工作中解放出來,以全局的視野調(diào)控著整個活動有序地開展。要讓孩子動起來,巧妙設計圖譜,構(gòu)建起活動的支架真是個不錯的教學方法。
二、借助圖譜,搭建基本動作練習的支架。
基本動作學習在體育活動中占據(jù)了很重要的地位。要用什么樣的教學方式方法讓幼兒能有效地進行動作練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提出:“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fā)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diào)的性、靈活性”。借助圖譜,就能達到這樣的教學效果。為了讓幼兒掌握動作要領(lǐng),傳統(tǒng)教學中,老師們幾乎都是先講解示范,再設計一定的游戲情景讓幼兒進行練習。囿于幼兒特定的心智發(fā)育階段,老師的講解示范很難達到預設的教學效果。而借助一些簡單明了的圖譜,把需要幼兒掌握的動作顯示在圖譜上,讓幼兒自己看著圖譜進行練習,這時不但調(diào)動了幼兒的積極性,而且使老師想要讓幼兒較好掌握動作要領(lǐng)的這一教學目標得到完好展現(xiàn)。
中班幼兒需要掌握四種不同爬的動作,怎么才能讓孩子較好的掌握動作要領(lǐng)呢?我設計了《闖關(guān)行動》。在活動中,以神話故事的形式介紹到,四張不同的圖紙是仙人為幫助我們闖關(guān)而留下的,并分別取了富有傳奇色彩的名字,以引發(fā)孩子的興趣。
如圖一 ,讓幼兒手膝著地爬繞“獨木橋”一圈后再爬上“獨木橋”;
如圖二 ,讓幼兒手腳著地爬繞“鴛鴦橋”一圈后再爬上“鴛鴦橋”;
如圖三 ,讓幼兒分男女兩組,輪流走過“曲橋”并從“曲橋”下匍匐爬過;
如圖四 ,讓幼兒兩手緊緊抓住“獨木橋”的兩側(cè),靠上肢的力量帶動身體向前爬。四張圖紙,由淺入深,由易而難,搭建起基本動作練習的支架,既免除了老師繁復的講解,又一目了然地帶到幼兒進行形象到位的動作練習,教學效果是非常突出的。
三、妙用圖譜,培養(yǎng)幼兒規(guī)則意識。
生活在現(xiàn)代社會,每個人都需要有規(guī)則意識。而這規(guī)則意識,并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從小養(yǎng)成的,是從幼兒園里就要開始著手培養(yǎng)的。怎么從幼兒園開始就培養(yǎng)孩子的規(guī)則意識呢?規(guī)則,本來就是一種抽象的東西。對于幼兒來說,要讓他們了解并形成意識,顯然是一件困難的事。僅僅講理說教,肯定無法完成這樣的教學任務。只有言傳身教,形象生動的教學舉措才能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而圖譜的特點,以其形象性、生動性、簡明性,正符合幼兒園里孩子的年齡發(fā)育特點。幼兒年齡小,自制力差,不能很好地自覺調(diào)控自己的心理行為,容易受外界刺激和情境特點的影響,往往是活動剛開始時還能遵守規(guī)則,一段時間以后就把規(guī)則拋到腦后了,需要老師的不斷強調(diào),特別是戶外活動時,幼兒活動范圍大了,老師的聲音更顯得蒼白無力。這時,妙用圖譜,讓圖譜來代替老師說話,正是逐步地培養(yǎng)幼兒的規(guī)則意識,良好有序地開展幼兒體育活動的好方法。
我園省級健康課題的一次集中體育游戲《烤香腸》,需要幼兒先兩人一組分別扮演廚師和香腸來練習跨和鉆的動作,再分成三大組進行烤香腸大賽?;顒又?,如果一個小朋友不遵守游戲規(guī)則,“香腸”就烤不下去,甚至還會弄壞“香腸”。為了讓幼兒更好的遵守游戲規(guī)則,我們事先畫好了圖意卡,分別用紅色小人和綠色小人代表香腸和廚師,如 ,表示廚師要跨過躺在地上的香腸, 表示廚師從拱起身體的香腸下鉆過,說明是在給香腸翻身,而 則是提醒幼兒雙手護胸進行自我保護;還要注意安全,不單腳跳,別踢到別人的肚子。把圖譜貼在幼兒隨處可見的墻上,游戲時,當孩子們忘記了自己該怎么做的時候,隨時抬頭看看圖譜,在遵守游戲規(guī)則的同時,慢慢將規(guī)則意識滲透到自己的小腦袋里去,而不再需要老師的三令五申。
巧用圖譜,在幼兒體育教學中,經(jīng)常會收獲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活用圖譜,巧用圖譜,善用圖譜,將為幼兒園體育活動構(gòu)建起一個良好的支架。
【參考文獻】
[1]《課程與教學論》.鐘啟泉,張華
[2]《學前教育學》.董宏建
(作者單位:福建省永春縣港永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