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列西·馬那甫,景偉文,吐力吾汗·阿米汗
(新疆農(nóng)業(yè)大學化學工程學院,新疆烏魯木齊830052)
葵花籽是資源豐富的油料作物和經(jīng)濟作物,葵花籽粕是油脂加工業(yè)的主要副產(chǎn)品,蛋白質(zhì)含量達29%~43%,綠原酸含量達1.1%~4.5%,是未能充分利用的植物蛋白質(zhì)來源,通常作為低廉的動物飼料使用。從葵花籽粕中提取蛋白質(zhì)時,綠原酸很容易被氧化成綠色的醌,使蛋白質(zhì)呈深褐色或棕褐色,與蛋白質(zhì)分子反應生成非反芻動物無法消化的非營養(yǎng)成分,從而降低蛋白質(zhì)的營養(yǎng)價值和功能性質(zhì)。在20%~80%的有機溶劑中溶解度很小,因而乙醇提取綠原酸的過程中蛋白質(zhì)損失很少[1-3]。
目前葵花籽粕蛋白質(zhì)的提取工藝研究,以正交試驗方法確定其最佳工藝條件為主,未見響應面法優(yōu)化提取工藝的報道[4-7]。雖然正交試驗方法能夠同時考慮幾種影響因素,尋找最佳因素水平組合,卻不能找出因素與響應值間的確切函數(shù)表達式,即回歸模型,從而無法找到全部影響因素的最佳組合和響應值的最優(yōu)值。本實驗以葵花籽粕為原料,采用乙醇浸提法脫除葵花籽粕中的綠原酸,鹽提法提取蛋白質(zhì),應用響應面法[8-11]優(yōu)化蛋白質(zhì)的提取工藝,通過實驗建立各影響因素與蛋白質(zhì)提取率的數(shù)學模型,獲得最優(yōu)的生產(chǎn)工藝參數(shù),為葵花籽粕的工業(yè)化生產(chǎn)提供參考和借鑒。
材料:葵花籽粕,新疆獸藥飼料監(jiān)察所提供。
試劑:乙醚、無水乙醇、硫酸、硫酸銅、硫酸鉀、氫氧化鈉、對硝基酚、乙酸、乙酸鈉、甲醇、乙酰丙酮、硫酸銨均為分析純;實驗用水均為超純水。
TU-1810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AL204-IC電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儀器有限公司;WC/09-05恒溫水浴槽:上海蘇進儀器設備廠;pHS-3C型酸度計: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雷磁儀器廠;DHG-9055A型電熱鼓風干燥箱:上海一恒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1.3.1 葵花籽粕蛋白質(zhì)的提取
稱取干燥,過40目標準篩的葵花籽珀粉末,脫脂,脫綠原酸(料液比1∶14、55%乙醇、60℃和pH為6的實驗條件提取1.5 h),在40℃干燥恒重,精稱約3 g,加1.5 mol/LNaCl溶液,60℃和pH為8條件下提取1.5 h,過濾,殘渣用1.5 mol/L NaCl溶液洗滌數(shù)次,濾液和洗液用水稀釋至100 mL容量瓶中,即為待測葵花籽粕蛋白質(zhì)的提取液。
1.3.2 葵花籽粕蛋白質(zhì)含量與提取率的測定
含量與提取率的測定:蛋白質(zhì)含量測定采用GB/T5009.5-2003(方法二)。
1.3.3 單因素試驗方法
以葵花籽粕為原料,利用鹽提法研究NaCl濃度、提取溫度和液料比對葵花籽粕蛋白質(zhì)提取率的影響。
1.3.4 響應面法優(yōu)化葵花籽粕蛋白質(zhì)的提取條件
綜合單因素實驗結果,根據(jù)Box-Benhnken中心組合實驗設計原理,采用響應面法,在三因素三水平上對葵花籽粕蛋白質(zhì)的提取工藝進行優(yōu)化研究。
2.1.1 NaCl濃度對葵花籽粕蛋白質(zhì)提取率的影響
在相同實驗條件下,分別用 0.5、1.0、1.5、2.0、2.5和3 mol/L的NaCl溶液提取蛋白質(zhì),考察不同濃度的NaCl溶液對葵花籽粕蛋白質(zhì)提取率的影響,結果如圖1所示。
圖1 NaCL濃度對蛋白質(zhì)提取率的影響Fig.1 Effect of NaCl concentration of extraction on LBPP yield
由圖1可知,隨著NaCl濃度的增大,蛋白質(zhì)的提取率也逐漸增大。當NaCl濃度為1.5 mol/L時,蛋白質(zhì)的提取率最高。當NaCl濃度繼續(xù)增加時提取率開始下降,因此NaCl濃度選擇在1.5 mol/L較為適宜。
2.1.2 提取溫度對葵花籽粕蛋白質(zhì)提取率的影響
在相同試驗條件下,分別在 30、40、50、60、70 和80℃進行提取,考察不同提取溫度對葵花籽粕蛋白質(zhì)提取率的影響結果如圖2所示。
圖2 提取溫度對蛋白質(zhì)提取率的影響Fig.2 Effect of temperature of extraction on LBPP yield
由圖2可知,蛋白質(zhì)提取率隨著溫度的提高而增加,50℃~70℃的提取率最高,溫度再提高,提取率有下降的趨勢,在60℃以上,蛋白質(zhì)變性明顯,氮的可溶性降低。因此溫度選擇在60℃較為適宜。
2.1.3 料液比對葵花籽粕蛋白質(zhì)提取率的影響
在相同實驗條件下,分別用 1 ∶8、1 ∶10、1 ∶12、1 ∶14、1∶16 和 1∶18(g/mL)的料液比進行提取,考察不同料液比對葵花籽粕蛋白質(zhì)提取率的影響結果如圖3所示。
圖3 料液比對蛋白質(zhì)提取率的影響Fig.3 Effect of water/dry ratio of extraction on LBPP yield
由圖3可知,隨著料液比的增加,蛋白質(zhì)的提取率也明顯增加。當料液比增加到1∶12(g/mL)以后,蛋白質(zhì)提取率有下降的趨勢,因此料液比選擇在1∶12(g/mL)比較合適。
2.2.1 響應面試驗結果
在前面單因素試驗結果的基礎上,以NaCl濃度、提取溫度和料液比三個因素為自變量,以葵花籽粕蛋白質(zhì)提取率為響應值,設計三因素三水平的實驗。實驗設計和實驗結果見表1、表2。
表1 Box-Behnken設計試驗因素及水平Table 1 Testing factors and levels for Box-Behnken Designing
表2 響應面分析方案及試驗結果Table 2 Arrangement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responsesurface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2.2.2 模型的建立與方差分析
根據(jù)Box-Behnken中心組合設計原理,利用SAS9.1.3軟件,對表2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多元回歸擬合,可得NaCl濃度、提取溫度、料液比與葵花籽粕蛋白質(zhì)提取率的二次多元回歸方程為:
Y=-49.673 75+3.327 500A+1.373 750B+6.854 375C+0.013 029AB-0.135 000AC-0.032 875BC-3.360 000A2-0.009 675B2+0.016 951C2
式中A、B、C在設計中均經(jīng)過量綱線性編碼處理,所以上式中的各項系數(shù)的絕對值大小直接體現(xiàn)出各因素對響應值的影響程度大小,系數(shù)的正負反映了影響的方向。
對表2中的試驗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得到的方差分析結果如表4所示。
由表3的回歸方程中各變量對響應值影響的顯著性,由F檢驗來判定,概率P值越小,則相應變量的顯著程度越高。由表4方差分析可知,方程模型F值為99.4,P<0.001,表明回歸模型顯著;失擬項F值為17.79,P=0.2030>0.05,并且實驗數(shù)據(jù)精密度 R2=99.44%,表明失擬項相對于絕對誤差是不顯著的,說明該回歸方程對實驗擬合情況較好。同由表3可以看出,各因素中一次項B、C是差異極顯著,二次項A、B也是差異極顯著,C是極顯著,其次是交互項AB、BC也是極顯著的,由此可見,各具體試驗因素對響應值的影響不是簡單的線性關系。
表3 回歸模型系數(shù)顯著性檢驗Table 3 Significance test for each term in the regression model
表4 回歸模型方差分析Table 4 Variance analysis for the regression model
等高線的形狀反映了交互效應的強弱,橢圓形表示兩因素交互影響顯著,圓形則與之相反。由圖4~6可知,提取中提取溫度與NaCl濃度之間的交互作用較小,NaCl濃度與料液比、料液比與提取溫度之間有一定的相互作用。
2.2.3 最優(yōu)葵花籽粕蛋白質(zhì)提取工藝的確定
通過軟件SAS9.1.3求解方程,得到葵花籽粕蛋白質(zhì)的最優(yōu)提取工藝條件為:NaCl濃度1.51 mol/L、料液比 1∶12.88(g/mL)、提取溫度 60.27℃、對應的理論提取率響應值為36.64%。該回歸方程與實際情況很吻合,說明響應面優(yōu)化葵花籽粕蛋白質(zhì)的提取工藝是可行的。
圖4 溫度和NaCl濃度對蛋白質(zhì)提取率的影響Fig.4 Effects of NaCl conection and extraction time on the yield of protein
圖5 NaCl濃度和料液比對蛋白質(zhì)提取率的影響Fig.5 Effects of NaCl conection and wate/rdry ratio on the yield of protein
圖6 溫度和料液比對蛋白質(zhì)提取率的影響Fig.6 Effects of extractiom time and dry/water ratio on the yield of protein
1)與正交設計法比較,響應面分析法在試驗條件尋優(yōu)過程中,可以連續(xù)對試驗各水平進行分析,同時,通過中心組合試驗,研究幾種試驗因素間的交互作用,求得高精密度的回歸方程,具有實驗設計簡單,操作方便,精確度高等優(yōu)點。
2)本文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根據(jù)Box-Behnken中心組合試驗設計原理,將響應面法應用于優(yōu)化葵花籽粕蛋白質(zhì)的提取工藝,通過擬合方程得到的最佳工藝條件與模型預測值基本一致。此優(yōu)化的工藝參數(shù)可以有效減少操作中的盲目性,并為下一步的實驗研究奠定基礎。
3)我國葵花籽粕資源豐富,由于葵花籽粕中綠原酸的存在,與蛋白質(zhì)分子反應生成非反芻動物無法消化的非營養(yǎng)成分,從而降低了蛋白質(zhì)的營養(yǎng)價值和功能性質(zhì)。本文首先從葵花籽粕中提取綠原酸,然后進一步提取優(yōu)質(zhì)的蛋白質(zhì),對葵花籽粕實現(xiàn)多次增值,具有一定的使用價值。
[1] 劉剛,王春燕,宋陽成.葵花籽粕中蛋白質(zhì)提取工藝的優(yōu)化[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0(3):82-85
[2] 魏玲,李學琴,孟憲鋒,等.葵花粕蛋白的反膠束萃取[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07,28(11):16-18
[3] 高榮麗,陶冠軍,楊嚴俊.葵花粕的綜合利用[J].食品工業(yè)科技,2006(7):138-139
[4] 任健,鄭喜群,劉曉蘭,等.葵花蛋白的分離及特性研究[J].中國糧油學報,2008,23(3):100-102
[5] 祝俊,黃鳳洪,鈕琰星,等.菜子冷榨餅蛋白質(zhì)和油脂的水酶法提取工藝初探[J].湖北農(nóng)業(yè)科學,2008,47(5):581-583
[6] 劉軍,徐志宏,魏振承,等.棉籽粕提取分離蛋白工藝的優(yōu)化研究[J].中國糧油學報,2009,24(6):60-63
[7] 趙新穎,屈鋒,董敏,等.雙水相萃取結合液相色譜法分離蛋白質(zhì)[J].分析化學,2012,40:38-42
[8] 熊家艷,鄧利玲,范超敏,等.黔江腎豆蛋白質(zhì)提取工藝優(yōu)化及其功能性質(zhì)研究[J].食品科學,2012,33(18):25-31
[9] 袁建,李大川,石嘉懌,等.響應面法優(yōu)化麥麩蛋白質(zhì)和膳食纖維的提取工藝[J].食品科學,2011,32(10):25-31
[10]趙華,王虹,任晶,等.響應面法提取玉米醇溶蛋白的工藝優(yōu)化[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12,33(5):38-40
[11]曾曉房,于新,林宏文,等.響應面法優(yōu)化山毛豆蛋白質(zhì)提取工藝[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12,33(6):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