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平
2013年下半年,我們學校進行了課堂教學改革,一個多學期過去了,學校的課堂教學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小組合作學習已成為課堂的主旋律,交流、展示已成為一種閃亮的學習形式。學生不僅學會了交流,還善于交流、樂于交流。下面我就自己的一些做法與大家分享。
一、明確目標,引導交流
記得一開始的課堂上,學生參與交流的積極性并不高,每個小組往往只是個別學生說一下,大部分學生基本不動。我們經(jīng)過調(diào)查分析,發(fā)現(xiàn)有三個原因:一是心有千言萬言,卻不知如何開口;二是怕自己的答案不正確,同學會嘲笑,羞于開口;三是有些同學基礎不夠好,問題太難不會說。針對以上情況,教師首先對需交流的問題進行了改進,把問題設計成難、中、易三個層次,讓每個同學都有事干,然后把自己解決的問題在組內(nèi)充分交流;其次是要求積極評價他人,多鼓勵,嚴禁嘲笑。同時,我們要求小組長平等待人,帶好頭,讓組內(nèi)的每個成員積極參與,對出現(xiàn)的問題要做好有效地評價,必要時作有效的補充。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組內(nèi)的每個成員都大膽地動起來了,說起來了。
二、教給方法,學會交流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為了讓學生學會交流,善于交流,我會定期對學生進行交流培訓,激發(fā)他們交流的熱情,教給他們交流的方法。在教學中,我們告訴學生在交流前必須先獨立思考,在交流時要注意文明禮貌,然后輪流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別人在發(fā)言時,要尊重別人,要善于傾聽,聽完后要作出評價,并且及時補充和修改自己的意見,還要親自示范。一段時間以后,學生都會交流了。實踐證明,經(jīng)過培訓的學生才能有條不紊地、彬彬有禮地進行交流。
三、創(chuàng)設情境,樂于交流
學生交流需要氛圍的渲染,要想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交流,教師要創(chuàng)設能激發(fā)學生樂于交流的情境,要營造一種民主和諧、輕松快樂的交流氛圍。例如在教學《草蟲的村落》一課時,我先點擊多媒體課件播放草蟲的圖片,然后說:“草蟲是多么可愛呀!請大家自由讀課文,想想導學案上的問題:‘草蟲的村落在哪兒?你在那里看見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一邊讀一邊畫出有關的句子,并做上批注,然后在小組里與同學交流?!边@樣,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通過問題的設置,把學生帶到特定的情境中去,讓學生先進行獨立思考,然后去交流探究,深入學習內(nèi)容。我自己也深入到每個小組的學習中,參與他們的交流,指導學生把自己的想法說給同學聽,訓練小組中每個成員如何進行交流,怎樣形成統(tǒng)一意見,在交流時允許組內(nèi)的同學有異解,在誰也說服不了誰的情況下,可以在全班進行討論,教師在適當?shù)臅r候加以點撥、引導,最終得出由學生自己探討出來的正確答案。經(jīng)過這樣的訓練,小組交流的氣氛活躍了,交流、展示不再是單純的對答案。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學會交流,體驗交流的快樂。
四、恰當評價,鼓勵交流
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千萬不要吝嗇你的贊揚,要多鼓勵學生,激發(fā)學生交流的欲望。如可以說:“你口才真好,以后一定能成為演講家!”“你說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幫了他的大忙?!薄按蠹铱?,這位同學不僅聽懂了別人的發(fā)言,還加入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等。一個眼神,一句贊揚,一個微笑……不花時間,不費力氣,卻能收到明顯的教育效果。教師如果能善于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交流時的閃光點,用真誠的話語鼓勵他們交流,課堂上學生怎么會不樂于交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