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旭,胡昌江,吳文輝,王 虎,馮 健
(四川新綠色藥業(yè)科技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1930)
?
川芎配方顆粒提取工藝及咖啡酸、阿魏酸含量測定
羅 旭,胡昌江*,吳文輝,王 虎,馮 健
(四川新綠色藥業(yè)科技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1930)
目的:優(yōu)選川芎配方顆粒提取工藝,建立咖啡酸和阿魏酸含量的測定方法。方法:以正交試驗優(yōu)選川芎配方顆粒的提取工藝,采用HPLC建立其咖啡酸、阿魏酸含量測定方法。結果:優(yōu)選出川芎配方顆粒提取工藝為10倍量水, 浸泡0.5h, 每次1h,提取3次;咖啡酸和阿魏酸HPLC測定方法為:流動相:乙腈-0.1%磷酸(14∶86);檢測波長:323nm;流速:1.0mL/min,理論板數按阿魏酸峰計算應不低于4 000。結論:該提取工藝有效成分提取效率高,質量控制方法穩(wěn)定可行, 可作為川芎配方顆粒生產和質量控制的科學依據。
川芎配方顆粒;咖啡酸;阿魏酸;含量測定
川芎為傘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chuanxiongHort.的干燥根莖[1],辛、溫、歸肝、膽、心包經,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用于治療胸痹心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癥瘕腹痛、頭痛、風濕痹痛等。川芎主要含揮發(fā)油、生物堿、有機酚酸及酯類、多糖類等多種化學成分[2-4]。其中揮發(fā)油和有機酚酸及酯類是其主要的有效成分,具有擴張血管、降血壓、抗心肌缺血、抗腦缺血、鎮(zhèn)靜、鎮(zhèn)痛等多種藥理作用[5-7]。川芎飲片臨床煎煮均要求后下以保證療效,而川芎配方顆粒是在飲片煎煮的原則指導下,經現(xiàn)代制藥工藝提取、濃縮、干燥、制粒而成的單味顆粒劑。故川芎配方顆粒的現(xiàn)代提取工藝和質量控制標準和方法亟待建立。本實驗以咖啡酸、阿魏酸的含量并結合干浸膏得率作為主要考察指標,優(yōu)選出川芎配方顆粒的最佳提取工藝條件,為川芎配方顆粒的生產工藝提供依據,并初步建立川芎配方顆粒的咖啡酸、阿魏酸含量測定方法,為其質量評價提供科學依據。
美國Waters2695-2996高效液相色譜儀,Empower色譜工作站;電子天平:BP211D電子天平(d=0.1mg/0.01mg,max=210g/80g,Sautoris,德國);KQ5200DB型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儀器有限公司),咖啡酸對照品( 批號:110885-200102,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阿魏酸對照品(批號:110773-200611;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色譜級甲醇、乙腈(迪馬公司);水為重蒸水,其它試劑均為分析純。川芎和川芎配方顆粒均由四川新綠色藥業(yè)科技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批號:1303102、1302090、1304306、1312091、1312092、1312093)。
2.1 咖啡酸、阿魏酸含量測定方法建立
2.1.1 檢測波長選擇 實驗分別對咖啡酸、阿魏酸對照品溶液在200~400nm波長進行掃描,均在323nm處咖啡酸、阿魏酸有最大吸收且靈敏度最高,因此確定咖啡酸、阿魏酸的檢測波長為323nm。
2.1.2 對照品溶液制備 精密稱取咖啡酸、阿魏酸對照品適量,加70%甲醇制成每1mL含咖啡酸20μg、含阿魏酸30μg的混合溶液,即得。
2.1.3 提取溶劑考察 取本品顆粒(批號1312091)4份,每份0.5g,研細,精密稱定,置100mL錐形瓶中,分別精密加入不同溶劑甲醇、70%甲醇、乙醇、70%乙醇25mL,稱重,加熱回流30min,取出,放冷,再次稱定重量,用相應溶劑補足減失重量,濾過,取續(xù)濾液進樣。測定咖啡酸、阿魏酸總含量。見表1。
表1 不同溶劑考察結果 (n=2)
結果表明,提取溶劑為70%甲醇的咖啡酸、阿魏酸總含量最高,且雜質峰少無干擾,因此確定提取溶劑為70%甲醇。
2.1.4 提取方法考察 取本品顆粒(批號1312091)2份,每份0.5g,研細,精密稱定,置100mL錐形瓶中,精密加入70%甲醇25mL,稱重,分別超聲(功率200W,頻率25kHz)和回流30min,取出,放冷,再次稱定重量,用甲醇補足減失重量,濾過,取續(xù)濾液進樣。測定超聲、回流所得咖啡酸、阿魏酸總含量分別為1.38、 1.45mg/g,結果表明,回流提取比超聲提取總含量更高,所以確定提取方法為回流提取法。
2.1.5 提取時間考察 取本品顆粒(批號080601)4份,每份0.5g,研細,精密稱定,置100mL錐形瓶中,精密加入70%甲醇25mL,稱重,分別加熱回流10、20、30、40min,取出,放冷,再次稱定重量,用70%甲醇補足減失重量,濾過,取續(xù)濾液進樣。測定10、20、30、40min提取時間下咖啡酸、阿魏酸總含量分別為1.37、1.42、 1.46、1.46mg/g,故確定回流提取時間為30min。
從以上可知,確定供試品制備方法:取本品顆粒0.5g,研細,精密稱定,置100mL錐形瓶中,精密加入70%甲醇25mL,稱重,加熱回流30min,取出,放冷,再次稱定重量,用70%甲醇補足減失重量,濾過,取續(xù)濾液,即得。
2.1.6 陰性樣品溶液制備 取本品缺川芎的陰性樣品0.5g,照供試品的制備方法制成陰性樣品溶液。
2.1.7 色譜條件 色譜柱: DiamonsiL ODS-C18(4.6mm×250mm,5μm);流動相:乙腈-0.1%磷酸(14∶86);檢測波長:323nm;流速:1.0mL/min,理論板數按阿魏酸峰計算應不低于4 000。
在此條件下,川芎配方顆粒中咖啡酸、阿魏酸的分離度好,理論塔板數較高,峰形對稱性好。結果見圖1。
圖1 川芎配方顆粒HPLC圖譜
2.1.8 方法學考察
(1)標準曲線。分別精密吸取上述咖啡酸、阿魏酸混合對照品溶液(咖啡酸0.0276mg/mL、阿魏酸0.0392mg/mL)1.0、2.0、5.0、10.0、20.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峰面積,以咖啡酸、阿魏酸的峰面積值(Y)為縱坐標,以咖啡酸、阿魏酸的進樣量(X)為橫坐標,計算得咖啡酸回歸方程為Y=5×106X -34640, r2= 0.999 2,阿魏酸標準曲線方程為Y=5×106X -64562,r2=0.999 3,咖啡酸在0.0276~0.552μg范圍內,阿魏酸在0.0392~0.784μg范圍內,對照品峰面積與進樣量有良好的線性關系。
(2)精密度試驗。精密吸取上述對照品溶液10μL,連續(xù)進樣6次,測定峰面積。計算得RSD%為0.96(n=6),結果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3)重復性試驗。稱取同一批樣品(批號1312091),精密稱定,按上述測定方法制備樣品供試品溶液,共6份,測定峰面積,RSD%為0.79(n=6),結果表明該方法重現(xiàn)性良好。
(4)穩(wěn)定性試驗。精密吸取上述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各10μL, 置室溫下放置,分別于0、2、4、6、8、10h進樣,按上述色譜條件測定咖啡酸、阿魏酸的峰面積,計算得對照品RSD%為0.72 (n=6),供試品RSD% 為1.04 (n=6),結果表明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在10h內穩(wěn)定性良好。
(5)加樣回收試驗。取已知含量的樣品(批號1312091,咖啡酸含量為0.501mg/g,阿魏酸為1.01mg/g)0.25g,精密稱定,共6份,分別精密加入咖啡酸、阿魏酸適量對照品溶液,按正文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和色譜條件,制備加樣回收供試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計算回收率??Х人崞骄厥章蕿?9.44%,RSD為1.90%,阿魏酸平均回收率為99.03%,RSD為2.13%,樣品加樣回收率在95%~105%之間。表明樣品回收率良好。結果見表2、表3。
表2 咖啡酸回收率試驗結果
表3 阿魏酸回收率試驗結果
(6)樣品測定。分別取不同批號的川芎配方顆粒約0.5g,精密稱定,按上述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分別進樣10μL,按上述色譜條件測定咖啡酸、阿魏酸峰面積,計算咖啡酸、阿魏酸總含量,分別為1.33、1.28、1.41、1.35 、1.26、1.37 mg/g,6批川芎配方顆粒中每1g咖啡酸、阿魏酸的總含量為1.26mg~1.41mg,故暫定本品每1g配方顆粒含咖啡酸(C9H8O4)、阿魏酸(C21H18O12)總量不得少于1.0mg。
2.2 川芎配方顆粒劑提取制備工藝條件篩選
2.2.1 正交試驗 傳統(tǒng)中藥湯劑多用水煎煮, 目前國內已生產的配方顆粒的提取溶劑均為水, 因此本文選用水作為提取溶劑。根據影響的因素,固定浸泡的時間為0.5h,選擇加水量、提取時間、提取次數為考察因素。以咖啡酸、阿魏酸含量和總出膏率為主要考察指標, 對川芎配方顆粒劑的提取工藝進行正交試驗, L9(34)正交試驗安排見表4,以下部分的HPLC法測定各工藝下干膏率和制得浸膏中咖啡酸、阿魏酸含量, 結果見表5。
綜合評分的計算方法為:以得率最大者為100%,將其它組別結果換算為最高值的百分比,再以咖啡酸、阿魏酸、出膏率含量權重分別占35%、35%、30%的比例進行相加后所得的值。
表4 因素水平表
表5 正交試驗
表6 方差分析結果
對表5直觀分析表明,各影響效果依次為C>A>B;因此因素C(提取次數)有顯著性影響。加水量和提取時間影響不明顯。經表5、表6分析得出的最佳提取工藝條件為A3B2C3,即加12倍量水,浸泡0.5h,每次1h,提取3次。從大生產節(jié)約成本因素考慮,優(yōu)化工藝方案為A2B2C3,即加10倍量水,浸泡0.5h,每次1h,提取3次。
2.2.2 實驗驗證 為確定工藝的優(yōu)劣和穩(wěn)定性,以A2B2C3組合進行了3批驗證試驗,試驗證明,3批該工藝下的綜合評分達到96%以上,證明該工藝穩(wěn)定可靠,合理可行。
2.3 配方顆粒制備
按上述確定的工藝提取川芎飲片,合并煎液,濃縮和干燥制成干浸膏粉, 粉碎,加入適量輔料, 混勻,制粒,整粒,即得川芎配方顆粒。
分別取不同批號的川芎配方顆粒約0.5g,精密稱定,按上述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分別進樣10μL,按上述色譜條件測定咖啡酸、阿魏酸峰面積,計算咖啡酸、阿魏酸總含量,分別為1.33、1.28、1.41、1.35、1.26、1.37mg/g,6批川芎配方顆粒中每1g咖啡酸、阿魏酸的總含量為1.26mg~1.41mg,故暫定本品每1g配方顆粒含咖啡酸(C9H8O4)和阿魏酸(C21H18O12)總量不得少于1.0mg。
川芎配方顆粒的水提工藝直接關系到配方顆粒的質量,以總干膏量和咖啡酸、阿魏酸的含量作為衡量指標, 初步評價工藝的提取效果。提取工藝研究表明, 煎煮時間和加水量對工藝的影響較小,為次要因素, 而煎煮次數對咖啡酸、阿魏酸的含量和出膏率有顯著的影響, 是該飲片提取工藝的重要因素。綜合分析比較最終確定提取工藝為加10倍量水、浸泡0.5h、煎煮1h、提取3次,再次驗證表明工藝及結果合理比較穩(wěn)定。
由于川芎飲片中含有揮發(fā)油成分,但在煎煮過程中損失掉了。為了保持與傳統(tǒng)中藥湯劑煎煮一致的原則,故未采取單獨提取揮發(fā)油再加入到顆粒中的方法。
該實驗用《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川芎藥材的流動相甲醇-1%冰醋酸(70∶30),經證明阿魏酸的分離度好,對稱性高,保留時間適中,而咖啡酸對稱性不好,且基線高,易出現(xiàn)拖尾,達不到分離要求,綜合考慮阿魏酸和咖啡酸,故未采用藥典2010年版的流動相。本實驗采用流動相乙腈-0.1%磷酸(14∶86),實驗證明咖啡酸、阿魏酸對稱性分離度好,理論塔板數高,達到實驗的要求。
由于條件有限, 川芎配方顆粒樣品數量較少, 有待在進一步試驗中積累數據, 對咖啡酸、阿魏酸含量制訂一個限量范圍, 使其質量更加穩(wěn)定可靠。通過本實驗,建立HPLC測定川芎配方顆粒中咖啡酸、阿魏酸含量方法,各項研究符合含量測定方法的要求,可有效控制川芎配方顆粒質量,進一步保證臨床療效。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S].一部.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26.
[2] 李秋怡,干國平,劉焱文,等.川芎的化學成分研究及藥理進展[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6,17(7):1298-1299.
[3] 北京制藥工業(yè)研究所.川芎成分的化學研究[J].藥學通報,1980,15(10):471.
[4] 王文祥,顧明,蔣小崗,等.川芎化學成分的研究[J].中草藥,2002,33(1): 4-5.
[5] 王義雄,高宣亮,王普善,等.川芎中的另一類活性成分[J].中草藥,1985,16(11):17.
[6] 張寶林, 虎佩蘭, 徐正谷,等.川芍紅花注射液對百日咳菌液所致兔腦水腫的作用[J].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88,8(9):544.
[7] 劉眾, 史蔭綿, 陳達仁,等.川芎對急性實驗性腦缺血大白兔血漿和腦脊液中強啡肚A1-13含量的影響[J].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90,10(3):380.
(責任編輯:魏 曉)
Extraction Process and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Coffee Acid and FeruLic Acid in Chuanxiong FormuLa Granule
Luo Xu, Hu Changjiang, Wu Wenhui, Wang Hu, Feng Jian
(Neo-GreenPharmaceuticaL Co.Ltd., Chengdu 611930,China)
Objective:Optimization of extraction process of Chuanxiong formula granule, establish Coffee acid and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ferulic acid. Methods:The optimum extraction process of Chuanxiong formula granule by orthogonal test, using HPLC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the Coffee acid, ferulic acid. Results: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Chuanxiong formula granule was 10 times the volume of water, soak 0.5h, 1h each time, extracting 3 time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offee acid and ferulic acid in mobile phase acetonitrile HPLC: -0.1% phosphate (14:86); 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323nm; flow rate: 1.0mL/min,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board of ferulic acid peak calculation should not be less than 4 000. Conclusion:The effective components of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is high, the quality control method is stable and feasible, and can be used as a scientific basis for Chuanxiong formula granule produc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Chuanxiong Formula Granule;Coffee Acid;Ferulic acid;Content Determination
2014-08-07
羅旭(1980-),男,四川新綠色藥業(yè)科技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技術員,研究方向為中藥配方顆粒質量標準研究。
胡昌江(1952-),男,四川新綠色藥業(yè)科技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中藥炮制與臨床。E-mail:hhccjj@hotmaiL.com。
R284
A
1673-2197(2014)23-0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