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霞,安曉平
(天水市第二人民醫(yī)院,甘肅 天水 741020)
?
自擬愈復坐浴湯聯(lián)合陰道用乳桿菌活菌膠囊治療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臨床研究
李敏霞,安曉平
(天水市第二人民醫(yī)院,甘肅 天水 741020)
目的:觀察自擬愈復坐浴湯聯(lián)合陰道用乳桿菌活菌膠囊治療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80例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予以自擬愈復坐浴湯沖洗陰道并坐浴15min,每日1次,停止沖洗3天后將陰道用乳桿菌活菌膠囊放入陰道深部,每日1次,共10天。對照組予以達克寧栓治療,1粒/d,放置陰道深部,7天為1個療程。兩組分別于治療結束后1周和第1、3、6個月復查,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及復發(fā)率。結果:經治療,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2.5%;觀察組復發(fā)率為7.5%,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0.0%,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結論:采用自擬愈復坐浴湯聯(lián)合陰道用乳桿菌活菌膠囊治療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療效明顯,復發(fā)率低,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陰道沖洗;陰道用乳桿菌活菌膠囊
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VVC)亦稱為外陰陰道念珠菌病,病原體為白假絲酵母菌。國外資料顯示,約75%的婦女一生至少感染過1次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45%的婦女出現(xiàn)2次或2次以上發(fā)病[1]。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VVC屬于一種內源性疾病,其發(fā)病與陰道局部環(huán)境異常有直接關系,陰道內乳酸桿菌的減少往往是基礎原因[2]。傳統(tǒng)治療多采用抗真菌藥物局部或全身用藥,療效欠佳,部分患者反復發(fā)作,遷延難愈,明顯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本文采用自擬愈復坐浴湯聯(lián)合陰道用乳桿菌活菌膠囊外用治療效果較好,副作用及復發(fā)率低,患者易于接受,現(xiàn)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 1月-2013年12 月我院收治的80例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排除妊娠、糖尿病、長期服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及免疫抑制劑患者。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0~42歲,病程3~10天;對照組年齡22~41歲,病程3~10天。兩組患者年齡、病程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有外陰瘙癢、燒灼感、白帶增多等癥狀;查體:外陰可見紅腫、抓痕,白帶呈凝乳狀或豆渣樣;實驗室檢查:陰道分泌物發(fā)現(xiàn)白假絲酵母菌可確診為VVC。
1.3 方法
1.3.1 觀察組 給予自擬愈復坐浴湯,組成為:黃芪30g、紅花10g、白蘚皮30g、土茯苓60g、連翹15g、醋艾葉10g、花椒6g、防風10g、冰片5g。藥方加水武火濃煎約30min,用紗布過濾取汁,約500mL,加入沖洗器沖洗陰道并坐浴15min,每日1次,兩日1付,共6天。停止沖洗3天后將陰道用乳桿菌活菌膠囊(內蒙古雙奇藥業(yè)有限公司)放入陰道深部,每日1次,共10天。
1.3.2 對照組 清水灌洗陰道、外陰,將達克寧栓(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司)1粒置陰道深部,每日1次,7天為1個療程。兩組患者用藥期間禁止性生活,勤換內褲;忌用抗生素,禁辛辣刺激飲食。分別于治療結束后1周和第1、3、6個月進行婦科檢查和陰道分泌物檢查。
1.4 標準評價
治愈:白帶增多、外陰瘙癢等癥狀消失,陰道分泌物鏡檢無白假絲酵母菌;顯效:白帶增多、外陰瘙癢等癥狀好轉,陰道分泌物鏡檢無白假絲酵母菌;好轉:白帶增多、外陰瘙癢等癥狀好轉,陰道分泌物鏡檢有白假絲酵母菌;無效:白帶增多、外陰瘙癢等癥狀未減輕或加重,陰道分泌物鏡檢有白假絲酵母菌。
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治療結束后,觀察第1、3、6個月患者復發(fā)情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實驗數據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經治療,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2.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n)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復發(fā)情況
治療后,觀察組復發(fā)率為7.5%,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復發(fā)情況比較 (n)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為婦科常見病,患病率居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第二位[3],易復發(fā)。病原體為白假絲酵母菌,又稱白色念珠菌,屬于條件致病菌,在女性陰道內寄居,當身體免疫力低下、陰道內乳桿菌減少時,假絲酵母菌大量繁殖引起陰道炎癥狀。乳酸桿菌為健康育齡女性陰道內的優(yōu)勢菌,對于預防陰道炎具有重要作用。乳酸桿菌可以黏附于陰道壁黏膜,產生乳酸、H2O2等成分抑制致病菌生長,維持陰道內生態(tài)平衡;乳桿菌產生的表面活性劑,可激活巨噬細胞,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陰道局部的抗感染能力;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的發(fā)生與乳酸桿菌數量減少密切相關。
單用達克寧栓,僅憑藥物擴散陰道局部,殺菌作用欠佳,治愈率較低。大多數患者不能堅持用藥,導致陰道炎反復發(fā)生,且易對抗真菌藥產生耐藥性。因此,在殺滅致病菌同時恢復陰道乳酸桿菌的優(yōu)勢地位和維持陰道正常微生態(tài)環(huán)境是治療及預防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的關鍵。陰道灌洗可減少甚至殺滅白色假絲酵母菌,停止沖洗后陰道放置乳桿菌活菌膠囊,補充陰道內乳桿菌,幫助陰道恢復正常環(huán)境,預防復發(fā),鞏固療效。該病屬中醫(yī)“帶下病”范疇,其病機為濕邪侵襲陰部,日久化熱生蟲,導致陰癢難忍,因濕性黏滯,故該病纏綿難愈。中醫(yī)治則為祛濕解毒,殺蟲止癢。陰道用乳桿菌活菌膠囊主要成分為乳桿菌活菌,自擬愈復坐浴湯沖洗陰道并坐浴,配合陰道用乳桿菌活菌膠囊外用可起到標本兼治的作用,抑制、殺滅白色假絲酵母菌,同時補充陰道優(yōu)勢菌,調節(jié)陰道酸堿度,恢復陰道微生態(tài)平衡,從根本上達到治療的目的。
自擬愈復坐浴湯方中的土茯苓、白蘚皮具有清熱除濕、殺蟲止癢的作用;連翹可清熱解毒,扶正固本;藥理研究表明艾葉水煎液對多種細菌、病毒、真菌均有殺滅或抑制作用[4],醋艾葉可治虛寒性崩漏帶下,煎湯外洗可祛濕止癢;黃芪扶正固本祛邪;冰片具有辛香走竄、抑菌止癢的作用;花椒清熱利濕、解毒止癢,對部分真菌有抑制作用[5];防風辛溫輕散,潤澤不燥,抗炎防過敏。諸藥合用,共奏解毒殺蟲、祛風止癢之效,充分發(fā)揮中西醫(yī)結合優(yōu)勢,提高臨床治愈率,降低復發(fā)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謝幸,茍文麗.婦產科學[M].第8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248.
[2] 陳建芳,乳酸菌陰道膠囊聯(lián)合達克寧栓治療復發(fā)性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64例[J].中國藥業(yè),2012,21(5):91-92.
[3] 賈小文,賀豐杰,張嶸,等.紅核婦潔洗液沖洗陰道對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陰道微生態(tài)的影響[J].陜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10,33(4):42-44.
[4] 梅全喜,高玉橋.艾葉化學及藥理研究進展[J].中成藥,2006,28(3):1030-1031.
[5] 柯新橋,郝建新,劉建國,等.新編婦產科驗方薈萃[M].廣州:廣東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3:381-387.
(責任編輯:李嵐春)
2014-08-13
李敏霞,女,甘肅省天水市第二人民醫(yī)院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婦產科。
R714.2
A
1673-2197(2014)24-01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