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知情權是每個公民都依法享有的一項基本人權,而政府信息公開作為現(xiàn)代行政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是保障公民知情權得以實現(xiàn)的必要途徑,符合人民主權的法治觀念。因此,探析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對保障公民知情權的重要作用,分析當前我國政府信息公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并相應地提出具體措施,對推動我國政府信息公開制度的進一步完善,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社會的健康有序發(fā)展,構建起陽光、透明的現(xiàn)代法治政府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關鍵詞:信息公開;保障;知情權
我國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頒布實施,它不僅開啟了我國政府信息公開的新篇章,而且也是我國為建設法治國家邁出的一大步。如今,社會,政府信息公開和政府信息的,不僅有助于加強和諧社會的建設,營造公正的社會和經濟環(huán)境,而且能有效地在市場經濟中發(fā)揮作用,從而促進生產力的發(fā)展[1]。因此,從保障公民知情權的視角,認識與研究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對我國民主政治的發(fā)展具有較強的現(xiàn)實意義。
一、對我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現(xiàn)狀分析
近年來,各級政府都很重視自身信息公開問題,為建設陽光政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取得了較大的成就。但成績永遠都只意味著過去,我們要面向的是未來,要看到政府信息公開制度的對公民知情權的保障工作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其具體表現(xiàn)在:
(1)政府部門關于信息公開的觀念保守。政府信息公開的最大阻力就是來自政府本身對于這項制度的觀念障礙。我國的官僚主義思想根基深厚,一時很難徹底清除。當民眾要求細致了解時,政府可能又會以涉及國家機密、社會利益考慮等理由禮貌的拒絕,在信息公開的內容上做不到有求必應。
(2)政府信息公開制度的法律體系仍不完備。目前,我國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基本建成,但有關政府信息公開的立法工作仍然是相對落后于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是制約中國政府信息公開制度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政府信息公開缺乏各種制度保障,在監(jiān)督和救濟方面表現(xiàn)的尤為不足。根據(jù)我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規(guī)定我們可以很容易地看到,政府本身擔負信息公開和監(jiān)督檢查雙項職能,兩種重要權力均有政府控制。雖然這種規(guī)定有利于政府掌控全局,有效利用政府信息,但對于保障公民知情權的作用就不是那么明顯了。
(4)政府信息公開面臨技術困境,信息公開很難再有大突破。在當今的信息化時代,互聯(lián)網(wǎng)對信息的廣泛傳播有著無法取代的作用,尤其是在政府的信息公開工作中,無法高效利用技術工具也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重大難題。
二、推進政府信息公開的具體措施
1.打破思想瓶頸,政府要積極更新觀念
在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民主法治得到了日新月異的發(fā)展,自由、平等的觀念也深入人心,因此,為保護公民知情權,政府要增強責任觀念、服務觀念,積極轉變思想,把政府信息公開作為自己的一項不可推脫的義務。具體從幾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
(1)定期發(fā)放相關學習材料,樹立各種為人民服務,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的典型。借鑒其他地區(qū)、單位或者部門政務公開的成功做法,通過學習、交流認識到政務公開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轉變觀念,合理、主動、及時地對政府信息進行公開。
(2)通過召開座談會、交流會和走訪群眾等多種形式,深入群眾、了解民情、體察民意,積極培養(yǎng)一種“被需要”的責任意識,樹立主動服務,奉獻人民的權力觀。鼓勵民眾積極、充分地參與。更好地推進合理拓寬公開的范圍、細化公開的內容和豐富公開的形式等工作。
2.將公民知情權上升到由法律保護的層次,明確規(guī)定知情權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民主權利,不受任何人的干涉和侵害
知情權作為政府信息公開的理論基礎,提高公民知情權的地位,為其尋找到更具體的法律依據(jù),使其擁有更強大的后臺支持,既可利于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開展,也可更好地促進公民知情權更及時有效的實現(xiàn)。
(1)《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提高位階,上升至法律層次。
(2)完善《行政訴訟法》、《保密法》和《檔案法》等相關法律,探索性地建立必要的輔助性法律法規(guī)。
3.注重各項配套制度的進一步完善
要使公民的知情權得到切實保障,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制度,沒有對應的配套制度,高效的管理機制,一切都只能是空談。因此,我們應從實際出發(fā),針對具體問題,制定出合理的解決和完善方案。
(1)完善監(jiān)督機制,促使政府信息在陽光下公開。合理擴大依法監(jiān)督的主體和責任,擴展監(jiān)督范圍。針對政府信息公開建立健全一套完備的公民評議制度和問責制度。同時,要細化那些不作為和亂作為的行政人員的責任分配,提高民眾對政府的期望值,鼓勵民眾對積極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進行監(jiān)督。
(2)建立健全公民知情權救濟體制,使權利主體準確、快捷地表達知情訴求,及時得到相應救濟。我國有關政府信息公開的法律法規(guī)必須重點從行政救濟和司法救濟方面保護公民的知情權。
4.突破技術障礙,盡快實現(xiàn)政府信息公開的現(xiàn)代化
(1)建立一個地區(qū)性的統(tǒng)一“政府信息查閱服務網(wǎng)站”,實行整合管理。把各類政府信息橫向、縱向全面規(guī)整管理,以某種標準劃分省市,并以其為單位,更好地推動政府信息公開的有效利用。
(2)做好電子信息的保護和網(wǎng)站安全維護工作,加大技術資金投入和人才資源利用,加強信息管理,保障信息的及時發(fā)布和網(wǎng)站的正常運行??朔畔⒉粚ΨQ的缺點,保證信息的真實性。
(3)建立政府與公眾的雙向交流平臺,增加表達民聲和政府答疑解惑的窗口,并充分發(fā)揮新聞發(fā)布會、報刊和電視等媒介的傳統(tǒng)優(yōu)勢,共同促進政府和公民的及時的互動和交流,為實現(xiàn)公民知情權的多一層保障。
政府信息公開的發(fā)展和完善是一項巨大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各方的齊心協(xié)力才能做好。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中國民主法治進程的不斷發(fā)展,我們的政府信息公開在保障公民知情權方面一定會有長足的進步。
參考文獻:
[1]陸穎雋.日本政府信息公開與開發(fā)利用對我國的啟示[J].圖書與情報,2010(6)9
[2]路瑤.試論中國政府信息公開[J].行政與法,2007(1):10
[3]劉飛宇,王叢虎.多維視角下的行政信息公開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5:5-6
[4]劉煥成.我國政府信息公開制度研究[J].圖書情報知識,2004(2):27
[5]邢明強.試論政府信息公開的方向[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07,19(10):27
[6]吳根平.我國政府信息公開的意義、問題及對策[J].湘潭工學院學報,2003,5(2):36
[7]劉振磊.論公民權利保障視角下的政府信息公開[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