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726.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9-0689-01
1臨床資料
患兒,女,8歲4月。因背部包塊5天入院?;純河?天前背部出現(xiàn)一小包塊,到當?shù)卦\所就診,給予抗感染治療,包塊逐漸增大,療效不佳。今來我院門診求診,經(jīng)仔細體格檢查,發(fā)現(xiàn)背部腰椎旁右側(cè)有一直徑3cm包塊,皮膚輕微青紫,雙下肢可見散在分布的淡棕褐色細小斑疹,以“背部包塊原因待查:1.過敏性紫癜,2.背部血腫”收入兒科住院?;純合礕2P2,足月順產(chǎn),出生體重3000克。生后母乳喂養(yǎng),智力體格發(fā)育可。既往身體健康,無遺傳,傳染疾病史及過敏史。入院時體格檢查:T36?8度,R22次╱分,HR78次╱分,Bp95╱60mmHg.面色正常,雙瞳孔等大等圓,對光反應(yīng)靈敏,口唇淡紅色,咽紅。頸軟,胸廓無畸形,背部1-3腰椎有一直徑3cm包塊,顏色基本正常,略帶青紫,按壓質(zhì)地稍硬,無波動感,雙肺呼吸音稍粗,無啰音,心率78次╱分,率齊,有力,未聞及雜音。腹軟,無包塊,肝脾肋下未觸及,腸鳴音正常。雙下肢皮膚可見散在分布的淡棕褐色斑疹,直徑2-3mm大小,與皮膚相平,壓之無褪色。脊柱及四肢無畸形。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血常規(guī)WBC7?8×10∧9/L,Hb110g/L,PLT150×10∧9/L,L0.6,N0.4,ESR36mm/h,CRP陽性。出,凝血時間正常,凝血酶原時間正常,部分凝血酶時間正常,纖維蛋白原量正常。尿常規(guī)潛血2﹢,大便常規(guī)正常。肝膽脾,雙腎膀胱輸尿管彩超檢查正常,背部包塊彩超提示血腫。入院后避免過敏原接觸,抗感染,及給予大量維生素c,抗組胺藥,鈣劑減輕過敏反應(yīng),安絡(luò)血止血,阿斯匹林抗凝等治療5天后,背部包塊消失,雙下肢斑疹明顯消退,確診為“過敏性紫癜合并背部血腫,紫癜性腎炎”。門診隨訪1年,血尿有反復(fù),口服保腎康等治療,血尿最終消失,臨床痊愈。
2討論
本例患兒雙下肢皮膚可見散在分布的淡棕褐色小瘀點,血常規(guī)血小板數(shù)正常,凝血功能正常符合過敏性紫癜的診斷,但出現(xiàn)合并背部包塊極其罕見。經(jīng)彩超檢查背部包塊為血腫確診為過敏性紫癜合并背部血腫,如果不注意雙下肢斑疹,僅孤立地檢查背部包塊,容易誤診為皮下血管瘤,囊腫,腫瘤,腦脊膜膨出,外傷等疾病引起的,給臨床診斷及治療會帶來很大困難。在雙下肢皮膚瘀點表現(xiàn)不典型或出現(xiàn)較遲時,極易誤診。過敏性紫癜合并背部血腫主要病理基礎(chǔ)是過敏性紫癜是一種以小血管炎為主的全身性血管炎綜合征,在背部局部肌肉內(nèi)部引起出血所致。今報告此病例,以幫助臨床醫(yī)生對特殊少見型過敏性紫癜的認識和重視,避免誤診誤治。
參考文獻
[1]薛辛東 李永柏 兒科學(xué)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2年2月第1版 17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