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結腸癌致急性腸梗阻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5例結腸癌致急性腸梗阻的臨床資料。結果:35例結腸癌合并腸梗阻患者經(jīng)手術治療后,死亡1例,結腸癌合并腸梗阻患者痊愈出院34例。結論:根據(jù)患者全身情況及病變部位、梗阻近端腸管病理狀況進行手術治療可以取得滿意療效。
關鍵詞:結腸癌;腸梗阻;外科治療【中圖分類號】R735.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8602(2014)03-0061-01
結腸癌是消化道系統(tǒng)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腸梗阻是結腸癌最為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約占15%左右。發(fā)生腸梗阻的結腸癌預后效果較差,手術死亡率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高[1]。結腸癌合并腸梗阻屬于低位腸梗阻,在病因、病理及臨床表現(xiàn)以及治療等各方面,有其自身的特點,因此如何合理地選擇外科治療方案尤為重要。提高結腸癌診斷率、選擇合理治療方案、加強術后輔助治療,是提高治愈率、減少并發(fā)癥的根本所在。為探討手術治療結腸癌合并腸梗阻的臨床應用價值,現(xiàn)將2012年1月-12月的35例結腸癌合并腸梗阻在我院實施手術治療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并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1月-12月在我院實施手術治療的35例結腸癌合并腸梗阻患者,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齡43~83歲,平均年齡59.8歲。35例均有腹痛腹脹停止排氣排便病史,全部患者均拍攝腹平片,提示腸梗阻。腫瘤發(fā)生在盲腸5例,升結腸1例,結腸肝曲4例,橫結腸5例,結腸脾曲4例,降結腸7例,乙狀結腸9例。
1.2 手術方法:6例結腸肝曲癌均行右半結腸切除,一期吻合術;3例橫結腸癌行橫結腸切除,一期吻合術;3例結腸脾曲癌行左半結腸切除,脾切除,橫結腸造瘺術;9例降結腸癌行左半結腸切除一期吻合術;14例乙狀結腸癌其中8例行乙狀結腸切除一期吻合術;術后1例出現(xiàn)吻合口漏,另6例行乙狀結腸切除。
2 結果
本組35例結腸癌合并腸梗阻患者經(jīng)手術治療后,死亡1例,死于術后全身多臟器功能衰竭。術后共發(fā)生并發(fā)癥5例(14.3%),其中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1例,尿路感染1例,采用換藥、抗感染等對癥治療方法處理后均治愈。最后34例結腸癌合并腸梗阻患者痊愈出院。出院康復患者34例全部獲得隨訪,隨訪率達100%。所有病例按術后定期隨訪1、3、5年生存率依次為:91.4%(32/35)、82.9% ( 29/35)、77.1%(27/35)。
3 討論
3.1 結腸癌合并急性腸梗阻的診斷 結腸癌并急性腸梗阻臨床上并不少見,以左半結腸癌較多?;颊叱R阅c梗阻癥狀就診,并以腸梗阻收入院。因起病急,有時病情進展快,臨床上一些常規(guī)檢查,如B超、CT等難以明確原因。而一些針對性強的檢查如消化道造影、電子腸鏡等又因患者腹脹或腸道不清潔,不能進行;或因病情嚴重,不能耐受。故結腸癌并急性腸梗阻術前常難以明確梗阻原因,而靠術中探查明確。但筆者認為,對于下列患者,應高度懷疑結腸腫瘤:(1)中老年患者,既往無腹部手術史,而出現(xiàn)急性腸梗阻者;(2)平常有大便習慣性改變者;(3)家族中有結腸腫瘤病史者;(4)既往有結腸癌切除術史,術后多年未出現(xiàn)腸梗阻表現(xiàn),而突發(fā)急性腸梗阻者。
3.2 結腸癌合并急性腸梗阻的特點:結腸癌早期無明顯癥狀,僅當發(fā)展至出血、感染或梗阻時才會出現(xiàn)癥狀。右半結腸癌主要表現(xiàn)是貧血、大便隱血陽性和虛弱、右下腹腫塊或右側中下腹持續(xù)性不適、疼痛。左半結腸癌主要表現(xiàn)是大便習慣改變、膿血便和腸梗阻癥狀(初時大便變形、變細,之后出現(xiàn)腹痛、腹脹、排便障礙等機械性腸梗阻癥狀)。本組患者特點:①一部分患者術前無明確診斷;②部分患者慢性發(fā)病伴腹痛、腹?jié)q、大便隱血陽性;③部分患者有大便習慣改變;④部分患者虛弱、有貧血癥狀。
3.3 手術時機:結腸癌引起急性腸梗阻較為多見,是常見的外科急腹癥之一,由于有回盲瓣的存在,所以結腸梗阻實際上屬于閉袢型梗阻,一旦確診,應在積極行胃腸減壓,改善心肺功能,糾正水電解質紊亂、抗感染、糾正酸中毒的前提下作好術前準備,盡快手術治療[2]。筆者認為有以下情況時應盡早手術:①腹痛由陣發(fā)性轉為持續(xù)性,出現(xiàn)腹膜炎者;②腹脹進行性加重,胃腸減壓及灌腸后未見明顯氣體及液體排出;③經(jīng)保守治療24~48h后,癥狀無改善或有加重,并出現(xiàn)中毒性休克者;④完全性結腸梗阻者。
3.4 術式選擇:結腸癌并發(fā)急性腸梗阻時,術中應視患者的全身情況及腸管的局部情況而定,做到具體病人具體分析。我們體會到患者一般狀況良好,不合并有休克,能夠耐受手術,腸管局部血運良好,炎癥水腫較輕者,可考慮I期吻合[3]。I期吻合具有及時切除腫瘤,提高根治機會,減少病人痛苦,減輕患者經(jīng)濟負擔,提高生存質量的優(yōu)點。術中如有可能應盡量爭取I期吻合[4],為此我們對結腸內容物較多的患者常規(guī)行結腸灌洗術。一般用3000~4000ml生理鹽水灌洗,直至流出液清亮為止。對于患者一般狀況差、合并嚴重心肺功能不全、感染性休克、腹腔污染重、腸管炎癥水腫明顯,血運差時應首選各種結腸造瘺手術[5]。術中盡量將腫瘤切除,因其可減少腫瘤擴散轉移的機會。對于高齡,耐受力差的老年患者也可選擇姑息性手術。
3.5 提高手術成功率的關鍵:根據(jù)多年的臨床經(jīng)驗,要提高Ⅰ、Ⅱ期切除行腸吻合術的成功率,需注意一下幾點:(1)嚴格掌握Ⅰ、Ⅱ期切除吻合術的適應癥和禁忌證,對于感染嚴重,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的患者應術前調節(jié)好再行手術;(2)術者應熟練掌握腸吻合技術,提高吻合質量,使吻合口要寬松無張力、腸管無扭曲 。
4 結論
總之,對于入院患者首先要明確其病變性質和部位,盡量改善患者全身情況,做好術前準備工作;其次是手術處理時應根據(jù)患者病理分期以及臨床表現(xiàn)選擇合理的術式;然后要做好術中抗感染,加強圍手術期處理;最后加強術后輔助治療,提高患者免疫力和抵抗力。只有做好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工作才能保證結腸癌合并腸梗阻患者能順利康復。
參考文獻
[1]裘法祖,主編.外科學.第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5,475.
[2] Baccari P, Bisagni P, Crippa S,et al.Operative and long-term results after one-stage surgery for obstructing colonic cancer. Hepatogastroenterology.2006 Sep-Oct;53(71):698-701.
[3] 黃政 結腸癌并急性腸梗阻的-期腸切除吻合治療觀察 臨床醫(yī)學工程 2011,(8).
[4] 甄茂椅 老年人結腸癌并急性腸梗阻的外科處理 安徽醫(yī)藥 2011,(7).
[5] 衛(wèi)文棟 結腸癌并急性腸梗阻外科急診處理的臨床探討 疑難病雜志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