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治療療效。方法:4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臨床藥物治療資料進行分析。結(jié)果:經(jīng)治療上腹脹、腹痛、噯氣、惡心癥狀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效率治療達97.9%。結(jié)論:根據(jù)具體情況,予抑酸劑、黏膜保護劑或胃動力藥。對有精神心理因素影響者,應對患者解釋病情,消除其顧慮與緊張情緒,必要時給予適量的鎮(zhèn)靜藥與抗憂郁藥可取得良好療效。
關(guān)鍵詞:功能性消化不良;藥物治療;心理治療 【中圖分類號】R5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8602(2014)03-0102-0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種常見的功能性胃腸病,病因未明,床癥狀無特異性,主要有上消化道癥狀,包括上腹痛、腹脹、早飽、噯氣、惡心、嘔吐、反酸、燒心、厭食等[1]。選取臨床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臨床治療方法分析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本組收治的4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男22例,女26例,年齡17~68歲,平均42歲。病程3個月~9年,平均5年。潰瘍型消化不良14例,動力障礙型消化不良24例,非特異型消化不良10例。
1.2 方法:(1)抑制胃酸:常用H2受體拮抗劑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或質(zhì)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等,后者抑酸作用強、持續(xù)時間長,可首選或當H2受體拮抗劑無效時使用??顾嶂委煂Ψ戳鳂优c潰瘍樣FD患者有效,對其他類型FD療效較差;此外,膠體鉍、硫糖鋁等也可作為輔助用藥。(2)促胃腸動力治療: 胃腸動力障礙是FD的基本病理生理,也是應用胃腸動力藥的理論依據(jù)。該類藥物包括甲氧氯普胺(胃復安)、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紅霉素及其衍生物等。甲氧氯普胺(胃復安)具有中樞性和外周性抗多巴胺能作用的一類藥物,促腸肌叢釋放乙酰膽堿,促進胃輕癱患者的胃排空,常用口服劑量為10mg/次,一日三次。但它能通過血腦屏障引起較多神經(jīng)精神癥狀,使其臨床應用受到限制。多潘立酮為外周多巴胺受體拮抗劑,對多種胃動力障礙性疾病均有效,尤其對運動不良樣FD為首選,不僅促進胃排空,增加食管括約肌張力,還能促進胃竇和十二指腸協(xié)、調(diào)運動,常用口服劑量為10mg/次,一日三次。其優(yōu)點為僅有微量透過血腦屏障,不產(chǎn)生神經(jīng)精神癥狀。紅霉素及其衍生物一種胃動素受體激動劑,促進胃腸運動(與抗菌作用無關(guān))。常用制劑有EM536和EM523,它們有很強的促胃動力作用[2]。此外,外源性膽囊收縮素(CCK)拮抗劑氯谷胺和MK-329、5-HT3受體拮抗劑嘔吐停、納洛酮等亦有不同程度的促胃動力作用。(3)黏膜保護劑: FD發(fā)病原因中可能涉及胃黏膜防御功能減弱,作為輔助藥物,常用有硫糖鋁、膠體鉍、前列腺素E及復方谷氨酰胺等,對潰瘍樣型、反流型FD有一定療效,但作用不如H2受體拮抗劑,與其聯(lián)合應用可提高療效。(4)抗Hp治療 癥狀明顯且Hp陽性者,多傾向于應用抗Hp藥物,常用膠體鉍、奧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四環(huán)素、呋喃唑酮等,多推薦\"三聯(lián)\"、\"四聯(lián)\"療法根除Hp,如克拉霉素+奧美拉唑+阿莫西林。(5)動力和感覺調(diào)節(jié)劑 5-HT4受體激動劑替加色羅已漸用于治療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取得良好的療效,它可以增加腸道的動力,同時對感覺高敏引起的腹脹、腹痛亦有抑制作用,可對部分FD患者選擇應用。(6)抗抑郁藥物 精神類藥物可用于治療頑固性的消化不良,常用阿普唑侖、百優(yōu)解、帕羅西汀(賽樂特)、帕羅西汀等,實驗觀察對于部分患者可有一定療效。
2 結(jié)果
經(jīng)治療上腹脹、腹痛、噯氣、惡心癥狀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顯效26例,有效21例,復發(fā)1例,有效率治療達97.9%。
3 討論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組上消化道癥狀的匯合,持續(xù)和反復發(fā)作的上腹痛和上腹不適。上腹痛可為隱痛、脹痛、空腹痛或餐后痛等,上腹不適包括上腹飽脹、早飽、噯氣、反酸、惡心、嘔吐、燒心、厭食、脹氣。癥狀出現(xiàn)與進食有關(guān)或無關(guān),可單獨一種或多種癥狀同時出現(xiàn)。起病緩慢,病程較長。部分患者有飲食、精神等誘發(fā)因素。很多胃腸道器質(zhì)性疾病和胃腸外疾病均可以出現(xiàn)消化不良的癥狀,所以,消化不良的臨床癥狀沒有診斷特異性,換句話說,決不能對一例有上述消化不良癥狀主訴的患者在沒有進行必要的客觀檢查之前,就輕易地做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診斷,不然,可能會將一些器質(zhì)性疾病漏診和誤診。另外,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程常常較長,預后較好,因此,對于近期內(nèi)剛出現(xiàn)消化不良癥狀、病情較重的病例更不可貿(mào)然診斷為功能性消化不良。一般地講,對于初步診斷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也應至少隨診觀察2個月以上,如果仍沒有發(fā)現(xiàn)器質(zhì)性病變者才可以確診為功能性消化不良[3]。
盡管FD并無高酸狀態(tài),但抗酸治療仍然有效,尤其對表現(xiàn)為胃痛的患者,可選用H2受體阻滯劑或質(zhì)子泵抑制劑(PPIs)進行治療,質(zhì)子泵抑制劑抑酸作用要明顯強于H2受體阻斷劑,療效維持時間也較長。也可選用選擇性抗膽堿藥物哌侖西平(哌吡氮平),使胃液分泌減少,還能明顯降低空腹、試餐刺激后血清促胰液素水平,對胃黏膜細胞也有保護作用,對腹痛、燒心癥狀的消除有較好效果。一般來說,F(xiàn)D的預后良好,但本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涉及內(nèi)科消化和心血管、婦科、內(nèi)分泌以及精神心理等多個科室,所以正確診斷和治療至關(guān)重要??梢詤⒄赵\斷標準,經(jīng)過檢查排除各種器質(zhì)性、代謝性和系統(tǒng)性疾病的可以診斷FD,在給予相應治療的同時,應繼續(xù)觀察,如有報警癥狀和體征出現(xiàn)應系統(tǒng)檢查以除外器質(zhì)性病變。
參考文獻
[1] 王吉耀,主編.內(nèi)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457.
[2] 侯曉華.開展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理、生理研究.中華消化雜志,2003,2:69-70.
[3] 孫雄,金士毛,龔鐳.耐倍聯(lián)合黛力新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療效觀察[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09(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