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舒適護理模式在腦血管造影術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科收治的96例腦血管造影術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實施舒適護理。結果 觀察組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和漢密頓焦慮量表(HAMA)得分均顯著小于對照組(t=4.955,P<0.01;t=5.103,P<0.01)。觀察組總并發(fā)癥率(6.3%)顯著低于對照組(22.9%)(χ2=4.098,P<0.05)。結論 舒適護理應用于腦血管造影患者,有助于提高患者身心舒適度,降低身心應激反應,從而降低并發(fā)癥。
關鍵詞:舒適護理; 腦血管造影; 常規(guī)護理
腦血管造影是新一代血管造影的成像技術,是評判腦血管內病變性質及病變程度的金標準[1]。隨著介入放射學的發(fā)展,腦血管造影成為腦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療前后的常規(guī)檢查項目,但此項檢查存在相應的術后并發(fā)癥。我科對腦血管造影術患者實施舒適護理,取得較為顯著的護理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我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6例腦血管造影術患者。排除標準[2]:有嚴重出血傾向或出血性疾病者;腦疝晚期;腦干功能衰竭者;對造影劑過敏者;有嚴重心、肝或腎功能不全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均為48例,觀察組男33例,女15例,年齡30~81歲,平均年齡(55.2±12.9)歲,疾病類型: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18例,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17例,腦梗死13例。對照組男34例,女14例,年齡31~80歲,平均年齡(55.1±12.7)歲,疾病類型: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16例,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18例,腦梗死14例。組間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兩組患者取平臥位,術野按常規(guī)消毒鋪巾,采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腹股溝區(qū)股動脈穿刺(選擇動脈搏動最明顯區(qū)域),置入血管鞘,然后依次從頸總動脈、頸內動脈和椎動脈置入造影管,用高壓注射器注入造影劑。
1.2.2對照組 患者行常規(guī)護理,主要內容包括:①術前指導。包括術前檢查(如肝腎功能、血凝常規(guī)、血常規(guī)、血脂、血糖、乙肝五項、丙肝抗體、梅毒抗體、心電圖、碘過敏試驗、胸部透視等),身體準備(飲食,藥物調理等,以便能有較為穩(wěn)定的生理狀態(tài)接受手術,并注意術前6h禁食,進手術室前摘除金屬飾品等),心理準備(健康教育:主要為手術原理、流程、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等;心理支持:主要為對患者情緒上的安慰)。②術中護理。主要包括心理護理(在手術過程中對患者予以心理支持),手術配合(配合手術醫(yī)生傳遞相關的手術器械,根據(jù)手術進程準備下一步的手術環(huán)境)和指標監(jiān)測(患者臨床表現(xiàn):如表情、動作、語言等;生理指標:如心率、血壓、呼吸、脈搏、經(jīng)皮血氧飽和度)等。
1.2.3觀察組 患者行舒適護理,護理內容基本同對照組,但強調患者的身心舒適性。①心理護理。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知情程度。我們告知患者3個方面的可能,?訩手術一切順利的可能,?訪手術非常不順利的可能,?訫根據(jù)患者情況,手術順利的可能程度。心理舒適。我們在與患者的交流中,盡可能準確的掌握患者最需要的咨詢信息,始終以溫馨,熱情,誠懇的態(tài)度對待患者。②生理護理。主要包括兩個方面:?訩術前熟悉環(huán)境。在患者手術前,我們領患者先進手術室參觀,并實地介紹手術的流程,從而使患者對手術室有一個初步的印象,手術時對環(huán)境的陌生感降低。?訪生理舒適。術前我們根據(jù)患者的體質,習慣和性格等因素,幫助患者從飲食、睡眠、鍛煉等方面,盡可能的將身體狀態(tài)調整到最佳。在手術過程中,在不影響手術操作的前提下,根據(jù)患者要求,適當調整患者體位,幫助患者保暖,微調室內光線、溫度等。
1.3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4 效果觀察 ①術前30min情緒狀態(tài):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共17項,<7分為正常,7~20分為可能有抑郁,>20分為肯定有抑郁,得分越高,抑郁的嚴重程度越高。漢密頓焦慮量表(HAMA),共14項,< 7分為正常,7~14分為可能有焦慮,>14分為肯定有焦慮,得分越高,焦慮的嚴重程度越高。②術后并發(fā)癥:如心動過緩,低血壓,腦血管痙攣,穿刺部位血腫和血栓形成等。
2結果
3討論
舒適護理是以關注患者身心狀態(tài),全面提高患者身心舒適度的一種護理理念。腦血管造影在診斷腦部疾病方面有著明顯優(yōu)勢,但畢竟屬于有創(chuàng)操作,嚴重者可能會影響手術的順利進行,甚至給患者帶來生命危險。鑒于腦血管造影患者的術前特點,我們在此應用舒適護理。
腦血管造影可能產生一些相關的并發(fā)癥,有研究指出[3],并發(fā)癥的產生,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患者體質差異性,患者病情,術者操作水平,造影技術的本身特點,以及患者心理狀態(tài)。其中心理狀態(tài)不僅是并發(fā)癥發(fā)生的獨立因素,而且還能影響到患者的生理狀態(tài)[4,5]。
本次我們采用舒適護理,主要從3個方面來展開,①讓患者享有知情權。我們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許多患者的術前焦慮和抑郁,主要是來自于對未知的不確定。因此我們告訴患者最壞的可能,這樣患者的心理范圍有了預期,對其情緒穩(wěn)定有積極意義。②提高患者心理舒適度。讓患者感受到尊重;積極為患者服務,讓患者感受到滿足。③提高患者生理舒適度,主要是加強患者自身生理狀況調理和降低對手術室環(huán)境的陌生感,從而使患者能以更高的生理狀態(tài)接受手術。
從本次結果來看,術前30min觀察組HAMD和HAMA得分均顯著小于對照組,顯示了更好的情緒狀態(tài),觀察組總并發(fā)癥率顯著低于對照組,顯示了更好的護理效果。我們認為,舒適護理應用于腦血管造影患者,有助于提高患者身心舒適度,降低身心應激反應,從而降低并發(fā)癥。
參考文獻:
[1]陳鴻梅,蘭鴻,夏昌華,等.數(shù)字減影全腦血管造影術后尿潴留相關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J].護理學雜志,2010,25(9):26-27.
[2]魏光如,高旭光.腦血管造影的臨床應用[J].中國全科醫(yī)學,2009,12(9):1633-1634.
[3]榮清桃.腦血管數(shù)字減影造影并發(fā)癥的觀察及護理[J].當代護士,2008,17(2):13-14.
[4]胡艷其.全腦血管造影術護理近況[J].內科,2008,3(6):967-969.
[5]石云.缺血性腦血管病行全腦血管造影術115例臨床觀察與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8,14(6):39-40.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