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討論分析血液標本采集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為臨床中疾病的診治提供相關科學依據(jù)。方法 選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4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集所有患者的血液標本,對患者血液標本的采集時機,采集部位,標本溶血,送檢時間等因素進行分析,討論其對于生化結果檢測的影響。結果 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對于患者血液標本的采集時機,采集部位,標本溶血,送檢時間等因素均能夠對于患者的生化檢驗結果產(chǎn)生影響。結論 對于患者的血液進行生化檢測的時候,應當嚴格控制對于患者血液標本采集的誤差,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關鍵詞:血液標本;采集;生化檢驗;結果;影響
在臨床醫(yī)學中,隨著現(xiàn)代醫(yī)療水平的進步,在對于疾病的診斷的水平目前已不僅僅局限于從患者的外部表征進行判斷。生物化學的發(fā)展,使得對于疾病的診斷可以通過患者相關血液的生化檢查進行確證。通過生化手段對于疾病診斷方面的介入,可以將疾病的診治從之前的整體水平提升到更為細致的分子水平,從疾病的相關代謝通路,分子水平機制方面進行確診,保證了一定的準確度[1]。
然而,在生化檢驗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對于患者血液標本的采集,由于每一名患者的個體差異性不同,并且,由于患者血液采集的時間點不同,處理方法,實驗人員,送檢時間,檢驗儀器等各方面的差異性[2],因此,往往會導致生化檢驗結果會出現(xiàn)這樣或者那樣的偏差,這勢必會影響到患者生化檢驗結果的可靠程度。而生化檢驗結果的可靠程度是臨床診斷的重要依據(jù)。因此是否能夠很好的控制患者血液標本采集中的誤差,最終化驗結果的準確性的確證尤為關鍵[3]。
在本次研究中,我們將一年內來我院就診的400例患者的血液樣本進行采集并分析,討論血液標本采集對于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現(xiàn)將本次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4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保證所有患者自愿參與。在40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35例,女性患者165例,年齡18~74歲,平均年齡(43.21±12.32)歲。對所有患者的血液標本進行采集、進行抗凝處理后于室溫條件下進行儲藏,并對采血時間點、采血部位進行相關記錄。
1.2方法 將患者的血液進行采集后,并進行相關的資料記錄。將血液采用抗凝劑進行抗凝處理,并離心分離,將其中的血清血細胞進行分離后置于不同的容器中,以便接下來進行生化檢驗。
采用雅培C80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對所采集的400份血液樣本中的生化指標進行檢測,通過對生化指標的相關分析,進而比較在不同采血時間點,不同采血部位,不同標本溶血,不同檢驗時間樣品的差異,并對其生化結果檢驗的影響進行討論。
1.3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5.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處理,并保證實驗結果真確有效,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2檢驗,當P<0.05時,表示結果差異具有顯著性。
2 結果
2.1不同血液采集時機對于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 有相關文獻表明,對于患者進行生化檢測,當檢測指標發(fā)生變化時,對于患者血液標本的采集時機也應當發(fā)生相應改變,在本次研究中,我們對研究結果進行分析,將不同檢測物質所對應的檢測時間段進行總結,現(xiàn)歸納如下:①若檢測的指標是患者的肝腎功能,以及血糖水平,則應當在清晨空腹時抽取靜脈血液標本進行檢驗。但應當注意患者空腹不應當超過12h,否則會因為人體代謝中其他物質含量會出現(xiàn)一定的異常從而影響檢測結果。②若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需要輸液,則患者血液標本采集時機應當在患者輸液前或者輸液后2h以后,以免相關藥物在血液中出現(xiàn)一定的反應,從而影響對于生化結果的檢驗。③若患者處于空腹狀態(tài)的時間過長,則可能導致患者血糖含量偏低,同時血清膽紅素含量,游離脂肪酸的含量也會明顯增高,因此應當適度控制患者的空腹狀態(tài)。
2.2血液標本采集部位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 通常對于需要輸液的患者,采血部位應當在輸液的對側,這樣可以保證相關電解質含量的正常。禁止在輸液手臂的同側采血,以免影響監(jiān)測結果,同時應在檢驗申請單上注明\"輸液時采血\".邊輸液邊同側采血與異側正常采血相比血糖結果差異很大。見表1。
2.3標本溶血對于檢測結果的影響 臨床由于抽血不當引起溶血最為多見,而且對所采集到的血液標本進行管理過程中,往往會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標本出現(xiàn)一定的溶血現(xiàn)象。在本次研究中,我們將討論發(fā)生溶血現(xiàn)象的標本和正常的血液標本進行對比,是否會對生化結果的檢驗產(chǎn)生影響。
結果表明,溶血標本對很多檢測結果有影響。如果待測物細胞內濃度高于血清/血漿,則結果會增高,如鉀、乳酸脫氫酶、谷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等。溶血標本還干擾比色測定,特別是在300~500nm,還可干擾某些化學反應,如膽紅素的重氮反應,可被血紅蛋白抑制,也會干擾膽固醇的酶法測定。因此將溶血標本原則上不能使用。
2.4血液送檢時間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 將患者的血液樣本進行采集過后,血液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產(chǎn)生一定的變化,因此對于生化檢驗結果,必然會出現(xiàn)一定的誤差。本次研究中,我們將規(guī)范送檢以及推遲1h后送檢的結果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當推遲將血液樣本進行送檢后,患者血液中GLU的含量明顯偏低,而LDH的含量則明顯升高,兩組結果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x2=6.34.P<0.05.
3討論
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水平的日益進步,在對于疾病的臨床診斷過程中,采用儀器分析的方法,通過對于血液進行相關的生化試驗,通過生化檢驗結果對于疾病的診治作用越來越突出。然而在這個過程中就必須保證生化結果檢驗的準確性。目前,通過大量的工作經(jīng)驗以及查閱文獻進行分析可以知道,醫(yī)護人員的采血操作,血液采集時間,采集部位,溶血等因素均能夠影響到最終的血液生化檢測結果。
因此本次研究中,通過對于400例患者的血液標本進行檢測,分析。總結出了相關的影響生化結果的因素,現(xiàn)歸納如下:
3.1血液采集時間 一般來說,應當根據(jù)患者的檢測指標進行相關的時間段采血,保證采血過程中的空腹,飽腹程度。
3.2血液采集部位 一般來說,對于患者血液采集采取靜脈抽血的方法,然而對于需要進行輸液的患者,應當進行輸液對側采血,盡量使采血點遠離針頭位置[4],避免藥物對于結果產(chǎn)生相關影響。邊輸液邊同側采血為臨床護士常犯的錯誤。如患者正在輸液,而所輸?shù)囊后w為10%的葡萄糖鹽水,同側采血會使血糖明顯升高。
3.3溶血以及送檢時間 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患者血液標本溶血會對研究結果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一旦患者血液標本發(fā)生溶血,應當對患者采取重新采血化驗。并應當對血液進行及時送檢,避免時間過長引起血液的變質。
綜上所述,在采用生化檢驗手段對于疾病進行診斷治療時,應當嚴格控制血液標本采集的各方面因素,從而使檢驗結果能夠更為有力的反應患者的患病情況,為診斷,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臨床依據(jù)。
參考文獻:
[1]潘紅,高偉,李敏智;血液標本采集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探討[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3;21(12);215.
[2] 鄭劍;血液標本采集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探討[J].中外醫(yī)療;2011;30(2);7-8.
[3] 龔建武;血液標本采集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研究[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20(4) ;481-482 .
[4] 曲玉梅;血液標本的采集對檢驗結果的影響[J].經(jīng)驗交流;2010;19(6);93-94.
編輯/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