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缺血性腦卒中合并急性肺損傷患者的護理措施。方法 選取68例缺血性腦卒中合并急性肺損傷患者為研究對象,在做好缺血性腦卒中急性期護理的同時,重視呼吸道護理干預。結果 綜合治療護理后,患者PaO2(11.31±1.42)kPa明顯增高,PaCO2(6.69±1.11)kPa明顯降低,治療前后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結論 加強原發(fā)病急性期護理,動態(tài)監(jiān)測肺功能,防止呼吸道感染,可有效改善缺血性腦卒中合并急性肺損傷患者的血氣分析指標,改善患者預后。
關鍵詞:急性肺損傷;缺血性腦卒中;護理措施;血氣分析指標
急性腦功能損傷,如急性腦血管以外、急性腦梗死、缺血性腦卒中早期常合并急性肺損傷[1]。急性肺損傷(ALI)是一種急性進行性缺氧性呼吸功能障礙,致病因素復雜。缺血性腦卒中合并急性肺損傷患者癥狀重,極易發(fā)生呼吸窘迫綜合癥,導致患者呼吸驟停而死亡。本文以68例缺血性腦卒中合并急性肺損傷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護理干預對促進患者康復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2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缺血性腦卒中合并急性肺損傷患者68例,其中患者男41例,女27例;平均年齡(53.7±0.58歲)。入選者均符合第4屆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急性腦卒中診斷標準[2],并發(fā)急性肺損傷癥狀。
1.2缺血性腦卒中急性期護理
1.2.1溶栓護理 超早期溶栓治療可有效改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癥狀,有利于延緩病情的進展[3]。溶栓術后應加強護理,動態(tài)監(jiān)測溶栓過程中患者的生命體征,重點監(jiān)測有無有無出血傾向,包括牙齦出血、鼻腔出血、小便帶血、皮膚黏膜有無出血點、淤血瘀斑等,防止顱內出血加重患者意識障礙,及時觀察雙側瞳孔是否等大等圓,早期發(fā)現(xiàn)腦疝并及時進行治療干預。盡量減少有創(chuàng)性侵入性操作,防止血栓再次形成,注意觀察患者肢端溫度、皮膚色澤,有無感覺異常、疼痛及肌力減退,每1h觀察足背動脈波動情況并做好記錄,防止繼發(fā)性動脈栓塞。
1.2.2用藥治療的護理 急性期缺血性腦卒中常采用抗凝、降纖、\"抗血小板\"藥物治療,治療過程中嚴密觀察患者有無出血傾向;靜脈輸液采用PICC置管、留置針或深靜脈置管,減少穿刺頻率,盡量避免侵入性操作。定時監(jiān)測全血細胞計數(shù),早期發(fā)現(xiàn)凝血功能異常。急性期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一般不使用降壓藥,以免腦血流灌注量減少而加重梗死癥狀;如存在顱內壓增高癥狀,臨床常用20%甘露醇降低顱內壓,減輕腦水腫。甘露醇靜脈滴注速度要快,一般125ml應在30min內滴完,降壓藥使用30min后應復測血壓1次,并記錄24h出入量。
1.2.3顱內壓增高的護理 腦水腫是腦梗死急性期患者常見癥狀,常在發(fā)病后3~5d腦水腫程度最嚴重,腦疝的發(fā)病率也最高。因此應動態(tài)監(jiān)測血壓變化,監(jiān)測頻率應視患者血壓波動情況而定,急性期血壓監(jiān)測應維持在1次/h。同時觀察患者有無意識障礙、雙側瞳孔是否不等大、患者有無頭痛及噴射性嘔吐等顱內高壓癥狀,并做好監(jiān)測記錄,以備醫(yī)生隨時了解病情。適當抬高床頭約20~30°,盡量少搬動頭部,護理時同軸翻身,排除引起顱壓增高的因素。
1.3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血氣分析指標用(x±s)表示,行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顯著性。
2結果
3討論
孫般若[4]等研究表明,急性腦缺血可引起肺部炎癥滲出,引起低氧血癥,導致急性肺損傷,因此,在加強原發(fā)病護理、有效控制頭部癥狀的同時,應重視呼吸道監(jiān)護。
3.1動態(tài)監(jiān)測肺功能 缺血性腦卒中合并急性肺損傷患者大多在ICU接受治療,采用心電監(jiān)護儀動態(tài)監(jiān)測患者呼吸功能監(jiān)測,了解血流動力學變化,分析動脈血氧飽和度,判斷患者肺損傷的情況,掌握患者ALI的轉歸。
3.2預防感染 急性肺損傷患者極易并發(fā)感染,感染后患者預后一般較差,因此,應加強敏感抗生素的治療,重視ICU病房環(huán)境,醫(yī)務人員加強洗手,積極預防外源性感染。使用一次性醫(yī)療用品,患者查體用具標注床號、姓名,防止交叉感染。治療護理過程中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規(guī)范,嚴格消毒,防止醫(yī)源性感染。
3.3機械通氣的護理 黃紹光[5]在《呼吸機治療與監(jiān)測新技術》中指出,急性肺損傷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機械通氣治療,通氣治療可保證患者氧氣需要,提高動脈氧分壓,改善血氧含量。
3.3.1濕化護理 機械通氣時利用呼吸機的電熱恒溫發(fā)生器,將水加溫后產(chǎn)生水蒸氣對進行濕化,濕化溫度一般維持在35~38℃,以保持患者呼吸道濕潤,減輕呼吸道損傷??梢栽跐窕杭尤胂?、化痰藥物,讓藥物通過霧化進入肺泡,促進下呼吸道炎癥消散。
3.3.2氣囊管理 氣囊壓力一般設置低2.45KPa,以防止壓力過大損傷氣道黏膜。也可采用氣囊壓力表定時測壓法,一般氣囊壓力為25cmH2O在安全范圍。
保持氣道通暢:觀察患者氣道內有無痰液阻塞,如有吸痰指征時應采取吸痰護理,本院采用持續(xù)聲門下吸引法,既保證了呼吸機通氣功能,又使痰液有效吸除,減少了呼吸暫停現(xiàn)象的發(fā)生。
3.3.3 VAP的預防 孫穎[6]等在研究在表明,醫(yī)院獲得性肺炎(HAP)中最嚴重的類型即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是導致ICU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發(fā)病率高達25~76%。本院保持ICU病室的環(huán)境清潔,控制探視人員,每日更換消毒呼吸機管路,有效減少了肺部合并癥,預防了VAP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宿英英.神經(jīng)系統(tǒng)急危重癥監(jiān)護與治療[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437.
[2]中華神經(jīng)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1996,29:379-380.
[3]Najib T, Ayas Allen A J, Hirsch Ismail,et al.New frontiers in obstructive sleep apnoea.[J].Clinical science (London, England : 1979),2014,127(4):209-16.
[4]孫般若,邵迎紅,李劍.老年男性人群代謝異常與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關系的分析[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4,94(12):913-918.
[5]黃紹光.呼吸機治療與監(jiān)測新技術[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2:148.
[6]孫穎,徐岫嵐,何力.老年缺血性腦卒中合并急性肺損傷患者外周血輔助性T細胞表達的分析[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13(03):272.
[7]Halbert RJ, Natoli JL, Gano A, et al. Global burden of COPD: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 analysis [J]. Eur Respir J,2006,28:523-532.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