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新生兒膽紅素腦病MRI影像特點。方法 選取2010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27例膽紅素腦病新生兒為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27例新生兒MRI影像特點。結果 所有新生兒中,22例新生兒T1WI蒼白球?qū)ΨQ性高信號,11例新生兒底丘腦T1WI高信號,T2WI等信號。10例患兒中橋腦背側(cè)、延髓、腦T1WI高信號,橋腦腹側(cè)信號無異常現(xiàn)象。結論 MRI有助于臨床診斷新生兒膽紅素腦病。
關鍵詞:新生兒;膽紅素腦??;MRI
新生兒膽紅素腦病是高膽紅素血癥誘發(fā)的嚴重并發(fā)癥,臨床若不給予積極的診斷和治療,會導致新生兒出現(xiàn)后遺癥,甚至導致新生兒死亡。因此,早期診斷對新生兒來說意義重大。2010年8月~2013年8月,我院對收治的27例膽紅素腦病新生兒給予MRI診斷,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現(xiàn)總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27例膽紅素腦病新生兒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7例,女10例;年齡7~13d,平均9.5d;胎齡36~42w,平均胎齡39.4w;早產(chǎn)兒8例,足月兒19例?;純号R床主要有嗜睡、四肢肌張力增高、反應差、刺激不哭、抽搐。
ABO血型不容、敗血癥、Rh血型不合均可能導致膽紅素腦病,正常血清總膽紅素峰值均不小于365.6μmol/L,最高值983.3μmol/L[1,2]。
1.2方法 27例患兒均在血清總膽紅素高峰期之后進行MRI檢查。檢查儀器:PhilipsIntera aehieva3.0TMRI掃描儀。掃描參數(shù):FFE T1WI,TE15ms,TR300ms;TSE T2WI,TE100ms,TR4000ms,,軸面及矢狀面掃描,層厚為4mm。之后行FLAIRT2WI,TR/TE/TI分別為8500ms、107ms、2500ms。利用DWI擴散加權單次激發(fā)強化敏感編碼序列,TE103ms,TR4000ms,在三個方向上施加梯度磁場[3-5]。
由2名專業(yè)影像醫(yī)師評價蒼白球、底丘腦信號的高低。蒼白球T1WI高信號評價參照同一患兒殼核T1WI信號,底丘腦T1WI高信號參加同一患兒腹側(cè)及背側(cè)丘腦T1WI信號。
2 結果
所有新生兒中,22例新生兒T1WI蒼白球?qū)ΨQ性高信號,T2WI蒼白球等信號;剩余5例患兒底丘腦和蒼白球T1WI和T2WI信號無明顯異常;DWI27例患兒無基底節(jié)異常信號。11例新生兒底丘腦T1WI高信號,表現(xiàn)為八字形對稱性短T1信號灶,或底丘腦點狀短T1信號灶,T2WI等信號。10例患兒中橋腦背側(cè)、延髓、腦T1WI高信號,橋腦腹側(cè)信號無異常現(xiàn)象。
3 討論
臨床資料統(tǒng)計指出,近年來,新生兒膽紅素腦病逐漸成為新生兒臨床常見疾病,其主要因為新生兒血腦屏障損害,未結合膽紅素和白蛋白的結合物均可經(jīng)由血腦屏障自由出入腦內(nèi),腦細胞中未結合膽紅素沉積,且沉積在神經(jīng)核,其中,蒼白球最容易受累。新生兒在急性期,神經(jīng)核部位T1WI表現(xiàn)為高信號[6]。盡管如此,目前,臨床尚未明確膽紅素腦病的病理基礎,臨床經(jīng)驗指出,其極有可能與膽紅素對神經(jīng)細胞膜破壞、星形膠質(zhì)細胞反應以及膽紅素在神經(jīng)細胞沉淀等有關[7,8]。
本文對2010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27例膽紅素腦病新生兒進行MRI診斷,研究結果中,27例患兒血清總膽紅素在365.6μmol/L之上,且明顯升高,T1WI蒼白球?qū)ΨQ性高信號,T2WI等信號,該研究結果與相關文獻報道一致。本組27例新生兒底丘腦T1WI呈高信號,T2WI呈等信號,且發(fā)生率次于蒼白球后部。本文27例新生兒中,11例新生兒底丘腦T1WI高信號,表現(xiàn)為八字形對稱性短T1信號灶,或底丘腦點狀短T1信號灶[9]。本組新生兒中,10例患兒中橋腦背側(cè)、延髓、腦T1WI高信號,橋腦腹側(cè)信號無異常現(xiàn)象,這與是否是高膽紅素血癥引起的需進一步驗證。然而,新生兒膽紅素腦病臨床較為少見,容易出現(xiàn)誤診和漏診,因此,臨床鑒別診斷時需要結合基底節(jié)區(qū)其他病變綜合判斷。
綜上所述,MRI在臨床檢查新生兒膽紅素腦病上有一定的診斷價值,有助于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意見。
參考文獻:
[1]湯行錄,陳翔,陳偉,等.慢性核黃疸所致腦性癱瘓的磁共振成像特征及臨床意義[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9,15(4):357-359
[2]李豪剛,張玉忠,陳凱,等.MRI在新生兒膽紅素腦病中診斷價值[J].放射學實踐,2013,28(10):1062-1064.
[3]毛健,富建華,陳麗英,等.重度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蒼白球磁共振成像特征及其臨床意義[J].中華兒科雜志,2007,45(1):24-25.
[4]張永峰,王雪芹,王永芹.MRI對新生兒重度高膽紅素血癥腦損傷的診斷價值[J].中國臨床實用醫(yī)學,2010,04(08):124-125.
[5]曹亞先,張雪林.MRI及1H-MRS對新生兒蒼白球膽紅素損傷的監(jiān)測價值[J].臨床放射學雜志,2012,31(01):107-111.
[6]周勇,李貴南,莊嚴,肖倬君,等.血清膽紅素水平與膽紅素腦病MRI表現(xiàn)的相關性分析[J].醫(yī)學臨床研究,2013,30(10):1973-1975.
[7]廖偉華,王小宜,吳武林,姜新雅,等.MRI鑒別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與急性膽紅素腦病的價值[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9,11(03):181-184.
[8]任慶國,康笑水,鄭金勇,于榮,等.MRI在新生兒膽紅素腦病中的應用價值[J].山東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48(02):91-93.
[9]羅志程,鄧新源,梁菊香,何州,等.MRI在新生兒急性膽紅素腦病診斷價值[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10(35):112-115.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