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應用整體護理對預后的影響。方法 選擇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7例COPD患者的臨床資料,給予全部患者整體護理。結果 患者經(jīng)護理后,SGRQ得到明顯改善,與護理前評分比較,結果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患者護理前與護理3個月后6min步行平均距離比較,結果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 給予COPD患者整體護理可改善患者預后,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整體護理;護理預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慢性疾病之一,具有易反復發(fā)作等特點,病情嚴重的患者會喪失勞動能力,生活無法自理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也是導致患者病死的重要因素之一。我院通過對COPD患者采用整體護理模式,觀察其對患者預后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7例COPD患者的臨床資料,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23例;患者年齡45~75歲,平均年齡(61.4±4.7)歲;患者病程8~15年,平均病程(11.5±1.8)年。
1.2病例納入標準 全部病例診斷根據(jù)2006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國倡議(COLD)中的診斷標準。
1.3排除病例標準 排除嚴重心功能不全患者;排除心血管、肝、腎及造血系統(tǒng)嚴重原發(fā)病患者;排除精神病患者;排除過敏體質患者。
1.4方法 全部患者給予對癥治療、抗感染、呼吸功能鍛煉等康復治療,治療的同時給予整體護理,具體方法如下。
患者入院時詳細了解患者病情情況,向患者講解住院環(huán)境及治療機制,使患者能夠較快地熟悉住院環(huán)境,消除陌生感。與患者及其家屬保持積極、有效的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詳細了解患者心理情緒狀態(tài)及引起不良情緒反應的原因,給予積極的疏導,使患者樹立治療的信心。
保持良好的住院環(huán)境,病室內(nèi)定時通風,確保室內(nèi)空氣流暢;定時清理、消毒病區(qū),保持病室干凈、整潔;病室內(nèi)設置溫濕度劑,設立空調(diào)等,控制病室保持適宜的溫度與濕度;病區(qū)內(nèi)嚴禁吸煙、喧嘩,保持安靜環(huán)境,使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
對患者痰液粘稠度進行分析,觀察患者咳嗽、咳痰情況,痰的顏色、量、粘稠度等情況,及時給予清理呼吸道;給予患者持續(xù)低流量吸氧,及足夠水分,2~3次/d給予患者氧氣趨動霧化吸入。觀察患者呼吸型態(tài)的改變情況,如呼吸頻率、節(jié)律及方式程度,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情況,并做不,以評估患者缺氧程度,并給予積極的護理。患者保持半臥位或半坐位,以緩解缺氧癥狀,給予氧療。
遵醫(yī)囑給予正確用藥,并觀察患者用藥期間的不良反應情況,告知患者用藥可能存在的不良反應,及其臨床療效,如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應及時告知醫(yī)師,給予積極的處理。與患者共同制定康復計劃,指導患者定期進行呼吸功能訓練。加強健康教育知識講解,采用配合宣傳冊、光盤、院內(nèi)健康知識講座、電視節(jié)目播放等形式,對患者進行疾病相關知識宣貫。
對患者的飲食習慣進行了解,與營養(yǎng)師及患者、患者家屬共同制定食譜,確?;颊弑3至己玫臓I養(yǎng)平衡。飲食以高蛋白、高維生素及高熱量、易消化食物為宜,按患者病情情況給予流食、半流食或正常飲食?;颊哌M食前給予吸氧,保證患者充分的休息,可采用少食多餐的形式。
指導患者掌握自我護理方法,盡量避免疾病的誘發(fā)因素,如吸煙、粉塵、刺激性氣體,盡量不要到人群聚集的地方;注意保暖,合理進行飲食調(diào)節(jié)及營養(yǎng)支持;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及呼吸肌鍛煉,時刻關注自身機體變化情況,學會觀察發(fā)病前兆,并給予積極的治療;叮囑患者出院后做定期復查,及時了解身體狀況。
對全部患者進行為期1~3個月的隨訪,觀察患者護理后的呼吸困難改善情況、6min步行距離改善等情況。
1.5療效判定標準 采用圣喬治呼吸和肺功能調(diào)查問卷(SGRQ)對患者護理前后在癥狀部分、活動部分、影響部分評分進行對比,分值越低,表明患者改善情況越好。
1.6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5統(tǒng)計分析學軟件進行分析,t檢驗處理,P<0.05具有顯著性差異。
2 結果
患者經(jīng)護理后,SGRQ得到明顯改善,護理3個月時SGRQ各項評分與護理前評分比較,結果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護理1個月后,患者6min平均步行距離約為(224.1±110.4)m,護理3個月后6min步行平均距離(287.7±112.4)m,護理前與護理3個月后6min步行平均距離比較,結果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
3 討論
COPD臨床表現(xiàn)為肺功能進行性減退的疾病,是老年人群臨床常見的疾病之一,COPD具有反復性發(fā)作的特征,常給患者帶來極大的不便,嚴重影響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質量。臨床研究指出,有效的護理干預對提高患者臨床療效,改善預后具有重要的作用[1]。
我院通過對57例COPD患者采用整體護理模式,從患者入院到出院給予全方位的護理干預,旨在輔助治療,提高患者臨床療效,改善預后[2]。本組護理工作從患者未入院開始,營造良好、舒適的住院環(huán)境,使患者在住院期間擁有良好的休息、治療環(huán)境;患者入院后,詳細向患者講解住院環(huán)境,消除患者剛入院時的緊張、焦慮情緒,并在護理過程中,給予積極的心理干預,使患者身心均處于最佳狀態(tài),有助于病情的改善。在護理過程中,注重患者本身的意愿,護理期間詳細觀察患者病情情況,在飲食調(diào)節(jié)、用藥等方面給予針對性護理方案,使其更適應患者的治療特點[3]。由于患者反復呼吸道炎癥,使氣道粘膜纖毛運動減弱,造成咳嗽無力、排痰排出不暢等問題,嚴重影響通氣功能,因此在護理過程中,及時有效的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是改善通氣功能,減少患者呼吸困難問題的有效方法。對此,我們還采取提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以減少病情反復發(fā)作的可能。
通過本組護理后,患者6min步行距離及SGRQ評分較護理前得到明顯改善,表明整體護理有效改善患者預后。
參考文獻:
[1]葛福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中外醫(yī)療,2012,120(1):145-146.
[2]王碧君,李衛(wèi)玉,王曉培. 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整體護理分析[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2,7(3):136-137.
[3]韓婧偉. 對COPD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0,2(4):206-207.
[4]Ezzell L,Jensen GI. Malnutrition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J]. Am J Clin Nutr,2000,72(6):1415-1416.
[5]Weiner P,Azgad Y,Ganam R.Inspiratory muscle training combined with general exercise reconditioning in patients with COPD[J].Chest,1992,102:1351.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