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品管圈活動對延長小兒靜脈留置針使用時間的觀察。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動小組,選定延長小兒靜脈留置針使用時間為活動主題,對活動前影響靜脈留置針使用時間的原因進行分析,制定相應的整改措施、護理流程并組織實施。對靜脈留置針留置、拔出時間、拔出原因進行登記,不定期檢查,并采取有效的鞏固措施。結(jié)果 經(jīng)過品管圈活動,留置針使用時間由原來的2.4d延長到3.7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從而減輕了患兒的痛苦,也降低了護士的工作量。結(jié)論 品管圈活動可有效改進工作運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延長小兒靜脈留置針使用時間。
關鍵詞:小兒靜脈留置針;使用時間;品管圈活動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工作性質(zhì)相近或相關的人同組成一個圈,本著自動自發(fā)的精神,運用各種改 善手法,啟發(fā)個人潛 能,透過團隊力量,結(jié)合群體智慧,持續(xù)從事各種問題的改善,使每位成員有參與感、滿足感、成就感,從而認識到工作的意義 和目的[1],是員工自動自發(fā)地參與管理活動,是持續(xù)質(zhì)量改進運作方式,已不斷融人了醫(yī)院細節(jié)管理中。為了更好改進護理工作方法,提高護理管理質(zhì)量,2013 年5月我科開展品管圈活動,科室人員自愿報名,確定品管圈活動主題是提高小兒靜脈留置針使用效果,經(jīng)過3個多月取得了良好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成立QCC小組:成員由本科全體護士以小組形式自愿組成,共12名。其中,護士長1名,主管護師3名,護師3名,護士5名。確定QCC小組名稱,選出圈長一名(由護士長擔任),設立輔導員一名(由主管護師擔任)。由QCC成員提出護理工作中存在的急需解決的問題,用5M選題法(即力所能及(Manageable),有效可查(Measurable),需時適中(Moderate Duration),醫(yī)院賞識(Management Appreciation),圈以自豪(Members Pride)。最后確立活動主題圈定為延長小兒靜脈留置針使用時間?;顒訉嵤r間為2013年5月1日~8月10日,共3個月時間。
1.2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原因分析 我科為小兒心血管內(nèi)科,患兒病情一般較重,住院時間較長,98%以上的患兒都使用靜脈留置針進行輸液治療,留置針使用時間一般定為4d[2],超過時間予以拔管,但是一般50%左右的患兒往往沒有到達4d使用時間就予以了拔管,于是我們予2013 年2 月10 日~5 月1日,對靜脈留置針使用效果進行現(xiàn)狀分析調(diào)查,方法是每日對使用和拔除外周靜脈留置針的患者進行實名制登記,登記內(nèi)容包括床號、姓名、留置針型號、置管時間、留置部位及總使用時間、拔針原因( 靜脈炎、液體滲出、影響滴速、導管堵塞、管道自行脫落、患兒自行拔管及因感覺疼痛要求拔管等)[3],并自制留置針護理檢查評分表進行檢查評分,查出靜脈留置針非計劃拔管存在問題及發(fā)生人數(shù)、頻率,用柏拉圖排列出主次項目,見圖1。圖1 顯示影響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最多見的問題是堵管而拔管105 例,占19.59%,組織討論,從護士、患兒、患兒家屬、其他四大方面用魚骨圖說明影響靜脈留置針使用效果的原因,見圖2。
1.3對策與實施
1.3.1加強護理人員的培訓 充實QCC知識護理管理者應加大對護理人員的培訓力度,培訓內(nèi)容包括資料收集與分析技能、實施步驟與方法、電腦操作技能、QCC七大手法等;活動中專業(yè)人員進行分析和點評,提高護士對 QCC活動的認識,逐步掌握品管知識,學會各種品管手法,正確進行資料收集與整理,護士長和圈長組織人員參加護理部QCC 培訓2次,提高護理人員對QCC 的認識,活動過程中,大家根據(jù)QCC 步驟認真收集資料、登記,15d一次會議分析、反饋、討論,提出下一步改進措施及方向,實施中的困難或問題,及時請示輔導員,分析問題并提出建議。
1.3.2完善及改進操作流程
1.3.2.1選擇合適的血管 給患兒置留置針最重要的一步就是選擇血管,全科護士合理選擇、保護靜脈,靜脈選擇應優(yōu)先手背處血管,小兒行留置針穿刺和靜脈采血一起,為減少穿刺次數(shù),盡量選擇大血管,頭皮血管往往作為最后選擇;且盡量避開關節(jié)2cm內(nèi)進針,患兒活動大,關節(jié)處置管很容易折住軟管,從而輸液不暢引起拔管[3]。根據(jù)操作流程進行靜脈置管操作,操作時避免同一部位反復穿刺,盡量做到一針見血,可有效避免靜脈炎的發(fā)生;
1.3.2.2保持局部皮膚干燥,妥善固定 由于嬰幼兒配合差,易哭吵,喜出汗,故穿刺前用絡合碘消毒后再常規(guī)用酒精消毒一遍,穿刺后再用干棉簽擦拭穿刺周圍,或囑家屬于旁邊扇風,增加空氣流動以保持干燥,對于發(fā)熱的患兒,應在置管前囑家屬多喂溫開水,防止大量出汗后血管不充盈。用水膠體敷貼固定后再用膠布纏繞固定,彈力繃帶外固定2 圈,盡量做到松緊適宜,既能讓患兒舒適,又能防止留置針脫出,寫上置管時間;醫(yī)用水凝膠敷貼是一種類似于生命組織的高分子材料, 目前在臨床上廣泛用于外科創(chuàng)口的處理, 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符合倫理學要求。它由于在水中不溶解但可溶脹的高分子網(wǎng)絡及水組成, 能夠軟化分解壞死組織, 同時能吸收滲液及壞死組織, 具有極佳的清創(chuàng)作用; 含有豐富水分, 維持適宜的濕性環(huán)境, 使用清涼舒適, 有一定的鎮(zhèn)痛作用,可以減少靜脈炎的發(fā)生[4]。
1.3.2.3封管液的使用 活動前,我科常規(guī)使用5ml預充式封管液封管,即生理鹽水封管,堵管發(fā)生率較高,并且使用留置針后次日或再次日,輸液速度慢,家長要求重新留置靜脈留置針。于是科室人員集中開會討論,因為嬰幼兒配合能力差,活動或哭鬧時都可使靜脈內(nèi)壓增高,使血液倒流入套管內(nèi),如為生理鹽水作為封管液,堵管率較高,生理鹽水封管時,一般用量較大,注射器為5ml,推注速度不好掌握,如推注速度過快,使血管內(nèi)部壓力驟增,管壁通透性增加,可導致液體外滲影響留置時間。而用肝素封管,肝素可以與血液混合而不致堵管,也可以防止血栓形成,引起栓塞[5]。于是我科決定用2ml注射器抽取約2ml稀釋的肝素(31.25u/ml)封管。
1.3.3加強留置針使用宣教 向家屬和患兒進行如何保護留置針的知識宣教,告知其留置針使用時間(3~4d),4d后必須拔管進行重置,勿打濕及抓繞留置針,勿過度活動置管處關節(jié),并發(fā)放留置針健康宣教單 。
1.3.4加強留置針巡視與護理 在留置針操作后及時在登記本中進行實名制登記,每天輸液時打開繃帶觀察,觀察患兒穿刺周圍皮膚情況及留置針有無脫落,常規(guī)推注1~2ml生理鹽水然后再輸液,合理使用并做好留置期間的維護,做好日常護理,尤其是正確進行正壓封管;拔管后進行總使用時間的登記。
1.3.5監(jiān)測與評價 是提高QCC 效果的重要途徑,通過監(jiān)測與評價,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實施QCC 過程中存在的問題[6]。科內(nèi)自行設定了小兒靜脈置管護理檢查評分表。5~8 月份QCC 小組成員每日由一名成員進行留置針檢查、評價、宣教及評分,圈長進行總結(jié)、登記、落實宣教情況檢查,每月召開一次圈會,對相關措施的執(zhí)行情況進行分析,改進存在的不足,發(fā)現(xiàn)問題相互之間提醒、討論,并及時改進。經(jīng)過不斷改進、分析、評價,檢查評分明顯提高,見圖3。
2結(jié)果
經(jīng)過半年的QCC 資料收集、分析、反饋、整改,解決了外周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較短的難題,護理質(zhì)量有了明顯提高,與改進前比較留置時間平均2.4d提高至3.7d,減少了患兒反復穿刺的痛苦,同時也減少了經(jīng)濟費用,患者滿意度大幅度提高,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本課題經(jīng)反復的PDCA 循環(huán),已形成標準化流程,使護理工作有章可循,護理質(zhì)量明顯提高。改進后外周靜脈留置針評分由改善前平均83 分提高到94 分,見表1,表2。
3討論
3.1延長靜脈留置針使用時間的意義 通過品管圈活動,針對留置針留置時間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改進,使留置針的留置時間、靜脈的保護、患者的住院費用等問題有了很大改進,為患者減輕反復穿刺帶來的痛苦,因此,外周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有了顯著提高,并且把品管圈活動經(jīng)驗加以肯定,制定了留置針今后的操作流程及標準。
3.2品管圈活動提高了護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品管圈活動強調(diào)讓圈員自動自發(fā)地參與活動,使自己享有更高的自主權、參與權、管理權[7]。護理質(zhì)量管理不再以護士長為主,而是全員積極參與實施與改進[8]。在圈徽上,圈員應用頭腦風暴,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暢所欲言,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得到了激發(fā)在實施過程中圈員各負其責擔任留置針的登記、檢查、宣教,不僅解決了存在的問題,還達到共同幫助與提高,又增加了患者的滿意率,充分發(fā)揮圈員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主動性,又提高了團隊的凝聚力。
參考文獻:
[1]李海燕.Q0C活動在創(chuàng)傷外科護理單元的推廣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08,14(24):94-95.
[2]崔愛榮,焦光琳,張玉敏,等.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與靜脈血管的炎癥反應相關性研究[J].中外醫(yī)療,2008(13):6-7.
[3]李娜,歐陽雪倩,何文靜.靜脈留置針非計劃拔針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當代護士,2011(9):149-151.
[4]李丹,陳研.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及相關因素研究[J].內(nèi)蒙古醫(yī)學雜志,2012(9):1506-1509.
[5]林小燕,王麗平.水膠體敷料預防靜脈留置針所致靜脈炎的臨床觀察[J].護理研究,2008(9):2423-2424.
[6]易平.小兒靜脈留置針封管法臨床分析[J].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11(7):144-145.
[7]易紅梅.持續(xù)質(zhì)量改進在安全用藥流程實施中的應用[J].中醫(yī)藥管理 雜志,2007,6(8):631-632.
[8]楊麗,王衛(wèi)瓊.參與管理模式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管理雜志,2004,4(4):44-45.
[9]石晶,程青虹,王子迎.品管圈在國內(nèi)護理工作中的應用現(xiàn)狀[J].農(nóng)墾醫(yī)學,2011(10):458-460.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