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衰竭進行整體護理所取得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曾在我院進行治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衰竭患者100例,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數(shù)量相等的兩組,并將這兩組患者分別記作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中患者以常規(guī)方法對其進行護理,觀察組中患者對其進行整體護理,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并進行分析比較。結(jié)果 在完成治療之后,觀察兩組患者的肺功能變化情況,兩組患者的肺功能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但觀察組中患者的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患者之間有顯著差異存在;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觀察組中患者的護理滿意率為96.0%,對照組中患者的護理滿意率為80.0%,兩組患者之間有顯著差異存在。結(jié)論 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衰竭,在其治療過程中給予其整體護理干預(yù),能夠取得較理想的臨床效果,可使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明顯改善,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減輕患者痛苦,并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率,降低醫(yī)療糾紛發(fā)生率,可進行廣泛推廣應(yīng)用。
關(guān)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病;肺衰竭;整體護理干預(yù)
本文選擇曾在我院進行治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衰竭患者100例,分別對其行常規(guī)護理與整體護理,并對兩種方法的臨床護理效果進行分析比較,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于曾在我院進行治療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衰竭患者。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數(shù)量相等的兩組,并將這兩組患者分別記作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患者50例,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有20例,患者年齡25~75歲,平均年齡為(45.8±2.5)歲;觀察組中患者50例,有28例為男性患者,22例為女性患者,患者年齡24~76歲,平均年齡為(44.8±2.6)歲。所有患者均自愿配合完成護理治療,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情況方面無顯著差異存在,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以常規(guī)方法對其進行護理干預(yù);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行整體護理干預(yù),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2.1患者在進入醫(yī)院之后,主管護師要對其情況進行認真評估,比如吸煙史,咳嗽情況,胸悶情況,咳痰量、顏色以及性質(zhì),呼吸特點、節(jié)律以及頻率等,觀察是否有呼吸感染發(fā)生,并對其胸部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進行評估,對其生命體征、營養(yǎng)狀況以及焦慮與恐懼等情況進行檢測,要以患者不同情況為依據(jù),將完善護理方案以及目標制定出來。
1.2.2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期患者而言,會有缺氧、呼吸困難以及酸中毒等臨床癥狀出現(xiàn),給予患者適量氧氣,可使患者狀況得到改善,將其生存率提高,在疾病的緩解期,給予患者適量氧氣能夠使其生活質(zhì)量得到提高。對于血流動力學、肺生理以及運動能力與精神狀態(tài),通過有效氧氣流都能夠有有益影響產(chǎn)生[1]。
1.2.3對于患者生命體征以及SaO2要進行密切觀察,定期行痰培養(yǎng),并且進行實驗室各種化驗以及對血氣進行分析。幫助患者進行咳嗽,若痰液對呼吸道造成阻塞,要及時吸痰從而使呼吸道保持通暢。
1.2.4對患者進行指導,使其鍛煉呼吸功能,比如縮唇以及腹式呼吸運動,并將相關(guān)注意事項相患者告知;以患者實際情況為依據(jù),將有效個性化鍛煉方案制定出來,從而使患者的肺泡功能以及機體免疫力得到改善[2]。
1.2.5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衰竭患者而言,其病程比較長,并且反復發(fā)作,患者很容易有焦慮以及恐懼心理產(chǎn)生,因此與患者之間要多多溝通,將良好護患關(guān)系建立起來,將疾病相關(guān)知識以及治療依從性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向其進行介紹,從而使其心理負擔減輕,使其自信心增強,與治療積極配合。
1.2.6該疾病患者由于缺氧以及胃腸道功能下降往往會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合理營養(yǎng)對疾病康復有一定促進作用,要使患者食用熱量與蛋白質(zhì)含量較高,維生素比較豐富,并且比較容易消化的食物,要注意少量多餐,碳水化合物的食用量要控制在50%以內(nèi),防止氧氣的消化以及二氧化碳產(chǎn)生[3]。
1.3統(tǒng)計學分析 利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3.0對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況以及患者護理滿意率進行統(tǒng)計分析,對計量數(shù)據(jù)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并且以t進行檢驗,對于組間比較以χ2進行檢驗,以P<0.05表示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比較兩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況 在完成治療之后,觀察兩組患者的肺功能變化情況,兩組患者的肺功能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但觀察組中患者的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患者之間有顯著差異存在,見表1。
2.2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 在護理完成之后,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觀察組中患者的護理滿意率為96.0%,對照組中患者的護理滿意率為80.0%,兩組患者之間有顯著差異存在,見表2。
3討論
整體護理干預(yù)在現(xiàn)代臨床醫(yī)學上是一種新型模式模式,其是將現(xiàn)代護理管作為指導的,使臨床護理以及護理管理中的各個患者系統(tǒng)化,在該種護理模式下,護士要對患者集中全部注意力,要注意影響患者康復的各個方面的因素。通過對患者進行整體護理,使臨床護理工作更具有系統(tǒng)性以及連貫性,在護理過程中通過給予患者氧氣以及呼吸鍛煉,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以及運動功能,通過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干預(yù),能夠使患者不良情緒消除,增強其治療信心,與治療積極配合,而對患者進行飲食護理,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綜上所述,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衰竭,在其治療過程中給予其整體護理干預(yù),能夠取得較理想的臨床效果,可使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明顯改善,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減輕患者痛苦,并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率,降低醫(yī)療糾紛發(fā)生率,可進行廣泛推廣應(yīng)用。
參考文獻:
[1]李娥,錢緒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應(yīng)用家庭無創(chuàng)通氣的護理干預(yù)[J].護士進修雜志,2011,10(22):949-950.
[2]宋艷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高齡患者的臨床護理干預(yù)[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2,26(33):130-131,133.
[3]甘國會,李共梅.護理干預(yù)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質(zhì)量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2,6(15):519-520.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