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霉素是一種被廣泛應用于臨床的抗生素,但部分患者也容易引起變態(tài)反應。本文就青霉素皮試液的配制方法,皮試方法,影響結果的因素,過敏反應及處理措施、展望等方面對青霉素皮試的應用與研究進展進行了綜述。
關鍵詞:青霉素皮試方法;應用;研究
青霉素是由英國倫敦桑特梅利醫(yī)院附屬醫(yī)學校亞歷山大·弗萊明教授發(fā)現(xiàn)的,自1940年問世以來,就以其高效、低毒、廉價等優(yōu)點受到重視,成為臨床廣泛用于革蘭陽性菌和革蘭陰性菌所致的感染[1]。但由于加工技術的不成熟,青霉素作為一種半抗原,進入人體后很容易引起機體的變態(tài)反應;且對于青霉素過敏的人來說,不論何種給藥途徑、計量大小、任何制劑,只要接觸青霉素類藥物后均可發(fā)生過敏反應。所以,在使用各種劑型的青霉素前必須作皮內試驗,以確?;颊哂盟幇踩玔2]。本文就青霉素在臨床治療中的應用及現(xiàn)狀作一綜述。
1 青霉素過敏試驗方法及結果判斷
1.1青霉素皮試液的配制方法 青霉素的水溶液易水解失效,在pH為6.0~6.5時較穩(wěn)定。溶媒選擇不當,pH不適宜直接影響皮試結果,溶媒的選擇以生理鹽水為宜。因生理鹽水規(guī)定pH為4.7~7.0,加入青霉素后pH會略有上升,與青霉素的適宜pH相符,可延緩青霉素的水解而保持其生物活性,并且生理鹽水為等滲溶液,能保持細胞內外環(huán)境的相對穩(wěn)定,出現(xiàn)假陽性的機會較少。傳統(tǒng)的皮試液配制方法:①取80萬U的青霉素1瓶,用4ml生理鹽水稀釋;②用1ml注射器吸取上清液0.1ml加生理鹽水至1ml,則每1ml含青霉素2萬U;③再吸取上清液0.1ml加生理鹽水至1ml,則含青霉素2000U/ml;④再吸取上清液0.1~0.25ml加生理鹽水至1ml,則含青霉素200~500U/ml。此濃度即為要求配制的青霉素皮試液濃度。新型配制法簡便易行,具體操作方法為[3]:第1步,取5ml注射器,安裝6~7號針頭,抽取4ml注射用生理鹽水,注入800000U青霉素瓶中,待藥液溶解、搖勻后,配得200000U/ml青霉素藥液;第2步,取1ml注射器,安裝原5ml注射器所用的6~7號針頭,抽0.1ml(或0.25ml)200000U/ml青霉素藥液,加入100ml(或250ml)瓶裝生理鹽水溶液中,不用拔出注射器及針頭,待藥液混勻后,配得含青霉素鈉200U/ml的皮試液,即抽取0.1ml皮試液,換接4 1/2號針頭,準備皮試。
1.2青霉素皮試操作方法 青霉素過敏試驗檢測方法有皮內注射法、皮試儀法、過敏原吸附試驗、酶聯(lián)吸附試驗等。目前臨床上使用最多的還是皮內注射法。
1.2.1傳統(tǒng)方法 青霉素皮試液按規(guī)定的方法配得皮試液含500U/ml青霉素,注射部位在前臂掌側腕橫紋上3橫指(按患者自己的手指為準)正中,局部用0.5%碘伏消毒皮膚待干。左手繃緊皮膚,右手持針,與腕橫紋皮紋平行進針,然后注入皮試液0.1ml,然后20min后觀察結果即可。這是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
1.2.2改良方法 皮試部位及方法與傳統(tǒng)方法有所不同。方法介紹如下:在前臂掌內側下1/3段,距穿刺點5~8cm處扎緊壓脈帶,按常規(guī)消毒穿刺部位皮膚,操作者左手拇指、食指分別固定穿刺點的上、下方并繃緊皮膚,右手持針排盡空氣以5°角刺入皮內,左手拇指固定針栓,右手推注皮試液0.1ml,拔針,然后松開壓脈帶,觀察20min即可。此法扎緊壓脈帶后阻斷血液循環(huán),壓脈帶下方的前臂感覺遲鈍,所以患者感覺疼痛差,臨床效果好。這也就是當今所謂的無痛皮試法[4]。
1.2.3皮試儀法 青霉素皮試液配制法:每瓶為80萬U配制方法:①取一瓶80萬U的青霉素,注入2ml滅菌注射用水,則1ml含40萬U,此為1液;②取1液0.1ml加滅菌注射用水至4ml則1ml含1萬U[5]。皮試液滴在快速過敏皮試儀的圓形電極,注射用水滴在方形電極。滴青霉素液至電極布濕潤為準,兩滴左右,啟動電源,使皮試僅處于待機狀態(tài),用注射用水擦凈手臂受試部位(切勿用酒精),不宜過濕,電極在正確滴液后適度綁于受試部位,保持電極與皮膚接觸良好,按啟動鍵開始皮試,5min后顯示顯示\"FFF\"皮試完成,此時取下電極布即可觀察記錄[6]?;颊卟捎每焖龠^敏皮試儀做青霉素皮試,并與常規(guī)皮內注射法對比發(fā)現(xiàn)兩種皮試方法并無顯著差異,但皮試儀具有突出優(yōu)點:準確性強、靈敏度高;皮試液配制易掌握;省時、無痛;出現(xiàn)嚴重過敏反應時可立即停止;不易出現(xiàn)假陽性反應,因此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值得推廣使用 [7]。
1.3皮試結果判斷及影響因素
1.3.1判斷方法 局部皮丘隆起,并出現(xiàn)紅暈硬塊,直徑﹥1cm ,或紅暈周圍有偽足、癢感。呈強陽性者,還可能出現(xiàn)過敏性休克,判為陽性。局部皮丘無改變,周圍不紅腫,無自覺癥狀,判為陰性[8]。無全身反應或主訴全身反應輕微(即憋悶、 氣促、頭暈、 惡心等),而且局部有下列表現(xiàn)之一者,即為假陽性:①皮丘無增大,周圍紅暈>1cm,并有密集的小紅點;②皮丘增大,較硬、 周圍紅暈>1cm;③皮丘增大,較硬、 周圍有小的偽足[9]。
1.3.2假陽性的影響因素及防范措施 ①溶媒的pH值不適宜:青霉素在水溶液pH6~6.5時最穩(wěn)定,而臨床所用注射用水的pH7.4,屬青霉素溶媒不穩(wěn)定范圍。因此溶媒宜選用生理鹽水,生理鹽水pH4.5~7.0;②皮試操作時進針角度不易過大:皮試進針應與皮膚成5°角至針頭全部進入,推入皮試液0.1ml[10];嚴格掌握操作技術,注意達到推注劑量;避免進針過深,局部皮丘不明顯;③藥物注射劑量不準確:一次性注射器中的氣泡易在管壁附著,不易移動,使藥物不易混勻,從而導致藥物劑量準確性受限;配置皮試液過程中經(jīng)過幾次抽吸針頭和針管內每次都殘留液體,從而使皮試液中青霉素實際劑量大大上升,特別是一次性注射器,皮試液中青霉素實際劑量已遠遠超過正常值。所以操作時注意搖勻藥液,建議使用玻璃注射器,可使劑量準確性增加,在皮試液配置過程中注射針頭針管乳頭處殘余液量,每次抽吸前先回抽至針管后再稀釋;④消毒液未干即予穿刺,使消毒液隨針眼進入皮內,消毒液的刺激引起假陽性;待消毒液干后再行穿刺[11];⑤患者方面:在皮試前護士會告知患者如果陽性會出現(xiàn)哪些癥狀,特別是女性患者,對誘導詢問較敏感,致假陽性反應增加; 因此要注意詢問方式及語言技巧[12];⑥護士方面:有些科室做皮試的機會少,導致護士判斷錯誤;部分護士經(jīng)驗不足, 擔心發(fā)生嚴重后果后承擔責任,寧愿將結果判斷為假陽性再作對照,也不愿判斷為陰性,有的甚至直接判斷為陽性,從而導致假陽性率增高。因此積累判斷經(jīng)驗,克服恐懼,對臨床出現(xiàn)的假陽性反應多看、 多記、多問,判斷時應膽大心細,分析原因。
2 小結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各種技術也在不斷的更新,皮試法也不例外。皮試儀的產(chǎn)生是患者的福音,它因其無痛、快速、準確、安全的特點,深受患者和工作人員的歡迎,當然,這些都是在其能正常工作的狀態(tài)下產(chǎn)生的。而要確保皮試結果的正確性還是傳統(tǒng)的方法更可靠。由于影響皮試結果的眾多因素中有的因素是目前無法解決或避免的,所以,如何簡單而快捷有效的排出假陽性和假陰性反應值得探討。
參考文獻:
[1]薛麗平,宋永林.青霉素過敏性不良反應的臨床用藥研究[J].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3,7(17):129-130.
[2]周守玉.關于青霉素過敏反應特殊表現(xiàn)得研究[J].中外婦兒健康雜志,2011,19(8):290-291.
[3]郭婧,李丹琳.青霉素皮試液的新型配制法[J].甘肅中醫(yī)學院學報,2010,27(1):80-81.
[4]吉潔,黃龍瑋,李巖峰,等.介紹一種無痛皮試法[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6,6(10):1851.
[5]顧春聯(lián),徐立芳,肖秀華. 快速過敏皮試儀在臨床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09,15(7):107-108.
[6]吳冉冉,駱敏,王文珍.皮試儀與常規(guī)皮試假陽性率對比分析[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22):5398-5399.
[7]陳靜.青霉素快速過敏皮試儀的臨床應用[J].當代醫(yī)學,2008,6(143): 65.
[8]悅討林.255例青霉素皮試陽性患者的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5:234-235.
[9]張洪波.預防青霉素假陽性結果的體會[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1,8(7):96-97.
[10]秦鳳菊. 青霉素皮試技術對皮試結果的影響[J].中國校醫(yī),2013,27(8):637-638.
[11]張海濤.青霉素皮試假陽性原因及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學,2010,17(24):98-99.
[12]M Audicana, G Bernaola, I Urrutia. Allergic reactions to betalactams: studies in a group of patients allergic to penicillin and evaluation of cross-reactivity with cephalosporin [J].Allergy, 1994, 49:108-103.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