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B(tài)ALF腫瘤標記物聯(lián)合檢測在肺癌診斷中的應用。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9月~2014年3月收治確診肺癌患者46例,肺部良性病變24例,所有患者均需經過支氣管鏡活檢或(和)刷檢檢查,部分患者經該檢查所得病理組織學和細胞學確診,經支氣管鏡檢查未確診者,則隨后經外胸腔鏡手術或開胸手術或經皮肺穿刺所得病理組織學和細胞學確診。在做常規(guī)支氣管鏡刷檢或(和)活檢的同時行病變肺段或肺葉支氣管肺泡灌洗,留取支氣管肺泡灌洗液(BALF),并于當日空腹抽取靜脈血5 mL,兩者離心后凍存于-80℃冰箱,行腫瘤標志物檢查。結果 肺癌組BALF及血清中的CEA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其中,以鱗癌升高最為明顯,其次為小細胞癌,而鱗癌及小細胞癌BALF的水平高于血清水平。肺癌組BALF及血清中的NSE除在小細胞癌中有明顯升高外,在鱗癌、腺癌中的水平與對照組相比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而小細胞癌組BALF的NSE水平明顯高于血清。3種腫瘤標記物聯(lián)合診斷,BALF的真陽性率為66%,假陽性率為20%,與病理結果的一致性最高(0.61%)。結論 CEA+NSE+CA153-BALF敏感性較高,假陽性率較低,與病理具有高度一致性,臨床應將其用于肺癌的早期篩查。
關鍵詞:BALF腫瘤標記物;聯(lián)合檢測;肺癌診斷
對于肺癌高危人群的早期篩查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預后及生存率。但目前導致肺癌發(fā)現(xiàn)較晚的原因中,最大的障礙在于缺乏有效、經濟、可普及、特異性較高的早期診斷方法[1]。盡管現(xiàn)有觀點對CT在早期診斷肺癌方面的作用持肯定態(tài)度,且證實CT與胸片相比,可提早1年診斷肺癌,然而,其早期檢測作用主要體現(xiàn)于周圍型肺癌,但對中央型肺癌則效果較差。而其他有創(chuàng)檢查(支氣管鏡技術)亦不適用于肺癌的早期篩查[2]。
血清學腫瘤標記物檢測具有價廉、易行、創(chuàng)傷小、安全、可普及性等特點并曾被寄予厚望。然而,針對肺癌,目前臨床廣泛應用的腫瘤標記物特異性均較差, 某些良性疾病時腫瘤標記物也可以升高,至今尚無理想和單項腫瘤標志物用于肺癌的早期臨床診斷,其敏感性、特異性均難以達到理想水平[3]。因此,多數(shù)學者主張多指標聯(lián)合檢測以提高肺癌診斷的陽性率。有鑒于此,本研究通過收集我院2年半期間肺癌患者46例,肺部良性病變患者24例,以病理檢測為金標準,比較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篩查與CT對肺癌患者診斷的敏感性、假陽性率等,以闡明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篩查在肺癌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1.1.1入組患者 回顧性收集我院2011年9月~2014年3月收治的確診肺癌的患者46例,肺部良性病變24例,所有患者均需經過支氣管鏡活檢或(和)刷檢檢查,部分患者經該檢查所得病理組織學和細胞學確診,經支氣管鏡檢查未確診者,則隨后經外胸腔鏡手術或開胸手術或經皮肺穿刺所得病理組織學和細胞學確診,所有患者均表現(xiàn)為肺內孤立的病灶,并未發(fā)現(xiàn)肺外轉移灶。在做常規(guī)支氣管鏡病變肺段或肺葉支氣管肺泡灌洗,留取支氣管肺泡灌洗液(BALF),部分患者行支氣管肺泡灌洗后行支氣管鏡活檢或(和)刷檢檢查,并于當日空腹抽取靜脈血5 mL,兩者離心后凍存于-80℃冰箱,行腫瘤標志物檢查。所有患者術前均獲告知,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中關于醫(yī)學倫理方面的要求。
1.1.2臨床資料 70例患者中,46例經組織病理學確診為肺癌,其中男26例,女20例,非小細胞肺癌35例(鱗狀細胞癌5例,腺癌29例,未分化大細胞癌1例),小細胞肺癌11例;肺部良性病變24例,男14例,女10例,其中,結核球13例,炎性假瘤7例,錯構瘤2例,硬化性血管瘤1例,囊腫1例。肺癌組中位年齡56歲(40~81歲),肺部良性病變組中位年齡50歲(33~78歲)。
1.2方法 將支氣管肺泡灌洗液及靜脈血以離心機離心后分別取適量封存好編號后再存放于-80℃冰箱。分別以腫瘤標志物芯片檢測出患者的BALF及血清中腫瘤標志物NSE、CEA、CA153的濃度。
1.3判定標準 聯(lián)合檢測陽性判定標準:聯(lián)合檢測組合中任一指標超過正常值高限即為陽性,均為陰性定為陰性。
1.4統(tǒng)計學方法 列出真(a)、假(b)陽性例數(shù)、真(c)、假(d)陰性例數(shù),按真陽性率=a/(a+c)、假陽性率=b/(b+d)的公式計算的靈敏度(真陽性率)、假陽性率。以組織病理學為金標準,采用kappa一致性檢驗評估結果與病理結果的一致性。Kappa≥0.75兩者一致性較好;0.75>Kappa≥0.4兩者一致性一般;Kappa<0.4兩者一致性較差。統(tǒng)計學軟件為SPSS 13.0。
2結果
2.1肺癌組與對照組血清、BALF中NSE、CEA、CA153的含量對比 分組因素對血清、BALF中NSE、CEA、CA153的影響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肺癌組BALF及血清中的CEA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其中,以鱗癌升高最為明顯,其次為小細胞癌,而鱗癌及小細胞癌BALF的水平高于血清水平。肺癌組BALF及血清中的NSE除在小細胞癌中有明顯升高外,在鱗癌、腺癌中的水平與對照組相比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而小細胞癌組BALF的NSE水平明顯高于血清。相同的趨勢可見于CA153,見表1。
2.2腫瘤標記物與病理一致性結果分析 70例患者中,46例由病理確診,24例為非肺癌患者。CEA-BALF中,32例患者陽性,其中,18例與病理符合,14例與病理不符合;而剩余38例CEA-BALF陰性的患者中,10例與病理符合,28例與病理不符合。因此,其真陽性率為39%,假陽性率為58%,按照此類描述,CEA-血清真陽性率為43%,假陽性率為42%。其中,NSE-BALF與CEA+NSE+CA153-BALF真陽性率最高,達65%,但NSE-BAL假陽性率亦較高,為58%,而3種腫瘤標記物聯(lián)合診斷,BALF的假陽性率僅為20%,與病理結果的一致性最高(0.75%),見表2。
3討論
CEA是一種細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在胚胎組織及不同的腫瘤組織中存在,用CEA作為腫瘤標志物的研究已有20 多年的歷史,有研究發(fā)現(xiàn)肺腺癌細胞能直接產生CEA[4]腫瘤標記物正常情況下血中無表達或僅有少量存在,而腫瘤存在時, 可在血中出現(xiàn)或含量明顯增高。CEA是在胚胎期表達,正常成年人不表達,伴隨腫瘤發(fā)生又重新表達的抗原。最早在結腸癌患者血清中發(fā)現(xiàn)CEA,除在胚胎性腫瘤組織外,在成人胃腸、肺、乳腺等癌組織中均有表達。目前CEA多與其他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對判斷腫瘤的發(fā)生以及提高肺癌的診斷水平十分有效,而且經濟實惠,患者痛苦少,易于接受。CA153作為乳腺癌的特異性標志物,現(xiàn)有很多報道都已證實肺癌患者血清中也都有明顯升高[5-6]。NSE是由2 個r 亞單位組成的糖酵解酶,存在于正常神經細胞和神經內分泌細胞內,神經內分泌細胞和神經源性腫瘤中含有大量的NSE,其含量是正常肺組織中的3~35 倍。小細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一種起源于神經內分泌細胞的腫瘤,具有明顯的神經內分泌(neuroendocrine,NE)分化特征。多數(shù)研究現(xiàn)已證實,部分(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 亦伴有NE 分化,同時在生物學行為上與其他NSCLC 有很大差別,具有類似SCLC 的生物學特性,對化療比較敏感,具有更強的腫瘤侵襲特性[7],這可能是NSE 在NSCLC 中為何異常表達的重要原因。NSE 不僅在SCLC 中明顯升高,在一些NSCLC 中也有明顯升高,總陽性率達50%左右[8]。
支氣管肺泡灌洗技術是近年來逐漸被臨床廣泛采用的成熟技術,近年研究發(fā)現(xiàn)早期肺癌患者血清中腫瘤標志物CEA、CA153、NSE濃度較低,而BALF中腫瘤標志物較血中出現(xiàn)早、濃度高,尤其把支氣管肺泡灌洗技術與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相結合,對早期癌的診斷有一定的輔助作用[9]。NSE、CEA在BALF中的含量明顯高于血清,并且良、惡性比較有顯著性差異,其靈敏度和特異性高。這可能是由于肺癌細胞分泌、代謝物首先進入支氣管肺泡,然后才進入血循環(huán)的緣故[10],因而在腫瘤早期血中含量較低,不易檢測,當含量明顯升高被檢出時,多數(shù)患者已進入晚期;而BALF是取自于病變部位的支氣管肺泡內,因而較血清中出現(xiàn)早,含量高[11]。目前臨床上還少有用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腫瘤標志物的檢測來輔助肺癌的診斷。
本研究結果表明:上述3種腫瘤標記物在不同類型,不同標本中的表達各有差異。CEA在鱗癌升高最為明顯,其次為小細胞癌,而鱗癌及小細胞癌BALF的水平高于血清水平。肺癌組BALF及血清中的NSE除在小細胞癌中有明顯升高外,在鱗癌、腺癌中的水平與對照組相比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而小細胞癌組BALF的NSE水平明顯高于血清。上述結果與之前的文獻報道類似。此外,我們通過以病理為金標準,通過一致性檢驗可知:盡管NSE的敏感性最高,但其假陽性率較高,不適用于以篩查為目的的早期腫瘤診斷,而將此3種標記物聯(lián)合起來進行肺癌診斷,雖然真陽性率與單用NSE一致,但其假陽性率最低,與病理結果具有高度一致性, 且BALF明顯優(yōu)于外周血血清。
綜上,CEA+NSE+CA153-BALF敏感性較高,假陽性率較低,與病理具有高度一致性,臨床應將其用于肺癌的早期篩查。
參考文獻:
[1]翟利民,周濤,李寶生,等.血清腫瘤標志物與肺癌的關系[J].腫瘤防治雜志,2003,10(9):923-925.
[2]Raso MG,Wistuba II. Molecular pathogenesis of early - stage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d a p roposal for tissue bankingto facilitate identification of new biomarkers[J].J Thorac Oncol, 2007, 2 (7 Supp l 3) :S128 - S135.
[3]Kasp rzak A,ZabelM,Biczysko W. Selected markers ( chromograninA, neuron - specific enolase, synap tophysin, protein gene p roduct 9. 5)in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neuroendocrine pulmonary tumours [J].Pol J Pathol, 2007, 58 (1) : 23 - 33.
[4]Schneider J. Tumormarkers in detection of lung cancer[J].Adv ClinChem, 2006, 42 (1) : 1 - 41.
[5]李堅,趙夕武,束國榮.四項腫瘤標志物檢測對肺癌診斷和病情評估的臨床價值[J].腫瘤防治研究,1999,26(4):278.
[6]武洪友,王允惠.在肺癌診治中的幾種標志物[J].中國實驗臨床免疫學雜志,1997,9(2):64.
[7]王國洪,萬文徽,劉波,等.四種腫瘤標志檢測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應用研究[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03,26(8):491-494.
[8]Sun SS,Hsieh JF,Tsai SC,et al. Tissue Polypeptide-Specific Antigenand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for Early Prediction of Recurrence in LungAdenocarcinoma[J].Am J Clin Oncol,2000,23:605-608.
[9]鐘定,董臨江,劉喜林,等.哮喘、慢支和過敏性肺炎的支氣管肺泡灌洗液細胞學分析[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1998,15(4):1-3.
[10]陳銳,胡華成,胡筠珠,等.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3種腫瘤標志物檢測的臨床價值[J].蘇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3,23(3):336-338.
[11]MurakiM, Tohda Y, Iwanaga T, et al.Assessment of serum CYFRA 21 - 1 in lung cancer[J].Cancer,1996,77(7):1274-1277.
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