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胚胎停育的原因及預防措施。方法 選取我院接診的128例胚胎停育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胚胎停育原因。結果 導致胚胎停止發(fā)育的原因有母體感染、染色體異常、母兒血型不合、內分泌異常、子宮異常、環(huán)境因素等。母體全身或局部感染所占比例最高(50.0%),明顯比染色體異常(22.7%)、母兒血型不合(6.25%)、內分泌異常(5.5%)、子宮異常(3.9%)、環(huán)境因素(3.9%)等因素所占比例更高,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導致胚胎停育的主要原因是母體相關因素,積極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對于預防胚胎停育具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胚胎停育;預防措施;原因
胚胎停育,指的是胚胎在孕早期在宮腔內死亡或停止發(fā)育,胚胎停育通常會在孕婦初次產檢或復查時檢出[1]。近幾年,我國胚胎停育發(fā)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為探討胚胎停育的原因,本研究對我院收治的128例胚胎停育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3年3月~2014年3月接診的128例胚胎停育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超聲和臨床檢查明確診斷為胚胎停育?;颊吣挲g在20~42歲,平均(30.2±3.3)歲,首次妊娠86例,妊娠次數(shù)≥2次者42例,孕周在8~15w,其中8~12孕周90例,13~15孕周38例。
1.2 方法 患者就診時,由主治醫(yī)生采集病史,內容包括:有無腹痛、陰道出血癥狀、停經史,若有陰道出血,詢問出血量;既往疾病史,如性病、腎病、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先天性遺傳病、甲狀腺疾病等;患者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孕前及孕期有無細菌或病毒性感染疾病;有無用藥史,是否接觸過有害物質,如苯、甲醛、鉛、放射線等;有無性交過度、情緒不穩(wěn)、精神緊張、過度疲勞等。同時對患者進行全面的體格、輔助及專項檢查,包括:心電圖、肝功能、尿常規(guī)、血常規(guī)、激素檢測、B超、支原體培養(yǎng)、衣原體抗原培養(yǎng)、Torch篩查、艾滋病抗體及梅毒螺旋體篩查、免疫抗體檢測等。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將本次研究采集到的數(shù)據(jù)全部錄入Excel軟件中,建立數(shù)據(jù)庫,并使用統(tǒng)計軟件SPSS18.0對數(shù)據(jù)做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本組患者的胚胎停育原因,見表1。從表1可知,母體全身或局部感染所占比例最高(50.0%),明顯比染色體異常(22.7%)、母兒血型不合(6.25%)、內分泌異常(5.5%)、子宮異常(3.9%)、環(huán)境因素(3.9%)等因素所占比例更高,x2分別為16.106、47.343、49.384、53.975、53.975,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64例因感染而導致胚胎停育的病例中,解脲支原體感染19例,衣原體感染18例,風疹感染10例,巨細胞病毒感染5例,梅毒螺旋體、艾滋病病毒感染各1例;8例母兒血型不合患者中,RH型不合1例,ABO型不和7例;
3 討論
3.1 胚胎停育因素分析
3.1.1 局部或全身感染 孕婦在發(fā)生病毒或細菌感染后,體溫迅速升高,容易導致流產。巨細胞病毒、弓形蟲、風疹感染可使胚胎染色體發(fā)生畸變而停止發(fā)育。在早期自然流產中,支原體及衣原體是最為常見的感染病原體[2]。孕婦下生殖道在感染MH、UU后,宮頸受到侵犯,宮腔會發(fā)生炎癥反應,引起絨毛感染、宮腔感染,進而導致胚胎停育。本組病例中,有64例(50.0%)因局部或全身感染而導致胚胎停育[3]。
3.1.2母兒血型不合 目前,導致母兒血型不合引發(fā)溶血性疾病的血型主要為ABO和RH血型。ABO型的血型不合主要指胎兒A、B型,母體O型。由于胎兒紅細胞表面有ABO抗原,紅細胞穿過胎盤進入母體血液循環(huán)時,母體會因抗原刺激而產生抗體,引發(fā)同種免疫反應,從而對胚胎發(fā)育造成影響。本組患者中有8例(6.25%)因母兒血型不合而導致胚胎停育。
3.1.3 染色體異常 調查顯示,早期流產胎兒有50~60%都存在染色體異常問題。染色異常主要指結構異常和數(shù)量異常兩方面,其中數(shù)量異常以三倍體最為常見,也有4SX(單倍體)存在;結構異常包括染色體缺失、倒置、平衡易位、重疊等閉。隨著年齡增長,女性卵子會逐漸老化,妊娠后容易發(fā)生染色體不分離,從而使胎兒出現(xiàn)染色體異常。另外,異常精子(如大頭畸形精子)在受精后,容易形成多倍體胚胎,從而導致流產。本組病例中有29例(22.7%)因染色體異常而導致胚胎停育。
3.1.4 內分泌異常 卵子在受精后,胚胎的著床、發(fā)育離不開內分泌系統(tǒng)的協(xié)調,在此過程中,任一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問題都可能導致胚胎停止發(fā)育。早期的胚胎發(fā)育主要與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孕激素、雌激素有關,若母體內源性激素水平過低,無法滿足胚胎發(fā)育需要,就會出現(xiàn)停育、流產。
3.2 預防措施 孕前,夫妻雙方進行衣原體、支原體、TORCH檢查。盡量不要居住在空氣污染嚴重的地方,不要馬上入住新裝修的房屋,盡可能避免一切會對生育造成不利影響的因素,。若暫時不打算生育,必須采取有效的節(jié)育措施,避免因意外懷孕而流產。
總之,導致胚胎停育的原因復雜,且常為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因此,要積極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盡量排除各種不利因素,以預防預防胚胎停育,提高生育質量。
參考文獻:
[1] 徐巧玲,黃巧梅.98例胚胎停育的原因分析[J].求醫(yī)問藥(學術版),2012,10(5):697-698.
[2] 肖鳳珍,胡美玲,崔臻等.胚胎停育的原因分析和預防[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17):27-29.
[3] 張光瓊.導致胚胎停育的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25):234-236.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