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腺苷蛋氨酸聯(lián)合前列地爾治療戊型病毒性肝炎的高膽紅素血癥療效。方法 80例戊型病毒性肝炎伴高膽紅素血癥隨機分為兩組,其中治療組40例,給予腺苷蛋氨酸2.0g/d、前列地爾20ug靜脈滴注,對照組40例,給予苦黃注射液40ml/d、前列地爾20ug靜脈滴注,兩組均給予血漿及白蛋白等綜合治療,療程為4w。觀察兩組總膽紅素及其他肝功能主要指標改善情況及總有效率。結果 治療后兩組總膽紅素及肝功能均較治療前明顯好轉(P<0.05或P<0.01);治療組總膽紅素及轉氨酶下降較對照組更顯著(P<0.05),其他指標亦好于對照組,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腺苷蛋氨酸聯(lián)合前列地爾更有效地降低戊型病毒性肝炎的膽紅素水平,提高治療戊型肝炎高膽紅素血癥的總有效率。
關鍵詞:戊型病毒性肝炎;高膽紅素血癥;腺苷蛋氨酸;苦黃;前列地爾
戊型病毒性肝炎的高膽紅素血癥是戊型肝炎病毒所致肝細胞壞死,肝內毛細膽管塌陷及破裂,膽紅素釋放增多及膽汁排流不暢所致,可導致肝臟代謝紊亂、解毒功能下降,出現(xiàn)肝源性內毒素血癥,從而影響患者的預后,是臨床上常見的治療難點。本研究對戊肝的高膽紅素血癥患者,使用腺苷蛋氨酸聯(lián)合前列地爾治療,取得較好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0年8月~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戊型肝炎伴高膽紅素血癥患者,診斷均符合2000年第10次(西安)全國肝病學術會議的診斷標準。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其中治療組40例,男性14例,女性26例,年齡45~74歲,平均(58.0±8.7)歲。對照組4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27例,年齡47~71歲,平均(54.0±6.9)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因、分型等臨床資料方面均無顯著差異。
1.2方法 治療組給予前列地爾20μg加入0.9%生理鹽水100ml靜脈滴注,1次/d,腺苷蛋氨酸2g加入5%葡萄糖250ml靜脈輸注,1次/d。對照治療組給予前列地爾20μg加入0.9%生理鹽水100ml靜脈滴注,1次/d,苦黃注射液40 ml加入5%葡萄糖250ml靜脈滴注,1次/d。療程為4w。
1.3觀察指標 治療開始后,1次/2w抽取空腹靜脈血,如病情變化隨時抽取空腹靜脈血,直至療程結束。由本院檢驗科檢測以下指標:總膽紅素(TBil)、谷氨酰轉肽酶(GGT)、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白蛋白(ALB)、電解質等,同時記錄癥狀、體征變化。
1.4療效分析 治療后第2、4w復查肝功能,如病情變化隨時復查肝功能。觀察治療前后肝功能的變化,隨時觀察患者的癥狀和體征,進行兩組肝功能指標的降幅及復常率的比較。并于第4w全面復查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及血生化等指標,評估不良反應。療效評估:顯效、有效和無效。臨床癥狀消失或明顯改善,TBil、ALT等肝功能指標基本恢復正常的患者視為顯效;癥狀體征明顯改善,肝功能指標TBil、ALT等均下降> 50%的患者視為有效;未達上述標準的患者視為無效。
1.5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加減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功能比較,見表1。表1顯示,治療組患者治療后TBil、DBil下的降程度以及復常率均明顯好于對照組(P<0.01)。提示戊型病毒性肝炎并發(fā)肝內膽汁淤積患者應用腺苷蛋氨酸聯(lián)合前列地爾治療在黃疸消退和肝功能的恢復方面,能夠進一步提高單獨使用腺苷蛋氨酸的療效,可更快降低血清膽紅素,縮短病程。
2.2兩組患者的綜合療效比較,見表2。表2顯示,治療組的顯效率為90.2%,對照組顯效率為80.2%,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1);總有效率均為100,提示腺苷蛋氨酸在促進肝內膽汁淤積患者的癥狀改善、黃疸消退及肝功能恢復方面療效可靠,而其在聯(lián)用前列地爾后能進一步增加其顯效率,提高腺苷蛋氨酸的療效。
2.3不良反應 兩組均未出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
3 討論
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細胞可引起肝細胞急性損傷、導致膽紅素代謝及分泌障礙,并造成肝內毛細膽管損傷, 使膽汁從膽道排泄受阻而形成肝內瘀膽, 造成患者黃疸進行性加重或持久不退,再次對肝細胞造成二次損傷,使得肝內微循環(huán)障礙,形成惡性循環(huán)。因此促進膽汁排泄,積極降低血漿膽紅素水平,改善肝內微循環(huán)是治療戊肝高膽紅素血癥的重要措施。腺苷蛋氨酸是蛋氨酸和三磷酸腺苷在腺苷蛋氨酸酶的作用下產生的化合物,它對轉甲基和轉硫基生化過程中起著關鍵性作用。通過轉甲基作用,活化細胞膜磷脂的生化轉移反應,保護細胞漿膜的完整性和鈉鉀泵的活性,有助于肝細胞攝取和分泌膽紅素。通過轉硫基作用,合成半胱氨酸、谷胱甘肽、牛黃酸等化合物,有利于肝細胞的解毒功能,對降低血高膽紅素有較好效果。臨床應用前列地爾具有以下功能,首先,前列地爾能擴張血管、抗凝血,改善肝臟微循環(huán)。其次,前列地爾可促使膽汁分泌增加,加速肝內毒性物質的排泄,保護肝細胞。最后,前列地爾具有疏通毛細膽管,促進肝細胞的修復和再生作用。
綜上所述,腺苷蛋氨酸聯(lián)合前列地爾治療對戊型病毒性肝炎并發(fā)肝內膽汁淤積有較好療效, 在改善臨床癥狀,促進黃疸的消退和肝功能的恢復等方面較單獨使用腺苷蛋氨酸療效更顯著,可有效縮短患者病程。兩藥聯(lián)合應用起協(xié)同作用,無嚴重不良反應,安全性好。
參考文獻:
[1]中華醫(y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肝衰竭與人工肝學組.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重型肝病與人工肝學組[J].肝衰竭診療指南[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6,14:64.
[2]Myronovych A, Murata S, Chiba M, et al. Role of platelets on liver regeneration after 90% hepatectomy in mice[J]. J Hepatol,2008,49:363-372.
[3]李武,楊永梅,何貴清,等.腺苷蛋氨酸治療病毒性肝炎高膽紅素血癥108例臨床觀察[J]. 昆明醫(yī)學院學報,2008,2:104-108.
[4]范榮山,白賢女,劉蘊剛,等.腺苷蛋氨酸治療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對MELD分值的影響[J].臨床肝膽病雜志,2008,24:286-287.
[5]汪國運,蔡衛(wèi)民,陳峰,等.150例高膽紅素血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療體會[J].肝臟,2007,12:228-229.
[6]陳禮宏,李德輝,楊春芳.前列地爾注射液聯(lián)合血漿置換治療重型肝炎33例[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7,15:3864-3867.
[7]張德和,彭春仙,吳志宇.前列地爾治療病毒性肝炎高膽紅素血癥的療效觀察[J].臨床肝膽病雜志,2006,22:290-291.
[8]唐學林,楊麗華,等.腺苷蛋氨酸聯(lián)合前列地爾治療戊型肝炎導致的肝內膽汁淤積的療效觀察[J].臨床內科雜志.2005.22(4):282-283.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