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血塞通注射液辯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2012年5月~2013年5月來我院就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綜合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輔以血塞通注射液治療,比較兩組治療后的臨床療效。結果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6.67%,治療組總有效率96.67%。治療組的臨床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經比較(χ2=6.240,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組治療后FVC、FEV1和FEV1(%)的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經比較(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組治療后PaO2值明顯高于對照組,PaCO2值明顯低于對照組,經比較(經比較(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血塞通注射液配和常規(guī)綜合治療能提高AECOPD的臨床療效,改善肺功能及血液高凝狀態(tài),且不良反應少,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關鍵詞:血塞通注射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臨床療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因紅細胞增多、血管內皮損傷、脫水、缺氧等病理生理學原因及炎性介質、細胞因子等分子生物因素,使得患者血液呈高凝狀態(tài),機體處于血栓前狀態(tài)[1]??股?、糖皮質激素及支氣管擴張劑,是治療AECOPD的主要藥物,其對臨床癥狀雖然能有所緩解,但因患者自身防御及免疫功能的降低,使得患者病情易反復發(fā)作[2]。本文結合AECOPD的凝血特征,在對AECOPD患者予以常規(guī)綜合治療的基礎上,特選用血塞通注射液進行輔助治療,結果療效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5月~2013年5月來我院就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齡44~75歲,平均年齡(63.45±7.35)歲;病程3~28年,平均年齡(15.78±4.32)年。入選者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診斷標準。排除呼吸衰竭需機械通氣者、有嚴重心肝腎和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免疫功能缺陷及惡性腫瘤者、合并支氣管擴張、肺結核等慢性肺部疾病者。將6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兩組,每組各3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予以平喘、解痙、抗感染、糾正電解質紊亂等常規(guī)治療。對照組:確定急性加重期的原因及病情嚴重程度,同時予以低流量吸氧、支氣管舒張藥、抗生素進行治療,必要時予以祛痰劑、糖皮質激素等方法進行對癥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進行治療,血塞通注射液0.4g+5% 葡萄糖溶液 250 ml,靜脈滴注,1次/d。兩組治療療程均為14d。
1.3療效標準 顯效:臨床癥狀、肺部濕啰音和哮鳴音明顯好轉,或咳、痰、喘癥狀好轉程度≥60%;有效:臨床癥狀、肺部濕啰音和哮鳴音有所好轉,或咳、痰、喘癥狀好轉程度30%~60%;無效:臨床癥狀、肺部濕啰音和哮鳴音無改變或加重,或咳、痰、喘癥狀好轉程度<30%??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處理,,數(shù)據(jù)用(x±s) 表示,對計量資料應用t檢驗,對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臨床療效比較 對照組顯效8例(26.67%),有效18例(60.00%),無效4例(13.33%),總有效率為86.67%;治療組顯效17例(56.67%),有效12例(40.00%),無效1例(3.33%),總有效率96.67%。治療組的臨床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經比較(χ2=6.240,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肺功能變化結果比較 兩組治療后FVC、FEV1和FEV1(%)與各組治療前相比,均明顯提高(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組治療后FVC、FEV1和FEV1(%)的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經比較(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2.3血氣分析結果比較 兩組治療后PaO2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5),PaCO2較治療前明顯升高(P<0.05)。治療組治療后PaO2值明顯高于對照組,PaCO2值明顯低于對照組,經比較(經比較(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2.4不良反應 兩組治療期間均未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治療組血塞通注射液輸液過程中僅1例出現(xiàn)輕微頭痛,當?shù)巫⑺俣葴p慢后癥狀緩解。兩組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經比較(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3 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是一種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氣管-支氣管感染是引起COPD加重的最常見原因。目前對COPD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清楚,普遍認為COPD是以肺實質、肺血管及氣道的慢性炎癥為特征,在肺的不同部位有T淋巴細胞、肺泡巨噬細胞及中性粒細胞的增多,部分患者有嗜酸性粒細胞增多[3]。
目前AECOPD的治療以擴抗炎、輔助性機械通氣、舒張支氣管及必要時使用糖皮質激素等綜合治療為主。AECOPD多因細菌感染誘發(fā),故抗生素治療在AECOPD治療中起著重要的地位,但單一抗生素使用時產生的耐藥性及菌群失衡則為臨床上另一個棘手問題[4]。AECOPD的治療可予以短效β2-受體激動劑,對病情嚴重者可考慮予以茶堿類藥物進行治療,但茶堿類藥物藥物在不同患者的血藥濃度差異較大,治療窗窄,不良反應較嚴重。AECOPD在應用支氣管舒張劑基礎上可以予以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但激素劑量因其安全性也在臨床上受到一定的限制[5]。
血塞通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通脈活絡的作用,其主要成分為三七總皂苷,具有活血化瘀、通脈活絡的作用。三七總皂苷能將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提高,自由基清除,從而避免氧化應激損傷[6]。張艷等[7]人表明血塞通注射液能明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血液流變學各項指標,糾正患者的高凝狀態(tài)。魏勝全等[8]人表明血塞通注射液可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環(huán),有利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情改善。因此,在本研究中,治療組在常規(guī)綜合基礎上特選用血塞通注射液進行輔助治療,結果治療組治療后的臨床療效、肺功能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且血氣分析結果顯示治療組的治療方案更利于AECOPD的治療。
綜上所述,血塞通注射液配和常規(guī)綜合治療能提高AECOPD的臨床療效,改善肺功能及血液高凝狀態(tài),且不良反應少,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楊利芬,代從躍.血塞通注射液(凍干)治療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62例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4):290-291.
[2]陳開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的藥物利用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3.
[3]房建珍,畢麗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診治新進展-房建珍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診治新進展[J].醫(yī)學與哲學,2013,34(16):57-59,封3.
[4]李杰,馮淬靈,王琦,等.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中醫(yī)證候要素與肺功能的關系[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31(6):760-764.
[5]陳大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血清CRP與動脈血氣聯(lián)合檢測的臨床意義[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0,14(8):1247-1248.
[6]周愛珠.血塞通注射液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療效觀察[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3,27(7):696-698.
[7]張艷,李曉娟.血塞通注射液對慢性阻塞性肺病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甘肅中醫(yī),2010,23(6):46-47.
[8]魏勝全,薛慧君,王惠霞,等.血塞通注射液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液流變學等相關因素的影響[J].醫(yī)學綜述,2012,18(16):2671-2672.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