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品管圈活動對兒科患者大小便標本送檢率的影響。方法 成立\"品管圈\"組織,確立\"提高兒科患者大小便標本送檢率\"為活動主題,分析大小便標本送檢率較低的原因有:患者及家屬對進行大小便檢驗認識不足;月齡小的患兒留取小便標本困難,醫(yī)院統(tǒng)一送檢時間有限,為上午8:00,下午14:00:;部分護士對檢驗內容、目的、意義、方法、注意事項等向患者家屬宣教不夠,導致患者對標本留取不夠重視或存在疑問。針對原因設定目標,制定相應的對策,用科學的方法統(tǒng)計開展品管圈活動后大小便標本的送檢率。結果 開展品管圈活動后,大便送檢率提高到97.5%;小便標本送檢率提高到97%,達到預期效果。結論 開展品管圈活動能明顯提高兒科患者大小便標本送檢率。
關鍵詞:兒科;品管圈;大便標本;小便標本;送檢
品管圈活動是由日本石川馨博士于1962年所創(chuàng),國內多稱之為:\"質量管理小組\"。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有工作性質相近的4~10人組成,從尊重人性出發(fā),通過輕松愉快的現(xiàn)場管理方式,讓圈員自發(fā)的參與品管圈活動,在工作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利用基本的品管和改善手法,使各種問題得到改善[1]。2013年1月,本院兒科開展了以\"提高大小便的送檢率\"為主題的QCC活動,效果滿意,現(xiàn)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組圈與主題選定 2013年1月我科根據(jù)自愿參加品管圈活動,熱愛集體,關心團隊建設,能觀察分析,出謀劃策,責任感強的原則成立了\"無憂圈\"組織。本圈有8名成員,護士長擔任輔導員,選舉1名圈長負責圈內活動。針對兒科存在的問題,經(jīng)圈員對問題的重要性,迫切性,可行性(圈能力)進行投票評分,確定\"提高大小便標本送檢率\"為本次的活動主題。本次活動為期6個月,我們按主題選定,擬定活動計劃,現(xiàn)狀把握,目標設定,解析,對策擬定,對策實施與檢討,效果確認,標準化,檢討與改進這10大步驟實施活動,定期召開圈會并記錄活動內容。
1.2現(xiàn)狀把握 由圈員根據(jù)兒科住院患者分析2013年1月14日~31日出院134人,未及時送檢標本得到數(shù)據(jù)見表1。
1.3目標設定 目標值=現(xiàn)況值-改善值
=現(xiàn)況值-(現(xiàn)況值*改善能力*圈能力)
考慮到實際情況,將本次圈能力設定為80%,根據(jù)柏拉圖博士的八二定律分析,將本次提高大小便標本送檢率的目標值定位95%。
1.4解析與對策擬定 由\"無憂圈\"圈員采取頭腦風暴,從護士,患兒,病房環(huán)境及其他方面查找大小便漏檢的原因,最后統(tǒng)一意見,運用魚骨圖進行特性原因分析。
1.5對策實施
1.5.1建立大小便未送檢登記本,包括床號,姓名,性別,未留取原因,檢查者。
1.5.2制定科學的送檢標本的流程 醫(yī)生開出化驗醫(yī)囑-常規(guī)化驗由辦公班處理醫(yī)囑,在標本盒上貼好標簽-責任護士核對后分發(fā)標本盒,告知患兒家屬留取標本的意義,時間,方法及注意事項和放置位置-責任護士每天下午巡視病房時對未留取大小便標本的患兒再次提醒-前夜班護士根據(jù)大小便送檢記錄情況再次宣教并提醒患兒家屬次晨留取標本-后夜班護士收取標本,電腦中標本采集確認-過期未留取大小便標本者有責任護士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后留取,對長時間不能留取者有主管醫(yī)生協(xié)助督促留取-辦公班護士查收報告單并登記-護士長1次/w檢查落實情況。
2 結果
2.1有形成果評價 利用2013年3月~6月的數(shù)據(jù)收集計算出大小便標本的送檢率見表2。
活動結束后按公式計算出目標達標率和進步率。
目標達標率 =(改善后-改善前)/(目標值-改善前)×100%
=114.51%(小便標本達標率)
=135.71%(大便標本達標率)
進步率=(改善后-改善前)/改善前×100%
=10.7%(大便標本進步率)
=19.3%(小便標本進步率)
2.2無形成果評價 對QCC手法的運用,對團隊精神,責任榮譽,活動信心,溝通配合,促進腦力開發(fā)等項目進行評價,得到了明顯的進步。
3 討論
3.1提高工作積極性和團隊凝聚力 通過\"品管圈\"活動能提高工作效率,學習新的品管手法,提高自身能力,增強團隊凝聚力。同時還培養(yǎng)了圈員群策群力,共同解決問題,提高圈員的溝通、協(xié)調、組織能力,營造了團隊愉快的工作氛圍,促進精細化管理落實到實處[2]。護理質量管理不再是護士長為主[3],而是全員參與改進。
3.2持續(xù)改善工作質量 \"品管圈\"活動要按PDCA循環(huán)進行,通過問題逐個的解決,把成功的經(jīng)驗加以肯定,作為工作制度,使工作質量循環(huán)前進,階梯式上升。而失敗的原因,經(jīng)過總結和分析后,也可以作為經(jīng)驗教訓,不斷改進,提高活動的有效性。品管圈活動能有效的挖掘圈員的管理潛能,實現(xiàn)全員參與及質量持續(xù)改進[4]。
參考文獻:
[1]林瑞榮.品質管理[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0:146.
[2]洪素菊,胡偉玲.品管圈在術中一次性醫(yī)用耗材管理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7):1560-1561.
[3]國秀娣,陸俊,李益民.持續(xù)質量改進報告160份存在的缺陷與對策[J].護理與康復,2009,8(11):970-972.
[4]孫多妹,王玉秀.品管圈在舒心示范病房中應用初探[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10(5)99-100.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