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靜脈穿刺是臨床常用的有創(chuàng)護理操作技術,對患者的搶救及治療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老年人患病率高,減輕靜脈穿刺帶給老年患者的痛苦很重要,本文從老年人的血管特點和靜脈穿刺技巧等方面介紹了提高老年患者靜脈穿刺成功率的心得體會。
關鍵詞:老年患者;靜脈穿刺
隨著現代醫(yī)學的發(fā)展,靜脈輸液已是臨床中最基本的給藥途徑之一,它以給藥迅速,刺激性小,療效快,在治療疾病和挽救患者生命的過程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而老年患者患病率高,住院時間長,重復住院的幾率也很高,提高老年患者靜脈穿刺成功率對保護患者的血管、減輕患者的痛苦具有重要的意義。本科室由于收治的患者以老年患者為主,因而對提高老年患者靜脈穿刺的成功具有一定的心得體會,現總結如下。
1 老年人血管的特點 [1]
老年人血管總的特點是滑、脆、硬。①老年患者皮膚老化、顏色變深,出現老年斑,有的老年患者長期靜脈輸液,皮膚淤青,影響靜脈的可視度。②老年患者皮膚萎縮變薄,韌性增強,皮下脂肪減少,干燥粗糙,血管活動性大,易滑動,較難固定,有的老年患者非常瘦弱,血管縱向鑲嵌于掌骨的凹陷中。③老年患者血管彈性降低,變硬,皮下血管顯露,皮溫降低,損傷后修復慢。④老年患者血管管腔狹窄,變曲變小,血液的粘稠度高,多靜脈竇,流速慢。
2 靜脈穿刺技巧
2.1心理護理 老年患者自尊心強,心理脆弱、多疑,有的患者因多次患病或患病的種類比較多,往往產生煩躁焦慮的心理。還有的老年患者因住院久或重復住院,對靜脈穿刺產生畏懼感,在靜脈穿刺前,往往在語言上給護理人員施加壓力。護士在操作前一定要用尊稱,并詢問患者穿刺部位,如果患者用命令的口吻要求護士穿刺血管時,護士應耐心解釋和開導,盡量站在有利于患者的角度去解釋,患者容易接受。護士在患者面前有表現得自信,在準備過程中,可以用關心的語氣與患者聊天,或適當鼓勵和稱贊一下患者,分散患者注意力,使患者放松心情,同時能減輕護士的心理壓力。
2.2血管的選擇 在選擇血管時,按原則從遠心端至近心端尋找靜脈。對于長期靜脈輸液的患者應有計劃的更換靜脈穿刺部位,以保護血管。對于老年患者應盡量選擇較粗的血管,較細的血管會影響液體的流速,有時血管容易爆破,導致靜脈穿刺失敗。有的老年患者很難在手背、足背、前臂等部位找到血管,一般在第一掌骨上方及其延伸的橈骨上方或雙腳的內踝上側可找到一條比較清晰的血管。對于長期靜脈輸液手背部血管破壞嚴重的患者,可以選擇掌指關節(jié)附近的血管或手指上的細血管,因其破壞次數少,一般彈性比較好。對于水腫的患者,用力推壓血管組織局部,使組織內積液暫時消退,讓血管顯示清楚再扎止血帶。對于肥胖的患者,應該用食指先摸清血管的走向,再沿血管的走向進針。在穿刺時要避開靜脈竇,根據血管的粗細選擇合適的針頭。
2.3扎止血帶 如果患者的血管不明顯,可先讓患者將穿刺的肢體下垂幾秒鐘或用手自上而下反復按摩,使血液集中在肢體末端,血管明顯暴露,便于靜脈穿刺。在寒冷的冬季,可在患者穿刺部位的肢體下墊一熱水袋,擴張血管,增強局部血液的流動,使血管充盈。對于血管很脆的老年患者,止血帶扎的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增加血管脆性,導致靜脈穿刺失敗。
2.4血管的固定 對于老年患者,血管的固定對于提高靜脈穿刺的成功率具有重要意義。如果患者的脂肪較多,血管比較固定,采用常規(guī)的固定手法即可。如果患者血管的活動性比較大,應根據穿刺部位分以下兩種情況固定:①手背靜脈:囑患者手自然放開,護士用左手橫向與患者手掌相對,握住患者的手,大拇指與患者掌骨方向平行,與其余四指分別向橈側和尺側拉緊患者手背部的皮膚,即可固定血管。也可用左手握住患者手背,用虎口向下拉緊患者手背部的皮膚固定血管。②第一掌骨上方及其延伸的橈骨上方的血管一般比較粗大,但活動性也很大,護士可用手握住患者穿刺部位的尺側,大拇指與橈骨平行,與其余四指共同拉緊皮膚即可固定血管。對于比較瘦弱,血管鑲嵌在掌骨凹陷,進針比較困難的患者,可囑患者手自然松開,護士的手握住患者的手,大拇指在手背的上方,其余四指在掌心,用食指頂起穿刺部位的掌骨間隙,大拇指下拉穿刺血管部位的皮膚,即可容易穿刺。
2.5進針 由于老年患者的皮下脂肪比較少,有的血管比較暴露,甚至會突出皮膚表面,因而進針角度宜小,15°角左右即可。個別患者皮下脂肪多,血管比較深,看不到血管,但用手能觸及到彈性很好適于靜脈穿刺的血管,這種情況下,血管比較固定,進針角度宜大,35~60°角進針直刺血管即可。對于掌指關節(jié)附近的血管,要逆向靜脈穿刺,即從近心端向遠心端穿刺,這樣手有了大面積的支撐點和接觸面,有利于提高靜脈穿刺成功率,同時有利于針柄的固定。
2.6松止血帶 松止血帶時動作應該輕柔,快慢適當,過快或過猛可導致穿刺成功的血管由于震動而使針頭穿過血管壁,導致穿刺失敗。
2.7固定 老年患者一般會健忘,多動,經常因為多動或躁動導致針頭脫出血管外,因而穿刺成功后可用多條膠布固定,對于躁動的患者可用小夾板來固定穿刺部位的肢體。如果針頭經常脫出血管外,建議打留置針。
2.8 靜脈穿刺失敗的補救方法 蘇小英介紹了一種靜脈穿刺的補救方法[2],即:在行淺靜脈穿刺進入血管后有明顯的落空感,有回血,打開輸液器開關,靜脈點滴通暢,但穿刺局部卻有微小的隆起,此時不必拔針,立即持續(xù)指壓穿刺部位止血,直到不再出血,同時將針柄由右轉向左方向,使血管內針頭斜面向下。輸液器調節(jié)開關不必關閉,由于指壓的作用,此時藥液處于不滴狀態(tài)。約2min~5min,放開穿刺點的壓迫,按常規(guī)方法固定,調整滴數,繼續(xù)觀察局部隆起及靜脈點滴通暢情況。如局部隆起未繼續(xù)擴大,靜脈通暢,說明補救成功。筆者在臨床工作中嘗試這種補救方法,成功率很高。
參考文獻:
[1]羅小紅.提高老年患者靜脈穿刺成功率的體會[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7,23(10):2474-2475.
[2]蘇小英.介紹一種靜脈穿刺失敗的補救方法[J].中華護理雜志,2008,22(7):1936.
[3] 王壽基. 提高靜脈穿刺成功率的體會[J]. 齊魯護理雜志,2004(07) .
[4] 趙雪金. 提高靜脈穿刺成功率的方法與效果分析[J]. 現代臨床護理,2005(01) .
[5] 丁淑玲,王紅,胡淑玉. 提高老年患者靜脈穿刺成功率的體會[J]. 山東醫(yī)藥,2002(27) .
[6] 楊水秀,雷丹紅,李會玲. 新扎止血帶法在老年患者輸液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全科護理,2009(01) .
[7] 韓春娟. 影響靜脈穿刺成功率的因素與對策淺議[J]. 黑河科技,1994(01) .
[8] 黃佩娟,農榮閃. 提高靜脈穿刺成功率的幾點體會[J]. 右江醫(yī)學,2001(06) .
[9] 趙惠英,吳桂風,張漪源. 如何提高老年患者特殊狀態(tài)下靜脈穿刺成功率[J]. 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04(01) .
[10] 趙艷華. 術中提高靜脈穿刺成功率的方法[J]. 實用醫(yī)技雜志,1999(10) .
[11] 孫三霞. 老年患者小靜脈的穿刺方法[J]. 洛陽醫(yī)專學報,2000(03) .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