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對應用艾普拉唑?qū)加蟹戳餍允彻苎准膊〉幕颊邔嵤┲委煹呐R床效果進行研究。方法 將我院收治的88例患有反流性食管炎疾病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平均每組44例。采用奧美拉唑?qū)φ战M患者實施治療;采用艾普拉唑與奧美拉唑聯(lián)合對治療組患者實施治療。結果 治療組患者反流性食管炎病情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食管炎癥狀徹底消失時間和用藥方案實施總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用藥期間兩組均未出現(xiàn)任何藥物不良反應。結論 應用艾普拉唑?qū)加蟹戳餍允彻苎准膊〉幕颊邔嵤┲委煹呐R床效果非常明顯。
關鍵詞:艾普拉唑;反流性食管炎;治療
反流性食管炎疾病是目前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消化系統(tǒng)疾病,是由于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后導致的上消化運動功能出現(xiàn)障礙,胃、十二指腸中的內(nèi)容物反流到食管內(nèi)部,進而對食管粘膜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臨床對該疾病進行治療主要以抑酸為主[1]。本次研究對患有反流性食管炎疾病的患者應用艾普拉唑的效果進行研究?,F(xiàn)匯報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88例患有反流性食管炎疾病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平均每組44例。對照組中男性26例,女性18例;患者年齡22~65歲,平均年齡(41.2±0.6)歲;食管炎患病時間1~16個月,平均患病時間(3.1±0.8)個月;治療組中男性27例,女性17例;患者年齡24~66歲,平均年齡(41.3±0.5)歲;食管炎患病時間1~15個月,平均患病時間(3.2±0.7)個月。上述3項自然指標兩組研究對象組間無顯著差異(P>0.05),可以進行比較分析。
1.2 納入標準 ① 病情經(jīng)診斷后確診為反流性食管炎;② 食管炎患病時間在2年以內(nèi);③ 患者選擇接受藥物治療;④ 年齡20~70歲;⑤ 排除合并患有其他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可能;⑥ 患者自愿加入本次研究。
1.3 排除標準 ① 病情經(jīng)診斷后沒有確診為反流性食管炎;② 食管炎患病時間在2年以上;③ 患者沒有選擇接受藥物治療;④ 患者年齡在20以下,或在70歲以上;⑤ 合并患有其他消化系統(tǒng)疾??;⑥ 患者不愿加入本次研究。
1.4 方法 對照組:口服奧美拉唑,20mg/次,2次/d,計劃治療1個月;治療組:口服奧美拉唑,20mg/次,2次/d,口服艾普拉唑,10mg/次,2次/d,計劃治療1個月[1]。
1.5 觀察指標 選擇兩組患者的反流性食管炎病情治療效果、食管炎癥狀徹底消失時間、用藥方案實施總時間、藥物不良反應等指標進行對比研究。
1.6 治療效果評價方法 臨床治愈:所有癥狀表現(xiàn)都消失,停藥患者沒有再出現(xiàn)燒心、胸痛、反酸、胃脘脹滿及疼痛等癥狀表現(xiàn),胃鏡檢查結果顯示在局部位置仍然有程度較度的充血現(xiàn)象存在,但水腫程度不明顯;顯效:所有癥狀表現(xiàn)明顯減輕,但在局部位置的粘膜上仍然有充血和水腫現(xiàn)象存在,但水腫和充血的病灶總面積縮小程度已經(jīng)達到50%以上;有效:癥狀表現(xiàn)治療后略有改善,局部位置的粘膜炎癥反應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無效:沒有達到上述三項評價標準的要求,或病情加重發(fā)展[2]。
1.7 數(shù)據(jù)處理 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x±s)形式表示,實施t檢驗,計數(shù)資料實施χ2檢驗,P<0.05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食管炎癥狀徹底消失時間和用藥方案實施總時間 對照組患者采用奧美拉唑治療后(7.69±1.44)d反流性食管炎癥狀徹底消失,用藥方案共計實施(11.53±2.18)d;治療組患者采用奧美拉唑與艾普拉唑聯(lián)合治療后(5.03±0.86)d反流性食管炎癥狀徹底消失,用藥方案共計實施(8.63±1.75)d。兩項觀察指標各項數(shù)據(jù)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
2.2 反流性食管炎病情治療效果見表1。
2.3 藥物不良反應 用藥期間兩組均未出現(xiàn)任何藥物不良反應。
3 討論
艾普拉唑是目前臨床上常用的一種新型不可逆型質(zhì)子泵抑制劑類藥物,在化學結構方面該藥物屬于苯并咪唑類藥物,通過口服統(tǒng)計給藥后,能夠選擇性進入到胃壁細胞,進而轉(zhuǎn)化為次磺酰胺活性代謝物,在相關酶的催化作用發(fā)生二硫鍵共價結合反應,對H+-K+-ATP酶產(chǎn)生不可逆的抑制作用,該藥物屬于奧美拉唑的一種S型光學異構體,主要通過特異性的靶向作用使胃酸的實際分泌減少,從而達到對反流性食管炎疾病進行治療的目的[3]。
參考文獻:
[1] 吳小平,凌奇荷.胃酸抑制與反流性食管炎的愈合[J].中華消化雜志,2011,23(13):178-179.
[2] 劉騰,常艷璐,韓容.艾普拉唑的作用機制與臨床評價[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0,10(19):724-725.
[3] 陳堯,歐陽冬生,譚志榮,等.HPLC測定艾普拉唑片劑的含量[J].中國藥學雜志,2011,46(12):941-942.
編輯/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