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無創(chuàng)正壓機械通氣治療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16例,隨機分為觀察組58例和對照組58例,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方法治療,觀察組在傳統(tǒng)治療同時應用無創(chuàng)正壓機械通氣。比較兩組治療前后患者動脈血氣指標(PaO2 ,PaCO2 ),肺功能指標(FEV1,F(xiàn)EV1占預計值的百分比)變化,以及治療效果等。結果 兩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并且無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結論 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應用無創(chuàng)正壓機械通氣治療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可以顯著提高臨床療效,安全易行,值得推廣。
關鍵詞:無創(chuàng)正壓機械通氣;AECOPD;Ⅱ型呼吸衰竭;臨床療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是指有氣流受限的慢性支氣管炎和(或)肺氣腫,是呼吸系統(tǒng)最常見的疾病之一。COPD不僅累及肺臟,而且會影響到全身,嚴重者常有營養(yǎng)不良,精神抑郁,骨骼肌乏力,抵抗力下降,并發(fā)肺源性心臟病等。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預測,到2020年全球COPD病死率將占各種疾病病死率的第3位。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是患者在短期內出現(xiàn)超越日常狀況的持續(xù)惡化,常伴有呼吸衰竭,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筆者醫(yī)院應用無創(chuàng)正壓機械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效果顯著,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呼吸科住院治療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1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07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中的COPD診斷標準[1]。并出現(xiàn)咳嗽、咳痰、氣短急性加重,超越了平日變化。血氣指標PaO2<60mmHg,PaCO2>50mmHg。同時排除昏迷,自主呼吸微弱,上呼吸道阻塞,氣道分泌物過多,咳嗽無力,氣胸,血液動力學不穩(wěn)定的患者。將116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無創(chuàng)正壓機械通氣治療組)及對照組(常規(guī)治療組)各58例。觀察組中男31例,女27例,年齡52~81歲,平均(64.2±7.2)歲,患病時間6~26年,平均(12.2±4.1)年;對照組男29例,女29例,年齡53~81歲,平均(64.8±6.5)歲,患病時間6~27年,平均(12.1±3.8)年。兩組年齡,性別及入選條件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靜脈滴注抗生素,糖皮質激素,祛痰,平喘,同時補充營養(yǎng),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和維持酸堿平衡。對照組予以持續(xù)低流量吸氧,觀察組給予美國偉康BiPAP呼吸機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選用合適口鼻面罩,采用S/T模式,RR10~16次/min,初始吸氣壓(IPAP)為8cmH2O,每15min第增2cmH2O,最高加至20cmH2O;初始呼氣末正壓(EPAP)為4cmH2O,最高加至8cmH2O。前3d除咳嗽、進食、飲水外予以持續(xù)通氣,其后根據(jù)患者情況逐漸減少通氣時間,一般7d為1療程。
1.3觀察指標 觀察治療前后患者的動脈血氣指標(PaO2,PaCO2),肺功能指標(FEV1,F(xiàn)EV1占預計值百分比),以及患者治療效果。療效判定標準:①顯效:患者咳嗽、咳痰明顯減輕,日?;顒訜o呼吸困難;②有效:患者咳嗽、咳痰緩解,休息時無呼吸困難;③無效:患者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無緩解,甚至加重。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3.0軟件包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 x±s表示,應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觀察指標比較 治 療前兩組患者PaO2,PaCO2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PaO2,PaCO2差異顯著(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FEV1,F(xiàn)EV1占預計值百分比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FEV1,F(xiàn)EV1占預計值百分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 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不良反應 在機械通氣過程中,9例患者出現(xiàn)咽干,4例出現(xiàn)面部皮膚壓迫感,2例出現(xiàn)腹脹等癥狀,均未影響治療。
3 討論
COPD最主要的病理生理變化為氣道阻塞和氣流受限,致使肺過度充氣。⑴對肺通氣的影響:①COPD患者呼吸肌處于長度-張力比的不利狀態(tài),造成收縮乏力,而耗能卻增加。同時,輔助呼吸肌的參與,進一步提高了能耗。②COPD患者存在PEEPi,吸氣時必須克服PEEPi才能產(chǎn)生吸氣氣流,增加了額外功耗。⑵對肺換氣的影響:COPD患者肺泡膨脹斷裂,致使肺毛細血管大量減少,生理無效腔增大。部分肺區(qū)雖有血流灌注,但肺泡通氣不良,導致血液分流。通氣血流比例失調加之彌散面積減少,致使換氣功能障礙。通氣換氣功能障礙導致低氧血癥和高碳酸血癥,在COPD的急性加重期,肺功能迅速惡化,而AECOPD伴呼吸衰竭的患者病情更加嚴重。呼吸肌疲勞是導致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減輕呼吸肌負荷是治療的關鍵所在[2]。對此,傳統(tǒng)治療方法的作用非常有限,過去對傳統(tǒng)治療無效者多用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的方法,盡管療效確切,但因具有有創(chuàng)性,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高,以及撤機困難等缺點使其僅限用于少數(shù)危重患者的搶救[3]。
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在吸氣時通過正壓克服氣道阻力,增加通氣量,減少了呼吸功,有效緩解呼吸肌疲勞。呼氣時給予正壓可以防止肺泡萎陷,改善通氣和通氣血流比例失調,增加肺氧合,排出CO2。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還能促使COPD患者的呼吸方式由淺快變?yōu)樯盥瑴p輕呼吸肌負荷,增加肺泡分鐘通氣量[4-5]?;颊吲R床癥狀緩解后,間斷應用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既可以使呼吸肌保持適當休息,又可以防止呼吸肌廢用性萎縮,避免呼吸機依賴[6]。相對于有創(chuàng)通氣,患者無需氣管插管或者氣管切開,減少了痛苦,不破壞呼吸道防御屏障,減少感染機率,且不影響進食、飲水、說話,易于讓患者接受。
本研究結果顯示,無創(chuàng)正壓機械通氣應用于AECOPD和并Ⅱ型呼吸衰竭可以迅速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糾正患者低氧血癥和高碳酸血癥,提高肺功能,縮短住院治療時間,不良反應少,與近期類似研究報道相符[7-9]。
總之,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療效顯著,操作簡單,無創(chuàng)性,并發(fā)癥少,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與呼吸雜志,2007,30(1):8-17.
[2]Mehta S,Hill NS.Noninvasive ventilation[J].Am J Respircrit Care Med,2011,163(2):540-577.
[3]冉梅.無創(chuàng)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研究[J].四川醫(yī)學,2011,32(11):1735-1737.
[4]Dfaz O,Begin P,Andresen M,et al.Physiological and clinical effects of diurnal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in hypercapnic COPD[J].Eur Respir J,2005,26(6):1016-1023.
[5]Budweiser S,Heinemann F,F(xiàn)ischer W,et al.Long-term reduction of hyperinflation in stable COPD by non-invasive nocturnal home ventilation [J].Respir Med,2005,99(8):976-984.
[6]Vitacca M,Nava S,Confalonier M,et al.The appropriate setting of non-invasive 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 stable COPD patients[J].Chest,2010,118(5):1286-1293.
[7]李小林.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35例臨床研究[J].中國醫(yī)療前沿,2013,8(19):33-34.
[8]李艷麗.無創(chuàng)正壓機械通氣治療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療效觀察[J].河南職工醫(yī)學院學報,2013,25(4):401-402.
[9]連曉峰,許志強,韓鵬,等.無創(chuàng)通氣治療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療效觀察及影響因素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3,42,(13):1520-1522.
編輯/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