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我院婦科門診拭子檢測人乳頭瘤病毒亞型感染的情況,探討 HPV DNA檢測在防治早期宮頸癌中的意義。方法 對587例婦科門診患者進行HPV基因分型檢測。結(jié)果 587例患者中,HPV感染者156例,感染率為26.58%?;颊咧懈呶P?HPV ( 52、16、33、18、58、39、51、59、35、56、68) 112例, 占感染總?cè)舜蔚?71.79%; 低危型 HPV (6、11) 35例, 占感染總?cè)舜蔚?2.44%; 中國人群常見型HPV ( 53、66 cp8304 ) 9例,占感染總?cè)舜蔚?.77 %。多重感染患者5例,占HPV感染者的 3.21%。結(jié)論 利用宮頸拭子進行HPV-DNA檢測HPV基因分型,有助于了解本地區(qū)HPV感染亞型的分布,有利于對 HPV感染的診斷和宮頸癌的防治,可作為宮頸癌篩查的手段。
關(guān)鍵詞:人乳頭瘤病毒;宮頸腫瘤;感染;防治
2002年全球?qū)m頸癌發(fā)患者數(shù)約有500000 人,死亡人數(shù)約280000人[1-2],可見宮頸癌是威脅婦女生命健康的最常見的疾病之一,近幾年呈增高趨勢。在我國宮頸癌也是最常見的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之一。大量流行病學、分子生物學研究表明95% 宮頸癌發(fā)生與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有關(guān),HPV 感染已被證明是引起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的必要因素[3-4]。 目前已經(jīng)確定的HPV亞型大約有120余種,能夠感染婦女生殖道的有40種亞型,而與腫瘤相關(guān)的約20種,HPV感染可引起肛門癌、陰莖癌、宮頸癌等[5]。本文將對587例在我院婦科門診的女性進行宮頸拭子HPV篩查及分型檢測,了解本地區(qū)婦女HPV感染情況,為HPV感染的防治及宮頸癌的早期診斷提供依據(jù)?,F(xiàn)將我們的調(diào)查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2年3月~2013年9月587例在我院門診就診的年齡大于30歲以上進行宮頸拭子HPV-DNA及其亞型檢測的婦女,20~75歲,中位年齡39.2歲。
1.2 主要儀器 核酸擴增熒光分析儀(美國AB17000型);醫(yī)用核酸分子快速雜交儀;試劑盒由潮州凱普生物化學有限公司提供。
1.3采集宮頸脫落細胞 將專用宮頸刷放置于宮頸口,輕輕搓動并使其順時針旋轉(zhuǎn)5圈,慢慢取出宮頸刷,將其放入專用取樣管內(nèi)管內(nèi)有細胞保存液,4℃保存待檢。
1.4 HPV-DNA提取及擴增 嚴格按照DNA提取試劑盒操作步驟提取,HPV-DNA擴增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擴增程序進行PCR擴增反應。
1.5雜交顯色及結(jié)果判斷
PCR產(chǎn)物預熱至45℃后,取20μL 加入0.5ml已預熱至45℃的雜交液中,混勻后加在薄膜上,導流雜交在醫(yī)用核酸分子快速雜交儀中進行。雜交完成后,進行顯色,1h內(nèi)分析結(jié)果。陽性點為清晰可見的藍色園點,陽性點的HPV病毒的類型根據(jù)膜條HPV的分型判斷。
1.6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ASS 17.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處理,以α=0.05為檢驗水準。
2 結(jié)果
2.1一般情況 587例女性中,HPV感染陽性者為156例,總陽性率達26.58%,其中112例為HPV高危型感染(71.79%),35例HPV低危型感染(22.44%),9例為中國人群HPV常見型感染(5.77%),有5例(3.21%)為混合感染且均為高危型混合感染。
2.2 HPV 感染年齡分布 587例HPV篩查的女性中,在21~35,36~45,46~55,>56例年齡區(qū)間的陽性率分別為19.44%,26.29%,28.81%,32.65%;感染高峰在46~55,>56這兩個年齡段。但各年齡組間HPV感染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2.3 HPV亞型分布 本次研究中HPV各亞型分布見表2。HPV52型(16.7%),HPV6型(16.7%),HPV16型(12.8%),HPV33型(10.9%)分別占據(jù)了HPV各亞型感染分布的前4位。
3 討論
HPV是一類具有相同結(jié)構(gòu)的異型病毒,主要侵犯皮膚及黏膜鱗狀上皮的小雙股環(huán)狀 DNA病毒。在分子生物學和流行病學不斷發(fā)展的時代,醫(yī)學界對人類乳頭瘤狀病毒 ( hum an papillo m au irus,H PV) 感染及下生殖道系列疾病的關(guān)系研究不斷深入,學者們發(fā)現(xiàn)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和宮頸癌有著密切關(guān)聯(lián)性。國際癌癥研究中心 ( I ARC ) ( 1995) 年明確提出 H PV 感染是誘發(fā)宮頸癌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潛伏感染期、亞臨床感染期、臨床癥狀期和相關(guān)的腫瘤期是HPV感染過程常見分期。 HPV陽性婦女是否進展到宮頸上皮內(nèi)高度病變和癌癥,與HPV的型別有很大聯(lián)系。大部分學者認為HPV高危型持續(xù)感染是子宮頸癌發(fā)生必要條件[6]。Cuz i ck等研究報道,在印度宮頸癌高發(fā)區(qū),高危型 HPV感染率為 7%~13%%[7]。
本研究中選取婦科門診進行HPV篩查的女性作為研究對象,年齡均在20歲以上,并進行基因分型檢測。587位女性中,HPV感染陽性者為156例,總陽性率達26.58%,其中112例為HPV高危型感染(71.79%),35例HPV低危型感染(22.44%),9例為中國人群HPV常見型感染,有5例(3.21%)為混合感染且均為高危型混個感染,與常見報道相一致。 HPV52型(16.7%),HPV6型(16.7%),HPV16型(12.8%),HPV33型(10.9%)分別占據(jù)了HPV各亞型感染分布的前4位。從年齡組間構(gòu)成比看,感染高峰在46~55,>56這兩個年齡段。但各年齡組間HPV感染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據(jù)文獻報道,全世界高危型感染主要以HPV-16,18亞型為主,其次為HPV45,31,33亞型[8]。但本次研究與此報道略有出入。本研究中,HPV高危型患者其亞型感染比例由高到低依次為 HPV:52、16、33、18、58、39、51、55、59、35、56、68,HPV52型成為第一亞型,而HPV16成為高危型的的第二亞型,HPV33型則為第三亞型,我們分析原因,這可能與地理分布差異及年齡段的選取有關(guān)。因此,筆者認為在本地區(qū)應著力開展HPV52、16、33亞型的普查研究,使其成為宮頸癌防治的早期預防措施。此外在我們的研究中,156例陽性感染者混合感染占3.21%,且均為高危亞型,但是未見四重以上感染。說明在本地區(qū)人群中婦女HPV多重感染所占比例較小。
本研究患者的年齡平均為39.5 歲,在21~35,36~45,46~55,>56各年齡區(qū)間的陽性率分別為19.44%,26.29%,28.81%,32.65%;感染高峰在46~55,>56這兩個年齡段。但各年齡組間HPV感染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說明各年齡組間,感染HPV 病毒的概率沒有太大差別。研究認為,性活躍年輕婦女HPV感染率高,但目前認為這種感染是一過性的,這些HPV感染者大部分會自然消退, 僅 5.0%~10%發(fā)展為持續(xù)感染[9]。有前瞻性研究發(fā)現(xiàn),宮頸HPV 感染者宮頸感染HPV1 6/18 型者在1 年時間內(nèi)有1/3 將會發(fā)展成為宮頸上皮內(nèi)瘤樣病變(CIN),而其中約有15%將可能轉(zhuǎn)變?yōu)閷m頸癌[10]。
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與子宮頸病變發(fā)展有密切關(guān)系,對宮頸脫落細胞進行 HPV 檢測,了解其感染狀態(tài)和亞型,從而積極地治療宮頸高危型HPV 感染,對預防宮頸癌變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Parkin DM,Bray F,F(xiàn)erlay J,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2002[J]. CA Cancer J Clin,2005,55(2):74-108.
[2]Kamangar F,Dores GM,Anderson WF.Patterns of cancer incidence,mortality,and prevalence across five continents:defining priorities to reduce cancer disparities in different geographic regions of the world[J].J Clin Oncol,2006,24(14):2137-2150.
[3]穆雅琴,趙富璽,郭俊成,等.宮頸癌凋亡抑制因子表達與 HPV-(16/18)感染相關(guān)性[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6,22(12):1416-1418.
[4]李明成,張曉英,鄭華.子宮頸糜爛與生殖道人乳頭瘤病毒感染關(guān)系[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7,23(8):951-952.
[5]田永強,朱中元.以 PCR為基礎(chǔ)的 HPV檢測及其在宮頸癌篩查和治療中的價值 [J].中國熱帶醫(yī)學,2008,8(3):419-4211.
[6] Roden R,Wu T C.H ow wi ll HPV vaccines affect cervica cancer[J]. Nature Rev,2006,(6):753-763.
[7]Cuzick J,A rbyn M, Sankaranarayanan R,et al.Over view of human papilloma virus-based and other novel op ti ons for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in devel op 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J].Vaccine,2008,26(S):K29-K41.
[8]Munoz N,BoschF X,de Sanjos S,et al.Epidemiologic classification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s associated with cervical cancer[J].N Engl J Med,2003,348(6):518-527.
[9]彭秀紅,毛玲芝,鄧群娣.人乳頭瘤病毒-DNA分型檢測在年輕婦女宮頸病變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生育健康雜志,2009,20(2):92-95.
[10]徐成康,梅卓賢.宮頸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的篩查及其意義[J].中山醫(yī)科大學學報,1998,19:22-31.
編輯/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