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品管圈在消毒供應中心的運用。方法 從2013年10月開始,我院消毒供應中心應用品管圈理念對手術精密器械的回收、清洗、包裝等環(huán)節(jié)的相關問題進行改進,通過此方法,確保手術精密器械的完好保存和良好使用。結果 經(jīng)過品管圈的有效管理后,相比于品管圈模式實施之前,對于手術精密儀器的損壞率明顯降低,品管圈模式實施前后的結果對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品管圈模式的實施,能夠有效地降低手術儀器的損壞率,使得儀器在回收、清洗過程中的損壞率得到有效地控制,一方面為醫(yī)院節(jié)約了手術儀器的投入成本,同時也為相關操作人員減少了工作量,因此品管圈模式值得在消毒供應中心推廣應用。
關鍵詞:品管圈;消毒供應中心;運用
1運用品管圈理念,改進工作流程相關控制點
1.1手術精密儀器回收和清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在手術結束以后,對于使用過程中的手術器械需要進行回收、清洗和整理,在進行回收清洗的過程中,由于每一筐的醫(yī)療器械都裝的很滿,在回收過程中,也不會過分地強調貴重手術儀器需要分開回收清洗,因此經(jīng)常容易造成一些貴重的精密手術儀器被壓壞,出現(xiàn)斷裂、壓彎等現(xiàn)象。除此之外,在手術器械清洗過程中,需要將器械一下子倒出進行清洗,那么很容易造成器械相互之間的碰撞,對器械造成損壞。在傳遞過程中也時常會出現(xiàn)器械與器械筐之間的碰撞,而導致器械損壞,等到器械需要時,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臨床科室打電話過來投訴,要求賠償一些手術機械,比如眼科手術器械、顯微剪等儀器設備[1],這就使得醫(yī)院內部管理過程中,很容易出現(xiàn)部門糾紛,影響正常的手術實施。
1.2成立品管圈小組[2] 建立以護士長為輔導員,負責督導和指導品管圈活動;圈長 1名,由副護士長擔任,負責整個活動的策劃與組織;圈員 6名,負責積極參與和改善品管圈活動,積極發(fā)言,提出自己的意見及看法,發(fā)揮創(chuàng)意;通過接受教育訓練,積極提升自己的問題改善能力;通過圈活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培養(yǎng)高度的使命。圈員平均年齡 35.8歲,平均工作年限 16.5年。通過全體圈員投票選定\"圈徽\"和\"圈名\"。圈名為\"安心圈\",寓意:用我們最純潔、最無限的愛,無私奉獻,為患者和臨床提供安全、優(yōu)質的服務,讓他們感到安心、 放心。口號:無菌的空間是您健康的平臺,我們的用心是您安心的保障。QCC活動程序包括主題的選定、活動計劃擬定、現(xiàn)狀把握、目標設定、解析、對策擬定、對策實施與討論、效果確認、標準化、檢討和改進等步驟。
1.3不斷完善手術精密器械的回收、清洗和包裝方法
1.3.1完善回收方式 在對手術精密器械進行回收的過程中,需要有專人負責清點貴重手術精密器械,妥善放置,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進行運輸和回收,在回收過程中可以通過包裹一些泡沫塑料或者是棉布等,防止出現(xiàn)擠壓[3]。除此之外,對于部分的手術精密器械需要有專門的放置盒子,按照相應的使用數(shù)量進行及時地清點,發(fā)現(xiàn)有問題時,需要及時地聯(lián)系相關負責人員,防止造成部門糾紛的發(fā)生。
1.3.2規(guī)范清洗方式 在手術精密器械的清洗過程中,①首先要對手術精密器械進行檢測,確定哪些地方是容易出現(xiàn)破壞的,哪些地方的螺絲構件等需要重新加固等,一旦發(fā)現(xiàn)問題,一定要及時地和相關的管理負責人員進行溝通,盡快處理好手術精密器械清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避免造成清洗損壞。②在清洗手術精密器械的過程中,需要嚴格參照兩規(guī)一標的原則進行清洗。③管腔器械比如吸引頭、骨穿針、胸穿針等清洗過程中,需要安排專業(yè)的清洗人員進行清洗,嚴格按照這些手術精密器械的清洗方法和標準開展工作。顯微器械從回收、清洗、包裝等環(huán)節(jié)親手交接并口頭叮囑,除此之外,對于清洗人員,一定要加強對手術精密器械的認識,只有充分地了解其使用功能和構件組成,那么在清洗工作開展過程中才能夠不斷地規(guī)范自己的清洗方式,從而有效地保護手術精密器械[4]。
1.3.3改善包裝流程 ①改變器械倒出的方式,避免造成器械損傷,防止一些比較重的器械對其他一些小器械造成損傷;②在進行手工或者是機器清洗的過程中,需要由專門的負責人員進行運送到相關科室,實施流水作業(yè),第一個工作人員負責檢查手術精密器械的質量、規(guī)格、型號以及功能狀態(tài),通過使用專用的保護套進行包裝,第二個工作人員再對已經(jīng)包裝好的手術精密器械進行清點和檢測[5]。
2結果
品管圈模式實施前后手術精密儀器的損壞率結果對比:通過對品管圈模式實施前后手術精密儀器的損壞率結果對比,我們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品管圈的有效管理后,相比于品管圈模式實施之前,對于手術精密儀器的損壞率明顯降低,其中眼科精密儀器的損壞率從18%下降到2%,骨科精密儀器的損壞率從17%下降到2%,腦外科精密儀器的損壞率從15%下降到4%,美容科精密儀器的損壞率從16%下降到5%,耳鼻喉科精密儀器的損壞率從16%下降到6%。品管圈模式實施前后的結果對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3討論
品管圈,全面是叫做品質管理圈,其從出現(xiàn)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超過了半個世紀,品管圈的發(fā)展特點和根本目標就是通過利用各種改善的方法,啟發(fā)個人潛能,透過團隊的力量,結合群體的智慧,群策群力,持續(xù)地從事各種問題的改善,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讓每一個工作人員都體會到滿足感和成就感。本文通過對我院消毒供應中心應用品管圈理念對手術精密器械的回收、清洗、包裝等環(huán)節(jié)實施的管理進行探討,對品管圈模式實施前后手術精密儀器的損壞率結果對比,發(fā)現(xiàn)品管圈模式的實施,能夠有效地降低手術儀器的損壞率,使得儀器在回收、清洗過程中的損壞率得到有效地控制,一方面為醫(yī)院節(jié)約了手術儀器的投入成本,同時也為相關操作人員減少了工作量,因此品管圈模式值得在消毒供應中心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周淑萍,許晨耘,柯雅娟,等.品管圈在消毒供應中心一次性無菌物品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3,28(13):09-11.
[2]向超群,黃浩.品管圈模式在消毒供應中心管理精密器械的實踐探討[J].中華護理學會第8屆全國消毒供應中心發(fā)展論壇論文匯編,2012(08):367-368.
[3]向超群,黃浩.品質管理圈活動在消毒供應中心的應用及效果[J].華西醫(yī)學,2013,28(01):92.
[4]俞凱燕,吳彩英,求卓利,等.品管圈活動在完善供應室追溯質量管理中的效果[J].護理與康復,2012,11(05):468-469.
[5]郭洪,鄒學敏,張利君,等.品管圈在基層醫(yī)院供應室與臨床科室一體化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3,28(24):61-63.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