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西甲硅油治療早產兒胃食管返流臨床效果觀察。方法 選擇診斷符合胃食管返流40例早產兒,胎齡在29~34w,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20例,對照組給予抬高體位、飲食療法等常規(guī)治療等處理,治療組在此基礎上給予西甲硅油治療,觀察兩組患兒胃食管返流緩解情況﹑達到全腸道內喂養(yǎng)時間及體重開始增長時間,并觀察有無藥物不良反應。結果 使用西甲硅油后可更快緩解胃食管返流,使患兒更快達到全腸道內喂養(yǎng),體重盡快出現增長,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并且未發(fā)現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結論 西甲硅油治療早產兒胃食管返流的臨床療效顯著。
關鍵詞:西甲硅油;早產兒;胃食管返流
隨著醫(yī)學的發(fā)展,早產兒的存活率明顯增高,伴隨而來的早產兒并發(fā)癥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早產兒胃食管返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s,GERD)是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發(fā)生率較足月新生兒明顯為高,其發(fā)病率達到80%~85%[1],可導致呼吸暫停、窒息、返流性食管炎、支氣管、肺部疾病、營養(yǎng)不良等,還會出現與靜脈營養(yǎng)等治療相關的副作用,因此,快速有效糾正GERD顯得尤為重要,在既往的臨床中曾使用紅霉素﹑多潘立酮等,但此類藥物易引起椎體外系反應、心律紊亂、低血糖、嬰兒期幽門肥厚等等不良反應,在臨床的使用中受到了限制。臨床中需要一種安全有效又便于早產兒使用的藥物,而西甲硅油作為一種穩(wěn)定的表面活性劑,調節(jié)胃腸功能,僅發(fā)揮純粹的物理性作用,沒有毒副作用,臨床使用方便,正符合以上要求,我科采用西甲硅油治療GERD,取得較好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我科自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診斷GERD的早產兒,一共40例(男28例,女12例),胎齡29~34w;產重1000~2000g,日齡7d以內。隨機分為對照組20例、干預組20例,各組治療前在性別、胎齡、出生體重、病情比較、發(fā)病日齡、開始治療日齡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兩組均除外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已證實的敗血癥、嚴重的呼吸道疾病、治療前出現壞死性小腸結腸炎、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已診斷的遺傳代謝病、外科手術后、牛奶過敏等疾病。
1.2 早產兒GERD判定標準 入選患者均符合新生兒胃食管反流診斷標準[2]:頻繁嘔吐,超過3次/d以上;奶量不增加或減少,持續(xù)3d以上;胃潴留,潴留量大于前次喂養(yǎng)量的1/3;腹脹,除外胃腸道先天畸形。
1.3方法 各組患兒都給予常規(guī)處理,如體位治療、飲食治療、病因治療、保暖、預防感染、早期部分或全靜脈營養(yǎng),對癥處理等。治療組在此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胃管內注入西甲硅油(生產廠家:柏林-化學股份公司(美納里尼集團)[批準文號] H20020239)0.5ml/次,1mL/次,1次/8h,喂奶前15~20 min 給藥,用藥至癥狀消失,能耐受腸道營養(yǎng)為止。記錄兩組患者嘔吐消失時間﹑奶量增加時間﹑全腸道喂養(yǎng)時間,并記錄兩組患兒體重增長情況及住院天數,并進行統計學分析。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治療前兩組患兒一般情況比較 對照組和治療組的患兒在胎齡﹑產重和出現GERD日齡上無差異(P>0.05),見表1。
2.2 治療后兩組患兒GERD緩解情況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患兒嘔吐﹑腹脹消失時間更早,胃潴留量<前次喂奶量1 /3的時間提前,達到全腸道喂養(yǎng)時間雖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患兒體重增長及住院天數 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體重開始增長時間更早,出院時體重更重,住院時間縮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不良反應 治療組患兒未見不良反應發(fā)生。
3 討論
GERD是新生兒嘔吐的最常見原因,尤其是早產兒更為多見。90%以上的GERD患兒表現為嘔吐。生后1w即可出現,還可有體重不增、食管炎、食管糜爛,表現為不安、拒食、激惹等。重者嘔血或便血,導致缺鐵性貧血。返流物吸入后,可有吸入癥狀,肺部合并癥,咳嗽,窒息,呼吸暫停,吸入性肺炎,甚至猝死。并伴有精神運動發(fā)育遲緩。其發(fā)病與下列因素有關:①防止返流屏障失常:① LES壓力降低;②LES周圍組織作用減弱;②食管蠕動功能障礙:當食蠕動功能減弱或消失或出現病理性蠕動時,食管清除返流物的能力下降,這樣增長了有害的返流物質在食管內的停留時間, 增加了對黏膜的損傷;③食管及胃解剖異常: 如食管裂孔疝;④激素的影響:前列腺素、高血糖素、胃抑制多肽,可降低下端食管括約壓力。
目前,公認治療早產兒喂養(yǎng)不耐受的方法除積極治療原發(fā)病外,還包括藥物,如紅霉素、西沙必利、嗎丁啉等,其他措施有非營養(yǎng)性吸吮、撫觸及調整喂養(yǎng)策略等[3]。但這些藥物可能出現的一些不良反應,在臨床的使用中受到了限制。近年來,隨著對早產兒喂養(yǎng)不耐受認識的不斷加深,其治療干預措施也逐步改進,西甲硅油初作為造影劑用于臨床,現用于治療喂養(yǎng)不耐受,取得良好效果。
西甲硅油(德國柏林-化學股份公司生產),為乳白色均勻的乳劑,略帶香蕉味。西甲硅油為一種穩(wěn)定的表面活性劑,即聚二甲基硅氧烷,可改變消化道中存在于食糜和粘液內氣泡的表面張力,并使之分解,釋放出的氣體可被腸壁吸收或通過腸蠕動而排出[4]。西甲硅油的作用是純粹的物理性作用,沒有涉及化學反應,而且其為藥理學和生理學惰性物質,西甲硅油并不從腸道被吸收。因此其不可能產生系統毒性。大鼠的亞急性毒性實驗表明西甲硅油沒有毒性作用。
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組使用西甲硅油后可更快緩解嘔吐,使奶量盡快增加,從而更快達到全腸道內喂養(yǎng),更快出現體重增長,使出院時體重大于對照組,并縮短住院時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并未發(fā)現不良反應的發(fā)生。
總之,使用西甲硅油治療早產兒GERD,臨床效果明顯,使用方便安全,經濟安全,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陶源,姜毅.新生兒胃食管返流的診斷方法及治療進展[J].新生兒科雜志,2005,20(4):185-188.
[2]沈曉明,王衛(wèi)平.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151-153.
[3]程雁,王俐俐.早產兒喂養(yǎng)不耐受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10,25(4):236-237.
[4]楊莉,葛亞彬,趙志剛.西甲硅油乳劑[J].中國新藥雜志,2007,
16(8):651.
編輯/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