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加強法治文化建設,強調依法治國,法治文化是科學立法、公正司法、嚴格執(zhí)法的內在動力,也是全民守法的內在因素。在我們學校內部大力弘揚法治,依法治校,提高大學生法治意識,合理合法的建設和諧校園,是時代賦予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課題。
縱觀我們的教育體制,我國出臺了《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每個大學也都制定了自己的校規(guī)校紀,可以說從學生管理工作者從國家和學校都得到了管理的授權,但是我們國家的立法和學校的立法絕大多數(shù)是從保護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實體利益角度出發(fā),注重保護學校和教師學生的實體利益,而忽視了高等教育管理上法治程序化的內容
在法學領域,實體正義和程序正義是一對矛盾結合體,既相互支持也相互制約。實體利益的實現(xiàn)必須有完善合理的程序作支撐才會有切實的保障,妥善處理好實體正義與程序正義才是最符合構建和諧校園的根本要求。
在高校學生工作管理當中,我發(fā)現(xiàn)從立法、執(zhí)法、守法環(huán)節(jié)上都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問題,導致在學生工作管理進程當中出現(xiàn)混亂,近些年學生狀告高校的事件越來越多,這是和我們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校園的本意是相違背的。而學生工作管理缺乏程序化的保障是造成這樣局面的原因之一,缺乏程序保障的實體正義并非正義,提倡校園學生管理法治程序化非常必要。
那么如何做到大學校園管理法治程序化呢?我認為應當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立法程序化
高等學校制定校規(guī)校紀的根據(jù)是我國出臺的《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這兩部法律從本質上來說屬于“宣傳性”立法文件,相當一部分法律條文規(guī)范的寬泛、含混、程序性條文較少,缺乏一定的可行性。而根據(jù)兩部教育法制定的各個學校的校規(guī)校紀,由于上位法內容的缺失,更是混亂,多數(shù)高校制定校規(guī)都是從方便管理、嚴格制度的角度制定,并沒有考慮到保障教師學生的利益,甚至出現(xiàn)了違背教育法立法原意的規(guī)定。
名正則言順,高校的立法必須做到規(guī)范化程序化才能夠讓教師學生有法可依。做到立法程序化我認為應當:
(1)立法內容科學化,保證一個政策的出臺得到充分的論證,保證既有保證學校、教師、學生實體利益的政策,又有相應配套的程序政策。
(2)立法主體廣泛化,在政策出臺之前要廣泛的征取在校師生的意見,并認真考慮這些意見,對于一些好的可行性建議要在立法當中有所體現(xiàn)。
(3)立法程序嚴格化,對于出臺政策要嚴格執(zhí)行起草、討論、征集意見、審議、公布程序。不要任意放棄其中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
做到上述程序才能夠基本保障我們高校立法的權威性,保證政策順利執(zhí)行。
二、執(zhí)法程序化
上位法的缺失和立法缺乏嚴格的程序化的約束,導致大學校園在政策執(zhí)行方面存在著巨大的混亂,教育一線工作者在管理學校和學生時往往會出現(xiàn)“經(jīng)驗主義”和“領導一言堂”的局面,比如在處理學生違紀事件過程中,我們在維護學校的管理秩序同時經(jīng)常忽視對學生知情權和申辯權的保護,這樣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會大大的挫傷教育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學生的愛校熱情。
大學校園有了科學的完善的內部立法體系,還需要在執(zhí)行方面制定嚴格的程序,才能夠將既定政策應用到校園管理過程當中。否則,再好的政策也是空中樓閣,鏡中花,水中月。
執(zhí)法程序化是立法程序化的延伸,是學校、教師和學生利益的切實保障,要做到執(zhí)法程序化我認為我們應當從如下三個方面努力。
(1)完善對執(zhí)法程序的立法,學校出臺某項政策同時,要出臺相應的完善的執(zhí)行程序政策。并切實保障政策的實施。
(2)明確執(zhí)法責任。教師學生違紀有相應的處理辦法和程序,那么校規(guī)校紀的執(zhí)行者在執(zhí)法過程當中出現(xiàn)問題,同樣要被追究責任,執(zhí)法者的責任要明確,詳細。
(3)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法治化意識。只有教育工作者首先懂法明法,被管理者才會愛法守法。
三、守法程序化
大學校園當中的管理方會強調,遵守學校的校規(guī)校紀應當是無條件的。我認為這樣的要求是值得商榷的。在行政訴訟領域被執(zhí)行人在庭審過程當中是可以對具體行政行為和抽象行政行為提出合理合法性審查的,那么在大學校園當中就更應當有該制度的存在。
大學管理者應當切實的保障被管理者在政策執(zhí)行當中的合法權益,給予被管理者實質上的反應自己意見的途徑。這樣才能維護學校政策的權威性,政策執(zhí)行者的權威性。做到守法程序化我認為應當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1)政策、政務公開化。對于學校的既定政策及相關的政務,學校應做到定時定量公開。
(2)保障被管理者的合法權益。對于政策被執(zhí)行者所提出的意見,學校應做到及時全面審查。
(3)提高校園當中政策執(zhí)行者和施政相對人的法治意識,從小事,瑣事做起將法治意識貫穿的教師、學生的日常教學、生活學習過程當中。
以上為我對大學校園法治程序化的粗淺理解和一點不成熟的建議,希望各位領導注重大學校園法治程序化,希望我們的學校把握依法治國的時代脈搏,依法治校,打造新時代、新形勢下的新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