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傳統廉政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有著豐富的內涵和獨特的魅力,其作為一種先進的文化,隨著歷史和社會的推移,不斷的積淀,不斷的發(fā)展,沿傳至今。本文將從傳統廉政文化的特征、傳承以及功能等方面分析其具有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傳統廉政文化;傳承與發(fā)展;反腐倡廉;現代價值
一、中國傳統廉政文化的歷史淵源及其特征
(一)中國傳統廉政文化的歷史淵源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國廉政文化也有著悠久的歷史,其源頭可以追溯到上古原始氏族部落聯盟時期。夏商周是中國傳統廉政文化的萌芽和初步形成時期,而此后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治國之道,在后來長期的封建社會中為歷朝歷代統治者所承襲,這種思想對化解中國封建社會官民之間的緊張關系起著重要作用。
(二)中國傳統廉政文化的基本特征
1.民族性和獨特性
中國的傳統廉政文化是一種政治文化,是在中國傳統的經濟基礎上形成的統治思想。廉政文化的核心是從政道德和價值取向各朝各代的廉政之道以儒家思想為主導思想,但其側重點又有所不同,“貞觀之治”唐太宗倡導勤儉治國,宋太宗主張厚俸養(yǎng)廉,明朝朱元璋創(chuàng)制“割皮實草”,重典治世,等等,體現了不同時期所獨有的廉政治國觀念。
2.歷史性和傳承性
中國古代各個王朝都有相應的廉政建設,為促進廉政建設,遏制貪污腐敗之風,古代的統治者都設立了監(jiān)督審查機制并頒布了一些法律規(guī)定,統治者將歷史上的廉政建設方式繼承下來,汲取歷代廉政建設的經驗和教訓,不斷加強立法建設,不斷完善監(jiān)督機制。各朝各代對于廉政的建設均體現了對歷史的敬重和對文化的傳承,從而也有利于朝代的延續(xù)。
3.滲透性和包容性
傳統廉政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元素,必然也具有文化所具有的特征。廉政文化從存在的那一刻起,就對人們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慢慢地滲透到人們的行為和生活中去,對人們的行為進行引導與教育,對人們尤其是從政官員們的價值判斷與選擇產生重要的影響。傳統廉政文化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統治者們汲取歷朝歷代的經驗,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因而,傳統的廉政文化也具有強大的包容性。
二、中國傳統廉政文化的歷史傳承
眾所周知,政治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傳統廉政文化在政治制度的建設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傳統的廉政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發(fā)展,經久不息,歷久彌新,具有前進性和上升性,但其傳承的道路也充滿了曲折。
(一)傳統廉政文化傳承的前進性與上升性
1.從民本思想向民主理念的轉變
孟子認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避髯诱J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這告誡統治者們,只有體察民情,才能安邦定國,維護統治。而傳統社會中的“民本”思想是與君主專制統治聯系在一起的,“民本”仍然是統治階級統治社會的工具,并不意味著官民地位平等。而現代社會中的“民主”觀念,則意味著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國家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人民有權監(jiān)督政府工作。
2.從為政以德向依法治國的轉變
古人有云:“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睆娬{治理國家首先要修身,即增強個人的道德修為,中國古代的廉政建設要注重修身養(yǎng)性,樹立清官的典范,而后才能為人師表。但是,道德是往往是通過自律形式實現的,沒有強制約束力,很多的官員貪腐問題并不能遏制,因此,現代社會更加強調法治的作用,樹立法治觀念,才能更好地遏制貪腐之風的盛行,避免腐敗文化的滋生。只有依加強法治國,才能更好地整頓社會秩序。
(二)傳統廉政文化傳承道路的曲折性
傳統廉政文化傳承道路的曲折性,主要體現在新舊思想觀念之間存在沖突。在社會歷史的大波動、大轉折時期,往往也會帶來制度的新建和文化的更迭等問題。作為一種傳統的政治文化,其傳承必然會遭受到時代的沖擊,充滿了曲折與坎坷,導致廉政建設的道路很難前進。
三、傳統廉政文化在當代中國的現實價值
中國古代的傳統廉政文化是一筆豐富的歷史遺產,是中國古代統治者的智慧結晶??v觀近年來層出不窮的懲貪案件,屢禁不止的腐敗現象,繼承和發(fā)揚我國的傳統廉政文化顯得尤為重要,其在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中的功能和價值是不可替代的。
(一)促進和優(yōu)化廉政文化建設的功能
作為一種傳統文化,傳統廉政文化已經深深地根植于人們的思想和生活中,中國古代的各種廉政思想和行為已經為人們所熟知和倡導。當代廉政文化建設,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根本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都是以傳統廉政文化中的思想為其思想根源的。因此,批判繼承傳統廉政文化,可以更好地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有利于促進當代廉政文化的建設。
(二)引導和規(guī)范黨和政府作風的功能
古人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傳統廉政文化,對人們的行為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可以引導黨和政府樹立廉潔作風的觀念,遏制貪腐觀念和行為的蔓延。
(三)推進和保障和諧社會建設的功能
黨的十八大非常明確的指出“反腐問題解決不好,就會對黨造成致命傷害,甚至亡黨亡國”。繼承和發(fā)揚傳統廉政文化,積極建設當代廉政文化,加強官德建設和強化制度保障,有助于引領主流社會價值,為反腐倡廉工作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有助于形成中國特色的廉政文化體系,為和諧社會的建設創(chuàng)造良好的道德環(huán)境和社會氛圍。
四、結語
貪腐問題是一個具有歷史性和時代性的難題,面對層出不窮的貪腐案件,廉政文化建設在當下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只有更好地了解并繼承古代傳統的廉政文化,打好當代廉政文化建設的根基,繼承傳統,推陳出新,順應時代的潮流,才能夠更為有效地推進反腐倡廉工作,規(guī)范和保障社會秩序,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參考文獻:
[1]覃劍.中國特色廉政文化的問題研究[J].求實,2005(02).
[2]柯漢民.以廉政文化建設推進反腐倡廉工作[J].檢察風云,2005(12).
[3]劉志秀.論古代的廉政思想[M].黑坨江史志,2008(03).
作者簡介:
王琳(1993.12~),女,江蘇泰州人,本科,現就讀于江蘇大學文法學院,主要研究方向:社會法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大學第13批學生科研課題立項資助項目“法律視野下中國傳統廉政文化的傳承道路和現代化價值研究”(項目編號:13C220)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