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金融的理財和投資已經(jīng)逐漸成為人們生活消費里的主要內容。但由于我國有關金融消費者保護的法律還不夠完善,在金融銷售的過程中,金融機構往往消極履行金融產品市場風險等信息的披露,從而損害金融消費者的權益。
關鍵詞:信息披露;金融產品;金融消費者;金融消費權益保護
一、引言
金融產品不斷的創(chuàng)新,本身所具有較強的專業(yè)性和復雜性,金融機構在銷售這些金融產品的時候,往往利用這些特點故意對金融消費者隱瞞了購買金融產品需要承擔的風險或者其他不利于金融消費者的事項,很容易會發(fā)生金融消費者權益被侵害的情況。所以,如何規(guī)范金融銷售中信息披露義務一直是有關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討論中的熱點問題。
二、金融銷售中信息披露義務的概述
1.金融銷售中信息披露義務的概念
金融銷售中的信息披露義務是指金融機構在推銷金融產品時,應該向金融消費者充分說明與金融產品相關的市場風險、信用風險、合同的主要內容等重要事項,使得金融消費者對所要投資的金融產品有足夠的認識來做出投資決定。[1]因此金融銷售中的信息披露義務也稱說明義務,主要是為了消除金融機構與金融消費者之間因為各種客觀存在的因素導致的信息不對稱,金融消費者通過充分行使他們的知情權來保障他們的權益不會受到侵犯。
2.信息披露的方式與原則
金融銷售中的信息披露方式屬于強制性披露,即金融機構需要按法律的規(guī)定向金融消費者進行披露。比如日本在2000年《金融商品銷售法》和2006年《金融商品交易法》當中都有對信息披露義務做了規(guī)定,要求金融機構必須及時的提供準確、真實、完整的信息來滿足金融消費者的需求。[2]美國在《多德—弗蘭克華爾街改革與消費者保護法》、《信用卡問責、責任和信息披露法》等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中也有類似的規(guī)定。這是因為在巨大的經(jīng)濟利益的誘惑下,金融機構不會主動積極的向消費者陳述購買金融產品的風險,相反,他們會通過夸大收益、虛假宣傳等不當勸誘手段來誘使消費者去購買他們的金融產品,所以必須得通過法律進行規(guī)范,強制金融機構履行應負的信息披露義務。
一般來說,金融機構在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時,主要是以口述和文本的形式,告知金融消費者相關的市場風險,享有的主要權利和義務,特別注意事項等內容,而在披露的過程中需要遵守下面幾個原則。第一,披露的必須真實、準確、完整。真實性要求金融機構披露的信息必須是客觀真實的,而且披露的信息必須與客觀發(fā)生的事實相一致;準確性要求金融機構在披露信息時必須準確表達其含義,告知金融消費者的風險資料和數(shù)據(jù)應當充分、客觀和公正;而完整性則要求披露的信息在數(shù)量上和性質上能夠讓消費者形成足夠的投資判斷意識。[3]第二,披露的信息必須及時、迅速。遲來的公正不是公正,對信息披露來更是如此。一方面,因為披露產生的成本和實施機會主義的利益誘惑,使得發(fā)行人不愿意及時把手中的信息披露出去。另一方面信息的價值有時效性,同一條信息在不同的時間點披露所產生的價值和作用是不同的。這就要求金融機構必須在消費者決定購買金融產品之前就要把全部應該要披露出來的信息告知金融消費者。第三,在進行信息披露時所使用的語言描述必須簡明易懂。因為很多金融產品具有很強的專業(yè)性和復雜性,普通的金融消費者并不具備專業(yè)的知識,如果信息的披露使用大量的專業(yè)術語和復雜的語法,就有可能會誤導這些沒有經(jīng)驗的投資者做出錯誤的選擇。
三、我國金融銷售信息披露的立法現(xiàn)狀
我國并沒有向日本、美國那樣,有專門規(guī)范金融銷售或者金融交易的法律,所以金融銷售中的信息披露規(guī)則主要零散的規(guī)定在與證劵、保險、銀行等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之中。如在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18、20條里就規(guī)定了,經(jīng)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對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商品和服務,應當向消費者作出真實的說明和明確的警示。在《商業(yè)銀行信用卡業(yè)務監(jiān)督管理辦法》里規(guī)定,銀行必須充分披露一些基本的信息,并且重要的提示應當以醒目的方式列示,風險的提示要以明顯的,易于理解的文字印制在宣傳材料中,表述應當真實、清晰、充分。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里的規(guī)定并沒有很明確完整的涵蓋金融銷售中的信息披露內容,學界普遍認為應該把金融消費者與普通消費者區(qū)分開來,另行制定有關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的法律進行規(guī)范。而且,由于金融產品更新?lián)Q代的速度很快,如果沒有統(tǒng)一規(guī)范金融銷售信息披露義務的法律,有可能會造成新的金融產品沒有相關的法律制度對其信息披露進行規(guī)范,無法保障金融消費者的權益。
四、總結
綜上所訴,筆者認為我國應該借鑒美國、日本等發(fā)達國家的立法經(jīng)驗盡快完善統(tǒng)一有關金融銷售中信息披露規(guī)則的構建,從而更好的規(guī)范金融機構在金融銷售中的披露行為,讓金融消費者的權益得到更充分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曹清.《試論金融機構銷售金融商品時的說明義務》.《法制與社會》,2011年第10期,第86頁.
[2]管斌.《金融消費者保護散論》.《華中科技大學學報》,2010年第1期,第58頁.
[3]廖凡.《鋼絲上的平衡—美國證劵信息披露體系的演變》.《法學》,2003年第4期,第10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