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758.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8602(2014)07-0127-01
老年水誘發(fā)性瘙癢(Water-induced pruritus,WIP)是由接觸水所誘發(fā)的,以無皮損和劇烈瘙癢為特征的皮膚病。
1986年Kligman通過對一組老年瘙癢患者20年的觀察發(fā)現(xiàn):一部分伴有老年干燥病的患者,暴露遇水后出現(xiàn)嚴重瘙癢,稱老年水源性瘙癢(Aquagenic pruritus of the elderly ,APE)。常見于60歲后,75%為女性,瘙癢一般持續(xù)10-20分鐘,也可長達1小時或更長。開始發(fā)生于小腿,然后累及大腿,軀干,上肢,頭部很少受累。
1、臨床資料
16例患者均為1991年至1996年門診病人,其中男7例女9例,平均年齡59(45~76)歲,臨床資料及治療效果見表Ⅰ
2、療效判定
治愈癥狀完全消失,隨訪半年僅偶有小發(fā)作,發(fā)作頻度小于每月1次。
3、治療方法:
⑴用海綿短時間洗澡,避免長時間浸泡。
⑵避免接觸一些可能有刺激性的物質(zhì),如肥皂、去污劑等。
⑶避免長期應(yīng)用皮質(zhì)激素制劑和增加皮膚含水量的藥物(如濃度高于5%的水楊皎、20%的尿素、2.5%粗制煤焦油、20%的丙二醇等)。使用這些藥物后在幾周內(nèi)雖可能有效,但大多數(shù)病人長期應(yīng)用最終反而會加重瘙癢。
⑷潤滑劑的應(yīng)用:局部應(yīng)用凡士林及羊毛脂非常有效。油包水型潤滑劑效果較好,病人也樂于接受,但水包油型霜劑及礦物油無效。因潤滑劑同時可減輕干燥病和APE,故它是目前治療APE最有效的、而方便的辦法,于洗澡后立即擦用可阻止瘙癢癥狀的發(fā)作。
4、討論:
1970年shelley首先提出水源性瘙癢,認為是水性蕁麻疹的一種輕型?。1981年Creaves等認為該病無風團損害,不應(yīng)屬于水性蕁麻疹,首次以獨立的疾病報道了3例。以后的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該病與老年人及皮膚干燥病也有關(guān),故提出水誘發(fā)性瘙癢這一新術(shù)語。
本病瘙癢程度隨年齡而加重,與皮膚干燥程度成正比,冬季較重。受熱、運動、情緒波動時本病無影響。水溫、浸水時間、皮膚干燥速度及強度對瘙癢均有影響。試驗表明:接觸水后瘙癢的強度和持續(xù)時間隨水溫的升高和時間的延長而增加;患者浸在水中時無癥狀。一旦皮膚干燥后立即出現(xiàn)瘙癢并迅速加??;強力溫熱空氣吹干較毛巾擦干更易引起瘙癢。由此認為:瘙癢可能與皮膚迅速干燥后的水合作用有關(guān)。
在11個APE病人皮肉注射組胺所引起的風團及瘙癢與5個對照者相同。全身應(yīng)用抗組胺藥、鎮(zhèn)靜藥或催眠藥不僅無效,范兒可是一些病人瘙癢加重。局部皮使激素治療及紫外線照射進不能減輕癥狀,即使以前每周5天的頻率接觸水治療2周,也不能增加其耐受性。APE治療的關(guān)鍵在于控制皮膚干燥病,改善皮膚干燥后癥狀即可減輕。
參考文獻:
[1]sholley WB . post-wetness ( aquagenic ) pruritus JAMA 1970 ; 212 : 1385
[2]Greaves MW , et al . Aquagenic pruritus Br Med J 1981; 282 : 2008
[3]Bircher AJ , et al . Water-induced itching Dermatol 1990 ; 181 : 83
[4]Kligman AM, et al.Water-induced itching Without cutaneous signs Aquagenic pruri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