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靜脈輸液是臨床護理工作中最基礎的操作之一,同時也是患者治療與搶救中必不可少的技術,早已廣泛應用于臨床。但是,隨著靜脈輸液應用程度的加深,操作過于隨意以及不規(guī)范操作的現(xiàn)象越來越多,對患者的安全及醫(yī)療糾紛均留下重大隱患。因此,要求在護理工作中規(guī)范靜脈輸液操作,合理選擇靜脈治療用具,保證患者的輸液安全,本文中將對我科多年來的靜脈治療用具應用問題進行總結,并探討相應的處理措施,現(xiàn)綜述如下。
關鍵詞: 靜脈輸液;安全;管理
【中圖分類號】R322.1+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8602(2014)07-0047-01
在靜脈輸液治療中通過合理選擇靜脈治療工具、規(guī)范的維護措施以及程序化的操作可以有效減少穿刺次數(shù),減輕對患者的損傷,而且可以避免穿刺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護理質量與患者滿意度,同時也可以保護護理人員安全,減少工作量[1]。本文將以我院靜脈治療工具的使用及維護情況作為觀察對象,發(fā)現(xiàn)其中存在的問題,以引起護理人員的重視,并探討合理的處理對策,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從根本上規(guī)范靜脈治療工具的使用及維護,為臨床護理工作提供參考依據(jù)。
1靜脈治療工具的選擇與應用
1.1皮膚消毒劑
消毒劑的合理選擇是靜脈輸液時皮膚消毒效果的最重要因素,高效消毒劑可以消滅皮膚上細菌,達到相對無菌狀態(tài)。美國靜脈輸液護理學會出版的《輸液治療護理實踐標準》[2](2006版)中規(guī)定:乙醇、氯已定,絡合碘.碘酊均可用于穿刺部位周圍皮膚的消毒操作,可單獨使用或合并使用,其中乙醇、氯已定和絡合碘為首選消毒劑。我國衛(wèi)生部制定的《消毒技術規(guī)范》[3]中關于穿刺部位周圍皮膚消毒建議使用2%碘酊、75%乙醇、碘伏(有效碘含量5000mg/L)及醫(yī)用氯已定。
(1)碘酊與乙醇都是傳統(tǒng)的消毒劑,消毒效果理想,但是碘酊刺激性較大,著色深,而且持續(xù)殺菌作用差,另外,碘酊對新生兒甲狀腺有潛在影響;乙醇的刺激性也很強,容易揮發(fā)不易保存且易被污染,而且兩種方法均存在操作復雜,時間長等缺點。
(2)絡合碘制劑碘伏是由碘與聚醇醚復合而成的深紅色粘稠水溶液,可溶于水,是中心靜脈和動脈插管部位的常用消毒劑,碘伏具有廣譜殺菌作用,對乙型肝炎病毒有滅活作用。試驗顯示,碘伏對芽孢、細菌的殺滅率均為99.97%[4],消毒效果可靠。
(3)現(xiàn)階段我國臨床中所使用的安爾碘是一種含碘、醋酸氯已定和乙醇的復合型消毒劑,殺菌效果比碘伏更好,而且著色淺,不影響穿刺視野,有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還有一種噴霧型皮膚消毒劑,其成分以醋酸氯已定、乙醇、甘油及維生素E等組成,消毒效果較為理想。
1.2穿刺工具
穿刺工具的選擇要根據(jù)患者的治療方案、治療時間、操作者資質及相關支持資源等進行綜合分析,選擇原則盡量以管徑最細、長度最短、管腔最少的導管為主。
(1)外周靜脈穿刺:靜脈留置針質地柔軟,對血管刺激小,在血管內保留時間長,減少穿刺次數(shù),因此已經成為頭皮鋼針的替代產品。但是當注射續(xù)刺激性、腸外營養(yǎng)液、PH值<5或>9的液體或滲透壓>600mOsm/L的液體時,不建議使用外周靜脈注射方法,當治療時間>6d時,建議使用中長導管或經外周靜脈中心靜脈導管。
(2)中心靜脈導管(CVC):CVC操作簡單、置管時間長,但CVC的置入要由經專門培訓的醫(yī)生完成,并在使用中要預防感染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3)經外周靜脈中心靜脈導管(PICC):PICC操作方法簡單,成功率高,可見有效避免化療藥物外滲等優(yōu)點,而且并發(fā)癥較少,但容易出現(xiàn)靜脈炎、血栓形成等,因此護理工作要由具有資質的護士進行。
2靜脈治療管理問題
2.1靜脈治療工具操作缺乏相關標準
目前,我國臨床中暫無關于靜脈治療工具操作的相關標準,只有中華護理學會組織翻譯的美國臨床中應用的《靜脈治療護理實踐標準》[5],但由于靜脈治療工具型號及地域差異,因此該標準無法完全發(fā)揮作用,只能起到參考的效果。另外,近年來靜脈治療工具產品的更新?lián)Q代速度明顯加快,這使靜脈治療工具使用標準與臨床實踐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部分靜脈治療工具的使用標準來源于生產廠家,缺少相關部門的指導與監(jiān)督,因此效果較差。
2.2靜脈治療工具管理缺乏質量標準
有報道稱,我國約有87.6%的一、二級醫(yī)療機構在臨床中缺少完整的甚至根本沒有關于平均輸液率、靜脈治療操作人員資質評估、配藥過程質量(批量加藥時的質量管理)、輸液過程質量(輸液速度、避光處理等)、管道感染控制、并發(fā)癥控制、輸液治療工作運行準確性檢測等相關的評價標準,即使在三級醫(yī)療機構中也缺少相應的質量控制標準,是現(xiàn)階段輸液治療管理的盲區(qū),值得廣大臨床工作者共同關注。
3處理對策
3.1加強靜脈治療工作管理
各級衛(wèi)生行政主管部門要盡快將靜脈治療作為專項護理質量管理的項目,制定并完善相關質量標準,并在各組醫(yī)療機構強制執(zhí)行,定期考核相關人員的操作技能,促進靜脈治療工作使用的合理性與安全性。
3.2強化安全意識
護理人員要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在靜脈治療中要保證藥物選擇與劑量的準確,嚴格按照輸液操作規(guī)范進行,認真執(zhí)行藥物配置、輸液速度、管道管理、輸液反應及并發(fā)癥的安全管理。同時,還要加強護理記錄、輸液執(zhí)行單、巡視卡等護理文書的管理,內容要清晰、完整、準確,從根本上避免醫(yī)療糾紛的發(fā)生。
3.3技能培訓
各級醫(yī)療機構都要成立靜脈治療專項小組,系統(tǒng)化地加強護理人員技能培訓,積極學習《靜脈治療護理實踐指南與實施細則》,使每個護理人員都具備合理選擇與使用靜脈治療工具的能力;同時,通過定期考核、比賽的形式對護理人員的技能進行評估,以便于找到臨床實踐中的難點與問題,有利于更好地加強輸液安全。
參考文獻:
[1]王建榮,蔡虻、呼濱.靜脈治療護理實踐指南與實施細則[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9:1.
[2]金燕萍,馬俊,張彩華.高滲性藥物臨床輸液途徑的現(xiàn)況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1,17(12):1381-1384.
[3]汪暉,黃海珊,鄒建.住院病人對靜脈輸液血管通道器材認知的調查[J].護理學雜志(外科版),2010,25(10):8-10.
[4]汪暉,徐蓉.住院病人靜脈輸液安全需求調查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7,12(24):2233-2235.
[5]謝紅珍,鄧屏.靜脈輸液管理與實踐中的問題及對策[J].護理學報,2007,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