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急性呼吸衰竭為小兒時期常見的危重癥,特別在新生兒和嬰兒期是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文中介紹了小兒急性呼吸衰竭的表現(xiàn)及病因,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相應治療措施,及時控制小兒病情,幫助患者保持呼吸道通暢,避免出現(xiàn)進一步的感染。
關鍵詞:小兒;急性呼吸衰竭;治療
【中圖分類號】R56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8602(2014)07-0087-02
近年來,小兒因為急性呼吸衰竭而死亡的案例逐漸增多,社會對此較為關注。引起小兒呼吸衰竭的病因很多,隨年齡不同而略有不同,新生兒常見于呼吸窘迫綜合征、吸入綜合征、窒息產(chǎn)傷、先天性呼吸道畸形、支氣管肺發(fā)育不良、先天性心臟病等,而嬰幼兒及年長兒多見于支氣管肺炎、異物吸入、哮喘持續(xù)狀態(tài)、先天性心臟病。其他如腦炎、腦膜炎、感染性多發(fā)性神經(jīng)根炎、敗血癥、外傷、溺水等。下面筆者就小兒急性呼吸衰竭的癥狀及治療措施展開分析:
1 小兒急性呼吸衰竭
1.1 小兒急性呼吸衰竭表現(xiàn)
1.1.1呼吸系統(tǒng)癥狀
其一,呼吸困難:呼吸頻率加快及鼻翼扇動,輔助呼吸肌活動增強;呼吸節(jié)律紊亂,呈現(xiàn)潮式呼吸,嘆息樣呼吸,抽泣樣呼吸及下頜呼吸,常由呼吸中樞受累所致。其二,呼吸抑制:可由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患及鎮(zhèn)靜,安眠藥中毒所致。有呼吸中樞抑制,顱神經(jīng)損害和呼吸肌麻痹等表現(xiàn)。
1.1.2 低氧血癥和高碳酸血癥的癥狀
其一,低氧血癥:紫紺:是缺氧的主要癥狀之一。以唇,口周,甲床等處為明顯。但嚴重貧血,血紅蛋白低于50g/L時可不出現(xiàn)紫紺。其二,心血管功能紊亂:急性缺氧早期有血壓上升。心率增快及心排血量增加。以后則因嚴重缺氧心率減慢、心率不齊、心排血量減少,出現(xiàn)休克。
1.1.3 其他臨床表現(xiàn)
煩躁不安是缺氧的早期表現(xiàn),年長兒可有頭痛。早期缺氧心率加快,血壓也可升高,嚴重者血壓下降,也可有心律不齊。嚴重呼吸衰竭可出現(xiàn)腸麻痹,個別病例可有消化道潰瘍、出血,甚至因肝功能受損,谷丙轉氨酶增高小兒急性呼吸衰竭的癥狀,治療,預防,檢查。呼吸衰竭時有些病例有水潴留傾向,有時發(fā)生水腫,呼吸衰竭持續(xù)數(shù)天者,為代償呼吸性酸中毒,血漿氯多降低。長時間重度缺氧可影響腎功能,嚴重者少尿或無尿,甚至造成急性腎功能衰竭。
1.2 小兒急性呼吸衰竭病因分析
1.2.1 呼吸道梗阻
由于呼吸功能異常,使肺臟不能完成機體代謝所需的氣體交換,導致動脈血氧下降和CO2潴留即為呼吸衰竭。呼吸衰竭的發(fā)生有通氣不足和換氣障礙兩方面原因。前述呼吸衰竭的3類病因均可造成通氣不足,主要結果是PCO2升高,伴有不同程度低氧血癥。換氣障礙為各種肺疾患所致,主要引起PO2下降,PCO2視病情輕重可以降低、正常或增高。
1.2.2 肺實質病變
此類病兒雖然也可能合并嚴重的呼吸道梗阻,但缺氧比二氧化碳潴留更為突出。因這類病兒肺內(nèi)病變廣泛、嚴重,一旦應用呼吸機,常需要較長時間維持。
1.2.3 呼吸泵異常
上呼吸道梗阻在嬰幼兒多見。喉是上呼吸道的狹部,是發(fā)生梗阻的主要部位,可因感染、神經(jīng)體液因素(喉痙攣)、異物、先天因素(喉軟骨軟化)引起。下呼吸道梗阻包括哮喘,毛細支氣管炎等引起的梗阻。重癥肺部感染時的分泌物,病毒性肺炎的壞死物,均可阻塞細支氣管,造成下呼吸道梗阻。
2小兒急性呼吸衰竭治療分析
2.1 建立通暢的氣道
在氧療和改善通氣之前,必須采取各種措施,使呼吸道保持通暢。由積痰引起的梗阻常為造成或加重呼吸衰竭的重要原因,因此,應積極排痰。重癥患兒定期翻身,經(jīng)常輕輕拍擊胸背,以利排痰???、鼻、咽部的黏液可用吸痰管吸出。對下呼吸道黏稠分泌物引起的阻塞,要進行氣管插管進行吸痰。 另外,還可以通過充分濕化時可保護氣管支氣管黏膜,擴張支氣管,降低分泌物黏稠性有利于呼吸道通暢。
2.2 氧療
是通過提高肺泡內(nèi)氧分壓(PaO2),增加O2彌散能力,提高動脈血氧分壓和血氧飽和度,增加可利用的氧。氧療一般以生理和臨床的需要來調節(jié)吸入氧濃度,使動脈血氧分壓達8kPa以上,或SaO2為90%以上。氧耗量增加時,如發(fā)熱可增加吸入氧濃度。合理的氧療提高了呼衰的療效,如慢阻肺呼衰患者長期低濃度氧療(尤在夜間)能降低肺循環(huán)阻力和肺動脈壓,增強心肌收縮力,從而提高患者活動耐力和延長存活時間。
2.3 呼吸興奮劑的應用
主要作用是興奮呼吸中樞或刺激頸動脈竇和主動脈體的化學感受器,反射性地興奮呼吸中樞。前者可用氫溴酸東莨菪堿、可拉明,后者可用洛貝林??山惶婕?nèi)注射、靜脈推注或滴入。但有呼吸道嚴重阻塞或分泌物潴留的患兒,神經(jīng)肌肉疾病引起的限制性呼吸障礙或嚴重廣泛肺內(nèi)病變者,呼吸興奮劑無效。
2.4 維持水及電解質平衡
給予維持基礎代謝所需的熱量,每日209.2kj(50kcal)/kg,液量為每日60~80ml/kg。對呼吸性酸中毒,以改善通氣為主,如血pH<7.20,已失代償并合并代謝性酸中毒時,可在改善通氣及氧療的基礎上,按公式\"碳酸氫鈉(mmol)=0.3×堿缺失(mmol)×體重\"靜脈滴注5%碳酸氫鈉,一般先用半量。病程中常并發(fā)低鈉血癥,或低鉀、低氯性代謝性堿中毒,應及時補鉀、氯、鈉離子。
2.5 防治感染
肺及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感染為引起呼吸衰竭的常見原因,應及早診斷和處理。如病因不明,可先給予廣譜抗生素治療。
2.6 人工呼吸機
臨床使用機械呼吸器有定壓、定量、定時型三種。小兒急性呼吸衰竭治療中以選用時間轉換型呼吸器為宜。呼吸機應用指征為:①呼吸頻率驟減或出血節(jié)律不整甚至呼吸暫停;②應用常規(guī)高濃度給氧,紫紺仍難以緩解;③病情急劇惡化,經(jīng)保守治療無法改善;